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生活上所見到的證據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一個人很難簡化他的生活及獲得內心的和平與快樂。實踐聖經的原則和教訓能夠實際成就這些事嗎?一件美事若真的實踐起來,它無疑應該產生令人滿意的具體結果。有證據表明聖經能感動人作出獲致幸福生活所必需的改變嗎?它能夠幫助所有人,不論他們處於什麼生活地位和環境嗎?
是的,聖經能夠。目前世上至少有二百萬人真正研究聖經及在生活各方面盡量實踐它的教訓。他們發現以聖經為唯一的指南能使他們過著有用和富於生產力的生活。這些人以耶和華見證人的名字為人所知。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一向過著正常、守法的生活,但有少數人則在以前曾做過不法和不道德的事。其中有以前上教堂的人和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來自團結家庭的人或來自分裂家庭的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點:他們感到需要情緒的穩定以及渴望在一生中成就一些有價值和恆久的事。上帝關心一切想過快樂生活,及秉公行義,並且渴望認識他和事奉他的人。以下的經驗可以為證。
心理學家看出聖經能幫助家庭
聖經對幫助人有極大功效,甚至能幫助整個家庭。一位心理學家留意到真理的效用而大為驚異及信服。他說:
由於受父親所鼓勵,我進入大學。在專攻心理學畢業後,我開始從事糾正心理方面的工作。這使我自覺很有成就,因為我感到自己真正對人有所幫助。
「可是,過了若干年之後,我開始看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很難使青少年改變。誠然,他們有若干表面上的改變,但在個人或社會方面卻沒有任何恆久的改變。這使我大感困擾。我花了多年時間所獲得的知識應用起來竟沒有很大的良好影響。」
當他擔任假釋少年罪犯輔導員之職時,他所處理的一宗案件使他不禁深思。事情牽涉到一個有三個兒女的家庭,三個兒女都非常頑劣。他曾中斷處理這宗案件九個月,因為他認為他們已無望改過了。可是當他再度見到這個家庭時,他留意到一項顯著的改變。這個一度污穢紊亂的家庭現時已變成清潔整齊了。兒童衣履光潔,舉止安定得多。什麼使他們作出這種驚人的改變呢?因為這家人的母親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並將其中的原則應用在家庭生活上。看到這種顯著的改變使他想到是否有些東西比他所施的訓練更為有效。
使他深感憂慮的另一個因素是世界情況日益惡化,以及他的服務機構對各種社會難題一籌莫展。他指出:
「這個機構用盡種種方法也無法獲得良好效果。他們減少工作人員處理的案件,試用新方法,恢復運用舊技術和給以新名稱。但這一切努力看來均全無結果。」
於是這人開始尋求較佳的方法。他試圖閱讀聖經,但卻不甚了解。他的母親在他開始入大學攻讀時成為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她曾對他解釋聖經,但他對母親所說的話沒有發生真正興趣。最後,他前往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並開始認真地研讀聖經。他也留意到見證人的青年們,其中有些以前曾是吸毒者和罪犯,但已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和性格而成為有責任感和道德良好的人。自那時以來他已體會到,甚至在他自己的事例上,應用聖經原則確能促成真正的品格改變而非僅是表面上的改變。
囚犯從暴力生活改過自新
美國麻省南密杜息的《新聞報》在1975五月十一日也作了一項類似的報導。在「囚犯償還宗教債務」的標題下,該項報導論及一名中年囚犯的經歷。
這位男子與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囚於同一監房內。這個一度是天主教徒的男子敘述說:『見證人所說的一切事均與我以前所聽到的背道而馳,但我終於開始看出耶和華見證人解答了一切矛盾之點!』現時這位從前的罪犯說他已獲得一個堅固的基礎和目標,「這是我有生以來所未曾有的。」在參與一項工作假釋計劃出外時,他幫助見證人建造在麻省菲林明罕的王國聚會所。他說,他的知識幫助他扭轉了家人的「暴力犯罪傾向。」
治療他的心理學家對此表示同意,說他的病人已從一個「沒有道德意識、富於破壞性的人變為一個有良心的人。」「我認為他的改變完全是他與見證人相處的經驗所促成的。在過去兩年半中,見證人執行了一項具有極大力量和影響的社會教育計劃。沒有其他療法可以在這個男子身上收到如此的效果。我看到他擺脫以往沒有道德感,富於破壞性的態度而變為極有責任感,這種轉變是相當困難的。」
這位心理學家評論說,雖然有人「懷疑這種改變能否永久,尤其是背境對之操有強大影響」如這位男子一般的人,但他卻相信這種改變是永久的。他補充說:『當然,這件事既沒有正式記錄,也沒有保證,但我確信他已找到一個能改變他一生的社會關係群體。』
不錯,實踐聖經的教訓的確可以對個人生活發生有益的影響,不論這人具有怎樣的背境。甚至過著良好道德生活及從工作獲得相當滿足的人也發現只有聖經及其較佳希望和崇高原則能使人享有一種豐富、幸福的生活。
聖經教育勝於公共衛生教育
