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6/8 3-5頁
  • 你能在經濟衰退中尋得安全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能在經濟衰退中尋得安全嗎?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通貨膨脹的代價
  • 什麼促成通脹?
  • 對物質東西的平衡看法
  • 導致真正安全之道
  • 物價究竟怎樣了?
    警醒!1975
  • 你的金錢有什麼前途?
    警醒!1975
  • 通脹壓力日益嚴重
    警醒!1981年
  • 通貨膨脹危機——明智的應付方法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6/8 3-5頁

你能在經濟衰退中尋得安全嗎?

儘管在科技方面突飛猛晉,今日人類社會正經歷著日深的隱憂。主要原因之一是經齊災禍。這些災禍正急遽增加,以致令人不安、緊張和憂鬱。

不久之前,經濟學家、消費者團體代言人,政治、商業和工人領袖們以警告的口吻發表言論。有人甚至恐懼西方國家會發生全面經濟崩潰。

但是經濟情勢為什麼變成如此可悲呢?你在經濟黯淡中能做些什麼以策安全?

通貨膨脹的代價

西方各國經濟黯淡的基本原因是通貨膨脹,這意味到人們的購買力超過貨物的供應度,以致物價普遍上揚。在短時期內這種情形會導致經濟繁榮,造成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最後會發展成為嚴重難題。因何如此呢?

其中牽涉到多種因素。但重要原因之一卻是人們的購買力大部分依靠借錢。遲早有一天,人們發覺自己債台高築。高利率和通貨貶值會使他們借無可借。購買力於是變回薄弱。多種貨物的需求下降,遂使工廠減少生產,結果造成大量失業。

這正是今日許多國家的處境。對於經濟情況,美國、加拿大、西德、英國和南美的新聞報導往往用「通脹『災禍』」,和「全面衰退」等字來加以形容。

美國所受的打擊以汽車工業為最甚。長時期的銷路不佳觸發了大量減產,使數十萬汽車工人無工可做。美國失業人數竟達7,500,000人之多,佔勞動人口百分之8.2以上。這種就業人數的急激下降被描述為深具「威脅性」和「前所未見」。

通貨膨脹像惡性瘤腫一樣,腐蝕整個社會組織。它威脅著國際貿易、貨幣兌換、工資穩定性、儲蓄、投資、個人和商業及國家的支付能力、社會安全、政府為需要而訂的多項計劃如廉價學校午餐和貧民飯票等。

這一切對一般大眾有什麼影響呢?《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論說:「通貨膨脹……現時正吞噬著家庭儲蓄,使人付不起慣常的娛樂費,增加不安感。」據在年末所作的調查透露「自1946年以來,消費者們的情緒比任何時期更加憂鬱。」

何以專家們所建議的遏止通脹決策歸於失敗呢?因為通脹僅是經濟災禍基本原因的病徵而已。基本原因是什麼呢?

什麼促成通脹?

載於《世界書本百科全書》的一篇題名為「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文章中,經濟學教授布典格解釋,當人們有錢可花時,「他們會去光顧商店和公司,隨意購買各種商品」。倘若工業生產額不能滿足這些人的願望(例如戰時情形),「則物價便會因多人搶購少量物品而高漲」。因此通脹是由人們渴望積聚太多的物質東西而引致的。其中許多是只有極少或全無實用價值的奢侈品。

許多時人們的物質欲望是這麼強烈,以致使人深為債務所纏繞。『現在生活,現在購買,以後付錢』的態度使他們傾向於以賒購方式去過超乎資力的生活。洛杉磯《先導檢察報》一篇關於分期付款的文章報導說美國家庭和獨身人士的負債額已達「八千二百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文章補充說洛杉磯地區的居民「爭相賒購新的物品,有些人正日益泥足深陷」。

當然,我們很難冀望大多數人會抑制他們對擁有物質的欲望。但你卻不必效法他們的自私行徑。對物質東西採取平衡的看法能夠幫助你在日增的經濟衰退中尋得安全。

對物質東西的平衡看法

普世的人,不論自稱為基督徒與否,都承認耶穌基督具有傑出的智慧和洞察力。耶穌警告物質慾太強的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

