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企圖控制人口
很久以來,立意良善的個人和組織一直設法應付人口增加所促成的各項難題。曾有不少解決辦法被人嘗試過,有些屬於農業方面,有些屬於經濟方面,有些屬於政治方面。
然而,由於大多數「治療法」都是治標而非治本,結果頗令人失望。這些計劃若非極少成功便是完全失敗,甚或使難題更加惡化。我們察看一下這些「解決辦法」便可以看出其失敗原因。
糧食贈送
激增的人口可以缺少許多東西而仍能生存,但卻不能缺少糧食。許多年來,北美大平原曾是飢餓國家的「救急穀倉」。當貧窮的國家遭遇歉收時,他們往往依靠穀物產量豐富的國家將數百萬噸的剩餘穀物源源運來救濟。
可是現在多餘的存糧己所剩無幾了。世界糧食儲量據報已達到多年來的最低點。來年有足夠的糧食與否視乎種植季節的氣候而定。「世界現行糧食生產完全依靠氣候情況是十分危險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主任玻爾瑪說。
倘若產糧國家遭遇惡劣的氣候,你真的認為人們會將自己業已減少的糧食用來幫助挨饑抵餓的人嗎?或者由於現代糧食生產要依靠能源,人們會犧牲自己的能源供應去幫助別人嗎?正如《紐約時報》的一篇社論說:「富裕的美國人行將面臨一項抉擇,那便是將能源消耗在公路和空氣調節的房間之上,抑或用來生產糧食去餵飽非洲和亞洲的全部人口。」——1974年三月廿五日。
農業自給自足
協助貧窮國家的糧食自給計劃在大吹大擂之下發起。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褒揚令波勞博士聲稱「在科技上的突破使發展中的國家在幾年之內有可能消除飢餓。」但即使如此,波勞博士卻聲稱他的綠色革命,「並非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反之這僅能將糧食危機延遲一下,使各國有時間繼續控制人口而已。他坦率指出:「世界人口若以相同的速率增加,我們便會有毀滅之虞。」
目前結果已經顯現了。除了其他條件之外,這種增產技術需要消耗大量成本飛漲的能源、肥料和殺蟲劑。結果,富農所得的利益遠超於貧農,因為貧農買不起這些東西。富農於是收購了貧農的土地,這樣行只能增加失業難題而已。
為了這幾項原因,論及一個大力提倡綠色革命技術的國家的一項報導說:「他們正在失敗中,他們的樂觀想法和計劃僅促成了更大的苦難,而且看來情形會更為惡化。」——《自然歷史》,1974年一月刊。
經濟發展
其他的努力是設法減緩人口的增長過於試圖餵飽業已出生的人口。富裕的工業國家的人口增加率通常頗低,有些甚至接近所謂的「零度人口增長率」。工業國家的人民看來自然趨向於養育較少但卻照料得較好的兒女。在另一方面,低發展的國家以農村人口佔大多數,兒女本身被視為一種資產。父母希望兒女幫忙農事及視之為「社會保障」,以求在老年有人照顧。
結果,這些國家的家庭所養育的兒女比工業國家的家庭平均多一倍。此外,「人們有六個或以上的兒女,因為知道其中兩、三個會夭折,」孟加拉的一位官員說。據調查顯示,喪失兒女的家庭往往以多養兒女為補償,結果比兒女齊全的家庭更多兒女。
因此有人認為人口過多的解決辦法有賴於經濟發展和工業化,並以適當方法減輕幼兒死亡率,使父母不致過度尋求補償。可是,《大英百科全書》說,「人口增長過速造成了對[經濟]投資的過度需求。……因為要應付額外的食指以及衣服、住所等。」因此這樣的國家很少有餘力改善國民的生活水準。——第十四卷,823頁。
有鑑於此,現在大多數專家均同意沒有足夠的時間、能源和其他資源去使貧窮國家發展至生育率自然低降的地步。即使這些國家能夠加以發展,至少也要等到一個世代之後才會見到效果。因此專家們聲稱必須首先減少人口增長,然後經濟發展才能有成功希望。這使我們想到——
節制生育
許多人相信人口計劃若要獲致成功就必須包括某種形式的節育。因此,有些國家正將金錢用於推行家庭計劃運動而減少其他方面的援助。這種「解決辦法」的成功希望如何呢?頗令人失望。
「過激」的節育方法,如墮胎和絕育手術,對道德具有破壞性的副作用。日本在1948年使墮胎合法化。東京日本大學的上野教授說,「我們現時敢說這項法律是不好的。」他指出這件事所造成的道德難題,包括性濫交及對未出生的生命缺乏尊重等。「避孕已為墮胎所取代」以致在1972年據報有一百五十萬宗墮胎。他認為生命既如此不受尊重,下一步很可能是安死術,將達到某個年齡的人一律處死!
印度也許是實行家庭計劃最久的國家,它在最近下令將1980年減低生育率的目標大刀闊斧地削減百分之40!該國有許多人民,甚至領袖,都反對政府和國際推行的節育計劃。
自私的利益使許多人不與家庭計劃合作。他們也許希望自己的種族、宗教團體或『說本國語言的人在數目上高人一等以求增加或保持政治勢力,但卻很高興看到別人的數目減少。拉丁美洲一個大國最近嚴禁節育,希望在本世紀內人口增加一倍,理由是要增加國家勢力和恐懼鄰國人口過多。
很久以來天主教會一向利用教條來禁止任何「人工」節育方法,結果使它轄下的貧苦大眾數目日增。大英百科全書綜述這種情勢說:
「以人工控制人口一事受到強大的道德阻力和禁忌所牽制,否認這件事實是無濟於事的。……甚至最樂觀的人口控制計劃也只能希望在20世紀之末將增加率略為減低而已。」——第18卷54頁。
你認為在二十五年內將增加率「略為減低」可算是「解決辦法」嗎?
「聯合」行動?
上述各種「解決辦法」的失敗使世界領袖們深深體會到人口激增是一個世界難題。今日的文明是緊密地互相依存的,各國再不能自行其是而不理會國際的反應。越來越多領袖們正敦促世界合作去解決與人口有關的各種難題。因此,聯合國遂將1974年稱為「世界人口年」。並在八月召開人口控制會議。
各國期望在這個會議中釐定一項「世界人口行動計劃」。這會有約束的力量嗎?一位評論家指出,這項計劃「稱為建議更為適當,」它只能規劃出各國「也許希望」按照本身環境而採取的各種步驟。鑑於情勢正急劇惡化,這位作家指出,「它看來好像是無甚功效的藥劑。」——《科學雜誌》,1974年三月一日,833頁。
在許多人看來,若不採取積極的世界行動,結果便會導致一連串的苦難,促使政府以獨裁手段去控制人口和資源而奪去人民的自由。他們預見強迫墮胎、絕育甚至如遺傳設計和排除弱者等事發生。你希望這種「解決辦法」強加於你身上嗎?有任何較佳的解決辦法嗎?
[第8頁的圖片]
由於「療法」僅是治標而非治本,謀求解決人口難題的各種計劃均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