請考慮紐約市一位婦人的經驗。她專心致志於公共衛生教育,目的在幫助同胞。此種志願是可嘉的,她也從事護士職業。可是,她後來終於意識到她的事業未能給她以完全的幸福和真正的滿足,但卻有許多障礙阻撓她接納聖經為尋得她生活所欠缺的東西的指南。她作了以下的敘述:
「我不是一個虔信宗教的人。事實上,我對於上帝是否存在極之懷疑。我不明白嬰兒何以會夭折,而受盡惡疾和癱瘓所折磨的老人卻仍然活著。可是,我從事的照料大眾健康和教育的職業卻使我頗為滿足。
「我的工作需要我從事若干社會活動。我回憶有一次在探訪一間公立學校時留意到木樓梯的危險,不穩的情形。我當時是一個大眾保健服務委員會的代表;這個委員會由一批商人、醫生、律師和教師組成,志在幫助社會應付難題。委員會去函教育當局,提供方法去補救這間老朽校舍的危險情況。三年過去了,當局仍然毫無行動。委員會在這段期間曾三次函催;每次覆函均承認收到我們的來信及讚揚我們關懷社會。但危險情況卻依然如故。
「我也對基於文化偏見的階級制度深感厭惡。我的兄長是個耶和華見證人,當我將這些問題提出和他討論時,他指出甚至政府官員的手也受到縛束。他說,『這個制度使他們受到掣肘,不能按著較好的動機行事。』這引起我的深思。
「兄長給我一些書籍。我雖不甚感興趣,也開始閱讀,但目的是要找出錯處。有時我對於所讀到的不能同意。於是查考聖經看看所說是否屬實。我決定最好先讀讀聖經才跟我的兄長辯論。
「過了相當時間之後,我體會到聖經不但可靠,而且是上帝所感示的。使我印象特深的是聖經的預言。我對上帝在多個世紀之前所說的話獲得應驗大感驚異。同時,『罪』這個字的含意幫助我看出自己所處的地位。我以前從未以為自己是個罪人。我既不說謊,也不偷盜或姦淫。將我定為『罪人』是不可思議的。可是當我讀到『罪』這個字的聖經原意是『及不上標準』時,我便明白了。因為,像每個人一般,我知道自己也有缺點。
「然後我獲悉我們正生活在這個舊制度的末期,我們的天父定意在不久的將來開始使人類恢復完美健康,生活在一個潔淨的地球上——這無疑是古往今來最好的福利計劃!現時我雖然仍舊幫助人增進身體健康,但也同時能在靈性上幫助他們。」
快樂的婚姻生活
在家庭生活上接受與不接受聖經指導所促成的相反情形和相反結果從美國一位曾在空軍工作的青年男子的例子可以見之。
當他在空軍裡服務時,這位青年開始過著不道德的生活,後來不得不和一位從他有了身孕的少女結婚。但他那時並沒有負起作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反之他僅是將妻子遣回母家,他的生活放縱如故。結果他的第一宗婚姻以離婚收場,前妻改嫁別人。
這位青年在退役之後回家與父、母、兄弟同居。這時家人正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因此他也開始研究,而且進步到在生活上與聖經一致的地步。最後他按照合乎聖經的自由再婚。他的婚姻生活與以前正好相反,他說:
「我在以往對女性並不尊重。這種生活使自己和別人都不快樂,特別是以我的前妻為然。在開始按照聖經而生活之後,我看出應用聖經原則是最佳的生活方式。藉著以基督徒方式對待我的後妻,愛她如愛自己,我發現到婚姻的真正幸福。我們結婚十年,難題極少。當我解答別人的婚姻難題時,我會向他們直接提出聖經的教訓。我從個人的經驗獲悉應用聖經的教訓是真正有效的。在另一方面,有意或無意對它藐視的人則會經歷到不快和傷心。」
從自殺的邊緣獲救
聖經所提供的指導甚至能挽救一個陷入絕望情況中的人,使他獲得人生目的。美國西部一位少年便有這樣的經驗。
這位男孩十二歲喪父。母親酗酒,因此不能給他以適當的指導。這使他感到極不安全。他的同遊少年引誘他狂飲,吸食大麻,甚至服食巴比通。這一切使他更加沮喪。他陷入極深的自卑惑而無法振作。
後來,他在十七歲時開始向宗教尋求幫助。他在放假時早午晚都上天主教堂,每日在教堂裡逗留許多小時。他虔誠地禱告,並開始閱讀聖經。他發現詩篇和箴言等書很有幫助和令人振奮。可是,儘管他作了誠懇的努力和禱告,卻感到沒有多大進步。
一天晚上當他從教堂步行回家時,他感到極度沮喪。他作了禱告,然後大約在晚上十一時半打電話告訴嫂子說他已心灰意冷,準備了此殘生。他的嫂嫂不知所措,於是請他等候一會再覆電話。她立刻致電話給一位是耶和華見證人的同事,因為他曾幫助過她應付難題。
見證人在電話中與這位青年安排在當晚十一時三刻在他嫂嫂家中會晤。見證人攜同她那十餘歲的兒子駕車來接他。見證人母、子的親密和他們的品行使他深受感動。他們作了長達三小時的討論,談及多個問題如死者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上帝容許罪惡存留?等,這位青年振奮地獲悉,現行的制度已在「末期」中,不久便會被一個公義的新制度取而代之。他也很高興知道他可能不必等待老死然後才能與父親再見。他可能實際有機會渡過這個制度的末日而歡迎他的父親從死裡復活歸來。
見證人問他是否喜歡研究聖經,他沉思了一會。他所聽到一切的確對他大有幫助。他同意如此行,因為他覺得經常研究聖經會對他有更大好處。事實果然如此。研究和實踐聖經的教訓使他的生活具有目標,並對將來具有穩確的希望。他改變了整個思想方式。他的心情從憂愁、沮喪變成衷心的喜樂。今日他正明智地運用時間幫助他人學習聖經所載的最佳指南。
從以上的經驗看來,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已發現,只要他們在生活上努力遵守聖經的原則,便可獲致快樂。當然,未必所有難題都能完全解決。但聖經的教訓卻能幫助人應付難題而避免生活受到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