這並不意味到財產本身是惡的,或者生活得舒服是不妥的。人所應避免的是「貪心」,即對物質東西的「過度貪愛」。

這會幫助人趨向平衡,看出信靠物質財富能使人反映出多麼淺見。許多人豈不是逐年「撥出一筆錢」作為儲蓄,到頭來為了物價上揚、通貨膨脹、幣制貶值而毀去了大半嗎?你若是依靠固定收入而生活,便會確實了解到信賴金錢價值的令人失望之處。

可是你若擁有一份高薪職業,而收入又能應付上漲的物價,那又如何呢?這也需要平衡。例如,你有考慮到世事變化得多麼快嗎?美國費城的《星期日公報》解釋說:「各處的人正開始擔心他們的職業。他們是理應如此的。因為職業保障並不穩定,而現今考慮的對策在後來也未必有用。在目前失業固然可悲,但毫無預告而突然被解僱卻更慘。」

這的確是一項棘手的難題。生意日蹙和嚴重短缺每年迫使數以千計的商店關門。一間國際經營顧問公司的主管人指出:「在這樣的時代,太多人採取駝鳥政策,以為事情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尤其是以在同一組織內服務多年的人為然。」當底特律的一間汽車工廠受到永久停業的威脅時,一位員工喊叫說:「我想起就怕。我有六個兒女和剛買了一架新車。若然失了業,我將怎麼辦呢?」

不動產看來也沒有什麼保障。業主們因重稅,高昂的保養費和住客無力交租而叫苦連天。

向物質財富尋求安全無異依靠一枝沒有支撐力的折斷蘆葦。但真正安全之道是有的。它是什麼呢?

導致真正安全之道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7,8提出切合實際的忠告說:「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以你現時所擁有的為足豈不會減輕許多經濟上的憂慮嗎?也許你擁有大批從不動用的東西。減少不必要的購物會有真正的損害嗎?

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也許是造成經濟難題的另一因素。許多人失業豈不都是由於不願從事比以前職業低賤或低薪的工作所致嗎?若是真的需要職業,則這種態度是多麼愚蠢!降低一點生活水準豈不是比頑梗不化和不必要地失業明智得多嗎?使徒保羅從個人經驗學會了「知道怎樣處……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他提供健全的教訓:「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馬書12:3;腓立比書4:12。

耶穌的另一番話對於在經濟困難中尋得保障也有幫助,它載於馬太福音6:25,32,33:「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在古代和現代,有千百萬人能證明上帝有能力和樂意供應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的生活必需品。

先求上帝的王國和他的公義甚至能以間接的方式助人獲致安全。怎會如此呢?因為在生活上應用聖經原則的人會更加勤於工作。他不會在工作時偷懶,偷竊屬於僱主的時間,反之他會服從以弗所書4:28的教訓:「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僱主們往往不願辭退或暫時解僱這樣的工人。

聖經進一步提供獲得安全的根據,它預言目前這個「危險的日子」,包括嚴重的經濟災禍,乃是現行事物制度「末期」的徵象。(提摩太後書3:1;馬太福音24:7,8;啟示錄6:5,6)正如上帝感示的聖經所應許,不久一個新的制度將會管理全地,經濟災禍會在其中永遠消逝。——彼得後書3:13;啟示錄21:1-4。

你喜歡在那沒有經濟衰退的新制度裡享有安全嗎?耶和華見證人會樂於為你主持一個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以幫助你符合上帝為此而訂的條件。

[第3頁的圖片]

《華爾街日報》,1974年12月12日

經濟萎縮蔓延全歐百萬人

失業造成嚴重憂患

《紐約時報》,1975年2月13日

通貨膨脹,貧者愈貧

《底特律新聞》,1974年12月5日

日本引述美國情況

75年恐有全球不景發生

《耶路撒冷郵報》,1974年12月12日

世界經濟病況恐無復甦希望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