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5 1/8 8-10頁
  • 野生動物的過冬方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野生動物的過冬方法
  • 警醒!1975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冬眠
  • 熊的小睡
  • 向南遷徙
  • 應付冬天的其他方法
  • 母熊冬眠了
    警醒!2002年
  • 溫暖舒適的雪中生活
    警醒!2008年
  • 當太陽不再升起
    警醒!2008年
  • 為什麼午夜還會有陽光?
    警醒!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1/8 8-10頁

野生動物的過冬方法

冬天為許多生活在北方氣候中的野外動物帶來很大的難題。但他們對於難題卻能以多種不同的方法解決。例如,冰雪在不少野獸看來顯然是友多於敵,因為它是極佳的絕緣體。動物的感覺是,『儘管讓冰雪來好了。』

因此當大風雪煩擾著白狐時,牠僅是往雪堆挖個深孔。將濃密的尾巴捲起來蓋著鼻子,白狐於是安然入睡而不理會外面的大風雪。當狂風使白尾野兔不勝其擾時,牠便在雪裹鑽個淺洞,讓狂風將雪吹到牠週圍堆起。兔子本身的體溫弄暖了洞穴,而雪堆卻保護牠避過了狂風。

溫暖、舒適——這便是許多細小齧齒類動物在雪堆之下的情況。冬天地面的溫度很少低過華氏20°,即使在亞拉斯加或西伯利亞,雖然那裹的氣溫也許會降至華氏零下50°。許多動物在雪下建成巢穴和跑道,快樂地過著日常生活;牠們發現冰雪不但庇蔭牠們躲避上面的寒冷氣溫,同時也避過素常的掠奪者。

有些雀鳥也從冰雪得益。有一種松雞類的北極鳥許多時會鑽入雪堆裡睡一夜。

冬眠

在許多動物看來,對付冬天的最好方法是在睡眠中渡過或最低限度渡過大部分。因此冬天一來,人類也許忙於在池塘上面滑雪,但卻看不見其中有任何青蛙。因為青蛙也像其他涼血動物一樣睡著過冬。青蛙在牠們所愛的池塘底下發現未結冰的泥淖可作舒服的床榻。但在這樣行之前,牠們先吃下大量食物,因此牠們一經入睡便不必為食物擔憂了。

在北方氣溫下的蛇類當冬天來臨時也找到很好的睡覺地方。牠們發現樹穴或殘樁底下正好作床。洞穴或石穴也是很好的睡眠地方。有些洞穴差不多變成蛇國的旅館。在美國賓雪法尼亞州山上一個洞穴有一次曾發現容納了差不多200條睡著的響尾蛇和美洲毒蛇。

藉著在寒冬來臨之前吃得飽足,蛇類在冬天小睡時靠本身的脂肪過活。當然,隨著冬天過去,牠們也耗盡了體內的脂肪。例如有一位博物學家在暮冬時看見伐木者從一條木底下的睡眠地方驚醒一條巨大的響尾蛇。這條響尾蛇在睡眠時將體內的脂肪消耗得如此淨盡,以致那位博物學家說蛇皮「掛在蛇身上鬆脫到看起來好像掛在象身體的兩旁象皮一樣。」

有許多熱血動物也在睡眠中渡過寒冬。且以土撥鼠為例。土撥鼠先生為自己在地下掘個洞,把從房間盡頭之處挖下的塵土塞住寢室門口,使私室不受騷擾。於是牠將身子捲縮成球,進入夢鄉,有時睡上六個月之久!博物學家們曾掘出睡著的土撥鼠,發現這些冬眠者在睡著時每小時僅呼吸十二次。脈搏從正常的每分鐘八十或九十次降至五次或更少。動物的體溫則降至華氏40°左右。土撥鼠先生一經入睡即對聲音或觸摸毫無知覺。例如,即使你將牠在地上滾來滾去,牠也不醒。土撥鼠沒有失眠這回事!

這種酣睡看來使冬眠者免去許多危險。例如,睡著的豪豬被放在水中二十多次也不會淹死。科學家們把一隻睡著的山撥鼠放入一個充滿二氧化碳的密封瓶內。令人驚奇地,他們發現這個冬眠者經過四小時也沒有受到什麼傷害。這些動物在冬天睡得如此沈酣以致睡醒的步驟十分緩慢,需要暴露在熱力下較長時間才行。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首推年輕的雌松鼠,牠在一年中睡了三十三個星期!僅作了十九個星期的活動之後,牠又再去睡了!

