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輸血的大手術
不久之前,輸血被視為外科大手術的必需部分。差不多所有醫生都認為非用血不可。
但是情形已大為改變了。目前有愈來愈多的醫生意識到不需輸血也可以成功地完成手術。他們已發明了新的技術去如此行。不想輸血的病人數目既日漸增加,他們對這種新方法無疑十分賞識。
再者,醫生也發現新方法在某些重要方面比舊法更為優越。因此現在醫生時常向病人推薦新方法。
何以有此趨向?
免血手術成為趨向的原因何在呢?美聯社的一項通訊指出幾個理由,說:「免血手術達到兩個目標,那便是,避免從輸血而來的潛在危險,包括傳播肝病、肝炎,以及減少捐血的需要。」
輸血的危險目前已普遍為人所知。正如上一期的《儆醒!》雜誌報導,每年均有數千人死於輸血,數萬人因此而受害。原因包括血液含有染污物和疾病(特別是肝炎)技術上的錯誤(例如血型不符)和過敏反應等。專家們坦白承認在已知的檢查方法中沒有一個能完全排除這些危險。難怪美國費城醫院外科主任杜力克醫生說:「我們不再不管病人願意與否而輸血了。」
可是,發明免血手術的新方法還有另一項原因。正如美國加州巴洛阿圖的《時報》指出:「醫學發明免輸血的外科技術部分是由於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所促成。他們要求在普通手術方面不使用輸血,因為他們的宗教反對接受外來的血液。」
耶和華見證人不會接受輸血。他們反對此種療法是因為上帝的道聖經要求基督徒「禁戒……血」。(使徒行傳15:20)因此,他們尋找一些在施手術時能安排別種療法的醫生。
初時差不多所有非耶和華見證人的醫生都拒絕施行較為複雜的免輸血手術。但逐漸有些醫生體會到需要盡力幫助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毅然接受挑戰,找出方法施行免輸血的手術。隨著新方法的成功,遂有更多醫生加以採用。
這些醫生當中有不少是當地的知名人士。在美國,他們的名字記錄在耶和華見證人布洛克林總部的名單上。這樣的名單並非表示見證人推薦這些醫生,反之只是供那些需要接受免輸血手術的人作參考而已。
新方法能用在所有種類的手術上嗎?是的。它們包括在重要器官施行的最細微和最複雜的手術。
「免血」剖心手術
有一個時期醫生們認為施行剖心手術而不用輸血是不可思議的。因此,查考一下免血剖心手術在近年來如何發展成功會頗為有興趣。
採用這種方法的先驅之一是美國德州侯斯頓的一隊醫生。他們體會到僅是拒絕為耶和華見證人施手術是不合理的,在有些事例上,這種拒絕不啻對病人宣判死刑。
因此,在1962年,這批醫生開始以各種方法為耶和華見證人施行其他醫生所拒絕施行的手術。這種手術的早期報告之一刊載於1964年六月刊的《美國心科雜誌》中。在一篇題名為「為耶和華見證人施行剖心手術」的文章裡,幾位醫生如郝里、歌羅福、侯維爾和小伯柯爾等對他們所用的免血手術技術有所解釋。
為了使醫生能對心臟施手術,心臟可能需要實際停止一段時期。泵血的行動邊用「心肺」機代替,它保持血液的循環,並將重要的氧氣輸送至身體各部分。通常的手續是用大約三品脫的血液去發動血液泵和充滿附屬管及血槽,然後才能將心肺機連在病人身體上。這批醫生用什麼去代替血呢?他們報導說:
「我們的醫院所發明的技術是用5%的葡萄糖[簡單糖分]溶在蒸餾水中去發動體外單位而不加上血。溶液的分量每1,000公撮的溶液含肝素25毫克以防止纖維素在氧化裝置內沉澱。發動的液量是每公斤體重含有20至30公撮的葡萄糖溶液[體重150磅的人用2夸脫]。」