熊的小睡

與土撥鼠、松鼠、蛇、青蛙等比較起來,許多熊的冬眠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小睡而已。冬眠中的熊是可以驚醒的,因為牠們保持體溫的高度和呼吸率的正常。由於容易從睡中醒來,熊不能算是真正的冬眠動物。有些熊在冬天甚至自動醒來,在週圍徘徊數小時或數日。

當然,睡中的熊不願受到任何人騷擾,甚至不喜歡任何反常的暖天氣。科學家們研究美國黃石公園的灰熊,發現牠們所選的洞穴都是不易受到騷擾的;有些洞穴是在峽谷的峭壁上。所有的洞穴都在向北的山坡上,因此短期的暖天氣也不致弄暖洞穴而驚醒其中的沉睡者。洞穴裡舒適地散布著松枝和樅枝等上好絕緣物。但灰熊在什麼時候才進入洞穴裹冬眠呢?

經過多年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灰熊非在大風雪開始時不會進入預備好的洞穴內睡眠,而大風雪在牠們進入洞穴後很快便將牠們的腳蹤蓋沒。在幾小時之內,飄飄的雪花掩沒了牠們的足印,現在誰知道有一頭睡熊在穴裡就寢呢?

向南遷徙

正如有些人在冬天將臨時往南方避寒,許多野外動物,特別是鳥類,亦然。事實上,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各種雀鳥中(大約有120至150億雀鳥),有三份之二飛往南部諸州和墨西哥或中、南美洲過冬。當然,向南遷徙的雀鳥不但為了要避過嚴寒,而且要去到溫暖氣候中謀生。在北方的夏天,牠們以種籽、漿果和昆蟲為食。一到冬天,這些美味的食物不但減少供應,而且白晝的時間減短,以致難於找尋合適的食物。

許多雀鳥的南遷旅程是極長的。例如,在冬季來臨時,白鶴要從歐洲遠徙至南非洲。更奇怪的是,從未離開過家鄉的幼白鶴卻先行遷移而不須老鳥領路。白鶴先生、太太和家人每年一度的來回路程達14,000哩〈約21,000公里)!聖經論及鸛鳥獲得上帝所賜的本能時說得不錯:「空中的鸛鳥知道來去的定期。」(耶利米書8:7)野外生物的奇妙過冬方式的確為這一切動物的造物主帶來讚美。

請也考慮一下這件事:許多南遷的羽毛航海家實際上全程都是在海上飛行,在悠長的旅途中絕不停頓。太平洋的一種金色千鳥在夏天棲息於阿拉斯加的凍土帶。一到秋天,這種鳥遂飛越3,000哩(4,500公里)的太平洋去到夏威夷!倘若夏威夷的行程尚未足夠,這種鳥會繼續南飛2,500哩。(3,750公里)至馬貴斯群島。許多時牠會多飛500哩(750公里)去到南太平洋小島中的吐木土群島。

應付冬天的其他方法

倘若你做得到的話,去南方過冬自然是理想的避寒方法,但在不能飛的動物看來,這無疑是辦不到的。因此應付冬天難題的方法之一便是儲備食物。紅松鼠喜歡吃菌,於是在夏天儲備大批菌類。牠首先將菌放在樹枝的梢端曬乾,然後將之藏在乾處留作冬天之用。

披上特別的冬衣也是許多動物渡過嚴寒的方法。牠們在身體上長出一層柔軟的細毛作為厚厚的冬衣。

在人類開始製造鬆軟的棉襖之前很久,鹿已經從閉氣空間的原理獲益——熱力在固定的空氣中流通得十分緩慢。因此在秋天來臨時,鹿蛻去涼爽的夏衣而長出冬衣,冬衣的每條毛都是中空的。披上這種空氣絕緣的衣服之後,鹿不再需要其他禦寒的東西,甚至在嚴寒的日子,牠也能得到保護,在松樹和針樅的深林中往來。

鹿也許會陷在深雪裡,但穿上雪鞋的兔子卻不計較積雪有多深。何以故呢?因為冬天一到,兔子腳上便長出許多新的白色皮毛。直至地面積雪時,兔子腳的肉趾已變成闊大輕柔,可以在積雪上行走自如而不會陷下去。

現時北半球有無數動物正在忙於應付冬季的嚴寒和狂風。牠們睡在穴裡、雪下或遷往別處。野生動物的過冬方法的確是令人驚異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