同時,既然在手術當中不可以用血,外科醫生必須更加一絲不苟,比通常更密切留意「止血法」,意即使切斷的血管停止流血。由於這種需要,現時已發展了幾種受到普遍採用的新方法。
當不堪再用的動脈需要以人工管子代替時,醫生會用特別的凝血素來阻止溢血。在手術進行之際,病人的靜脈會灌以鹽和糖的溶液。
為耶和華見證人繼續施手術的經驗證實了免血手術的早期先驅的信念。在免血剖心手術施行了大概十年之後,《美國心科雜誌》在1972年二月刊發表了一篇關於侯斯頓的這批醫生的工作報告。這項報告特別論及在侯斯頓的德州聖路加小兒醫院的附屬心科病院施行的外科手術。由薩奧斯基、哈爾文和郝里三位醫生合撰的這篇報告的一部分寫道:
「自1962年以來,免血手術在這間醫院施行過5,000宗以上,而且獲致極為優良的結果:其中有數百次是由病人選用免血手術,他們大多數並非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除了在手術前後都接受可注射的鐵質之外,在一連串手術中所受的治療與其他病人無異,血庫並沒有為他們儲血備用。他們所接受的唯一液體是發動溶液和在靜脈內注射葡萄糖混和釋稀的食鹽水或凌加氏乳酸鹽溶液。」
報告表明在上述整段時期內僅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不治,死因是「貧血」。這宗死亡發生於手術後三日。
報告的大致結論如下:「我們相信我們的經驗證明為耶和華見證人施行的剖心手術是可以實行的;再者,這說明輸血可以,並且應該,盡量少用,以減少所有病人的患病和死亡率。」
其他醫生開始採用新方法
隨著經驗漸增及報章的宣傳,美國其他外科醫生也開始採用類似的免輸血方法為耶和華見證人施手術。例如,1970年裴雅士醫生在新奧爾良州循道醫院為一位耶和華見證人施行免血剖心手術。裴雅士醫生有數年時間擔任美國心科協會的調查員;他在芝伯遜醫生協助之下施行手術。關於這宗手術,路易士安那州史利德爾的《前哨新聞報》在首頁刊出一項有趣的記載,說:
「許多駐院醫生和外來醫生無法了解手術如何施行,因此院方讓他們進入手術室目擊這宗不尋常的手術。事實上,參觀人數多到醫院的手術白袍不夠供應。」
其他醫生無法了解手術如何施行這件事實表明醫生們急需趕上時代去改善外科技術。同時這也表明,他們不應拒絕與他們認為『普通和慣用』的方法有異的一切新技術。
至於這位受許多醫生觀察過的病人,別人都對他康復之速表示驚異。事實上,一位護士對他賜以「速癒」的外號。他僅在手術後十日即獲准出院。論到裴雅士醫生所施的免血手術,報章報導說:
「外科醫生聲稱這種方法證明不僅是耶和華見證人的恩物,而且是大多數需要接受剖心手術的病人的恩物。
「『我們近來利用這種方法為先天性的心臟缺憾病人連續施行過100宗以上的剖心手術』,他解釋說,『其中僅有一人死亡。』
「這位著名的外科醫生說這種不用輸血的方法差不多完全免除了傳染性肝炎的可能性。他說這也減少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而且減少較嚴重的休克反應。……
「若採用輸血,心、肺和腎的機能有時會在剖心手術施行之後的初期受損,裴雅士醫生解釋。『若是運用新法……這些器官的機能差不多都令人滿意,』他補充說。」
目前更為流行
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導表明在以往數年,對於較為繁複的手術如剖心病例等,免血手術已十分流行,並為深受尊重的醫療機構所接納。南非一位心科專家曾為一個十四歲的女孩,一位耶和華見證人,施行此種手術。當地的《星期日時報》報導她「康復得神速」,在加強護理病房僅逗留了一天。
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堪的外科醫生隊曾為耶和華見證人施行不用輸血的剖心手術。西雅圖《時報》描述他們的方法說:「醫生們採納無血發動[心肺機]方法,僅用葡萄糖和水溶液或糖-水溶液混合凌加氏乳酸鹽(一種含氯化納,氯化鉀和氯化鈣的普通藥用溶液)。」他們指出此法沒有產生任何不利的結果。
在三藩市,一位五十四歲的病人急需心臟手術。他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哈拿醫生和他的助手們首次經驗到在剖心病例中運用這種免血手術。在不及一小時十五分的手術後,哈拿醫生論及病人說:「他對我們所施的手術發生令人驚異的良好反應。」
洛杉磯的琪爾醫生在1973年十一月寫信給《儆醒!》雜誌,指出他的手術隊現時已為大多數病人施行免血剖心手術。琪爾醫生說:「為耶和華見證人病者施手術是一件樂事。我們沒有給這些病人以任何血液或血液代用品。」
顯而易見地,既然牽涉到心臟的複雜手術可以成功地免血施行,其他的手術自然可以。事實已證明如此。由於受到他人的經驗與成功所鼓勵,現時比以往有更多醫生去研究新技術和加以運用。
其他的免血手術
在紐西蘭的威靈頓,一位十五歲女孩接受手術除去腦瘤,並沒有用血。手術完全成功,一星期之後她獲准回家!
在美國密爾窩基,醫生們為一位胸部大動脈裂傷的十六歲少年施手術。他已經流了超過一夸脫的血,在手術時失血更多。《底特律自由報》報導醫生們「用鹽水補充失血,用纖維管子代替他的大動脈裂傷部分。」手術完成之後,病人的紅血球數目僅有正常人的三份之一。但醫生們說由於飼以含鐵質和高度蛋白質的食物,青年的身體在數星期之後即已得回所失的血量。
紐約州的《醫學雜誌》曾刊登一篇文章,題名為「不用輸血的泌尿器系大手術。」作者是紐約聖巴拿巴醫院泌尿科的羅爾恩和衛錫克醫生。醫生們說:
「我們從為耶和華見證人施手術所得的經驗表明輸血在基本上是不必要的,即使血紅素的水平很低——例如我們的一宗病例,每100公撮低至5公分!
「這些經驗表明免血手術可以應用在大多數的病例上,包括病人允許輸血的病例。唯一的條件僅是高度審慎和一絲不苟的手術技能。我們在所有病例上均採納這種方法;在我們手中,輸血已成為極不尋常的事……
「為了減少流血和隨同手術而來的風險,有人採用特別方法如降低體溫,減低血壓,使用膠質血液增量劑等,我們卻沒有採用這些方法。反之我們所用的是最審慎的手術技能,儘可能保存每公撮的血液,並用簡單的晶體溶液倒如凌加氏乳酸溶液補充失血。結果令人非常滿意。
「再者,這種方法尤其可喜的是,不必擔心會有輸入全血的併發症如過敏或溶血反應,腎臟機能停止和肝炎等。」
醫生們用什麼特別的方法在手術前和手術中補充失了的血呢?他們說:
「在照料這些病人方面,我們自己的方法僅是用凌加氏乳酸溶液去補充失血。此外並無別的處方,但我們通常用三倍的溶液量去補充失血。……
「雖然等張性的葡萄糖溶液和等張性的鹽溶液廣泛地被人運用,但『均衡性的合成溶液卻較好——凌加氏溶液含有鉀和鈣,並加入鈉和氟化物。必須留意的是,鈣和鉀的含量僅是根據『生理學』的濃度,而此種溶液並不是設計來補充離子的損失的。
「『改良的』凌加氏溶液含有乳酸鈉。普通的凌加氏溶液含有少許酸化作用:乳酸凌加氏溶液便是要克服這種酸化影響,因此晶體溶液最宜於靜脈注射。」
同時,在處理惡性疾病方面,例如切除胃和腸的大規模腹腔手術,現時已有多宗用不需輸血的方法施行。
耐人尋味的問題
鑑於這些成功,羅爾恩和衛錫克醫生所作的以下評論頗值得留意。他們說:「在大多數例子中,醫生和醫院當局都由於輸血難題而拒絕為耶和華見證人施手術。我們敢說拒絕為這批人施手術是錯誤的,不論預期的手術多麼繁複。」
這兩位醫生引述一宗復一宗的例子,證明見證人在多處被拒絕施手術,然後提出聖巴拿巴醫院和免血手術的成功例證。世界各地其他優秀外科醫生在施行免血手術方面的成功足以支持他們的結論。
的確,今日除非採用輸血便不肯為耶和華見證人施手術的醫生可說是自曝其短。雖然他們無疑是誠懇的,我們卻不禁閉道:他們為什麼拒絕呢?他們是否不熟悉許多備受推崇的著名外科醫生在世界其他地方或他們的本國甚至本州或本市的所為呢?他們在以往的訓練和環境是否使他們思想閉塞,不願與醫學界的最新發展並肩前進呢?他們是否像在某些例子中一般,對自己的技術缺乏自信?抑或他們容許宗教偏見介入這件事裡?
在現代醫學發展的光照之下,任何醫生都沒有藉口試圖對不願接受輸血的人強迫輸血了。
另外的方法
現時所用或正在研究中的免血手術並不僅限於上述的例證。證明頗為有用的另一個方法是,若有時間的話,在施手術之前和之後補養病人的血液。病人可以攝取各種養分如鐵質、維他命和氨基酸等。這樣,即使在施手術時發生失血,餘下的血液卻較能肩負重任。養分也可以幫助身體補充失去的血液。一位在實際手術上採用這種附加方法的醫生說:由於對補養的反應,「病者復元的迅速令人驚訝。」
另一方法曾由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院長艾堅何夫使用過。這便是降低血壓以減少失血量。此法據說在頸部和頸部及身體上肢的手術,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都很有效。
有一種免血手術稱為凍結手術,即用極度的冰凍去減少失血。這種方法曾用來切除惡性患處及治療某些其他病況。紐約聖巴拿巴醫院的谷巴醫生曾用過此法。
另一個方法是紐約一位物理學家巴拉繆去所創的。他獲得特許狀使用一種高速震動的外科小刀,每秒鐘震動30,000次。震動的幅度僅限於一吋的五千份之一。切斷的血管同時被燒灼,以磨擦所生的熱封住切口。此法據說可以用來在切斷了的靜脈和動脈上免除綁紮的手續,並且優於過去數年來許多外科醫生所用的電力燒灼法。
氟化碳素
有一項尚在實驗階段的發展令人頗感興趣。它與人體對氧氣的需要有關。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需要由紅血球供給,它從肺中攝取氧氣。心臟使含氧的血液循環全身,體內數以億計的細胞遂從中吸取氧氣以維持它們的正常機能。可是,現時所用的血漿增量劑是不能攜氧的。因此,在大量失血的場合,人體的輸氧能力遂受到損害。
實驗牽涉到稱為氟化碳素的攜氧能力。這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其中的氫原子由氟所取代。它們的一種缺憾是,倘若累積在體素之內,便會發生未可預知的效果。可是,據《科學》雜誌報導,新近發明的氟化碳素在實驗動物體內卻有急速排出的能力。
然而,由於科學家們的慎重,在目前還未能斷言在動物身上的實驗會對人類發生實際的效果。同時,他們承認氟化碳素距離完全代替血液之途尚遠。血液除了有攜氧能力的紅血球之外還含有數百種化學物質和其他構成物。是故這方面的研究結果能對人類有實際的幫助與否尚待證實。
因此,從上述和其他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看來,醫生們在尊重病人不願輸血的願望方面已有良好表現。熟練的外科醫生為了避免輸血的手術而發現的方法已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既然他們在這方面正繼續努力,進一步的有益結果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