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12/8 24-27頁
  • 退休生活幸福之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退休生活幸福之道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經濟上的計劃
  • 計劃你的居處
  • 退休不忘保重身體
  • 在心境上保持青春
  • 對上帝與鄰人的愛
  • 退休——增加屬靈活動的良機?
    王國傳道月報-2003年
  • 老人有什麼煩惱?
    警醒!1980年
  • 退休——通往神治活動的大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懷著通情達理的態度面對垂老之年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12/8 24-27頁

退休生活幸福之道

退休!很多辛勤工作的人一想到這問題便不禁心為嚮往。他們滿心高興地視此為卸下一切辛勞與責任的日子;這是可以幹隨心所欲的事,消遣閒暇及「行樂」之時。兩所頗具規模的大學所作的廣泛調查證明不少人的確如願以償。

在另一方面,有很多實例卻表明退休生活竟令人大失所望,一點也不幸福。據有些研究者的意見,「美國廣告中描述的,『歡樂晚年』實際往往是消沉、憂鬱、失望的歲月」。另一報告透露退休生活如何不時帶來頭痛、抑鬱、胃部不適,睡眠過度,煩燥不安,了無生趣和飲酒過多。

美國退休者協會一位董事說,「很多[退休人士]感到憤憤不平。他們心想:『公司方面不想任用我,便把我遣走了。』」屆九十一高齡的F.H.郭建南醫生,是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最老的執業醫師;他行醫了五十八年仍出診病人。他在大致上同意以上的話,說:「不少男子在六十五歲時退休,這年紀的人正達到,巔峰狀態。對半數的人說來,要他這時退休簡直是罪過。」有對夫婦作了一次環球旅行研究,調查在歐洲國家(包括俄國),中國、日本與及美國退休者的情況,他們所得的結論:「事實上,孤獨老人的難題發生於世上大多數先進的國家中,不論受何種型式的政府所統治。」

男子達到六十五歲之後平均可以期望再活十三年左右;女子則有希望再活十七年。當然,其中有四分之一(在美國一地)繼續工作而沒有立刻發生退休方面的難題,可是對於其他的說來則大有可能了。退休是人生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因此應預先為此作妥計劃和準備,正如為婚姻和一生事業作準備一般。這方面的一位權威人士說:「你應在情緒上,經濟上,甚至健康上[為此]而準備自己……倘若在退休前預先作妥周詳計劃,大部分這些難題便會消失無遺。」一個著名的金融機構,加拿大皇家銀行,建議你在四十歲的便要開始對退休有所認識。國際勞工組織新近出版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百科全書》說你應該預先五年便著手計劃。澳洲的一份勞工刊物則說,為了晚年幸福起見,你們在青少年之際便應養成平衡飲食的習慣。

經濟上的計劃

為退休而計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慮到入息的問題。今日大多數生活在先進國家的人可以期望獲得某種「社會保障」。即使為數也許僅及你平時收入的一半,這亦可能足夠維持生活。你可以獲得一份養老金嗎?這無疑很有用。預先計劃也許同時意味到在銀行有儲蓄,在保險、股票、債券或地產上投資。這類安排都與聖經的勸諭一致,它叫我們細察螞蟻的榜樣,牠們為未來的冬天而在夏天及收割季節儲糧。——箴言6:6-8。

為退休作計劃與準備同時意味到訓練自己逐漸適應較簡樸的生活環境。在衣食住行及娛樂上要養成節約的習慣。列出一份清單,然後決定那些東西對你是較重要抑或次要的。在這方面有句古諺頗為適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倘若你發覺需要額外入息的話,可作各項的嘗試。社會上有各種行業,那種適合你則視乎你的才能、機智及居住環境而定。也許你能夠開始一門小生意,例如種植生草藥或蘑菇,或者像其他人已經從事的一般,你可以經營清潔的服務。

你有一門嗜好是到了退休時能利用來賺取收入的嗎?舉例來說,有一位鐵路工程師一向以製造小提琴為嗜好——他生長於一個製造小提琴的家庭。現在他已退休而一心一意以製造小提琴為業。一個退休的婦人製造及出售布製玩偶;一對退休的老人家做木製老式驛馬車模型來出售。你若是個美國農夫,可以考慮加入「園藝種植妙手」計劃,數以千計的退休農人已這樣行。一週三天,他們種植草木,清潔湖泊及建造野餐桌子與火爐,藉此他們每週可賺得大約四十美元。

只要你切實地計劃與準備,無疑你有很多機會給你解決退休時入息方面的難題。

計劃你的居處

退休計劃還涉及地方的問題,即你退休時希望定居的地方。在美國,不少退休者遷往一些氣候宜人的地方,例如佛羅里達州、加里福尼亞州或亞利桑那州等地。藉此他們不獨避開了那些折磨老人家的冬季嚴寒氣候,並且最實惠的是可以節省燃料與衣服開支。

很多人在退休之後遷往拉丁美洲國家生活。這樣行使他們可以享受到溫和的熱帶氣候。兼有經濟上的一項好處,就是這等渴求美元的國家給予退休人士免稅的權利。耶和華見證人中那些利用這項給退休者的好處的還享受到額外的機會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帶到這些國家裡,而這些國家在這方面的需要也許比『祖家』更大。

為了節省工作與開支,也許遷往較小的房屋或公寓會較為上算。然而有些人的意見則反對遷入全屬退休者聚居的地方。至少某些歐洲社會計劃者發覺是這樣。一個人亦最好考慮到住在城市、市郊或鄉間的種種利弊。還要顧及的其他因素包括在交通上是否方便接近親友聚集,崇拜的地方及購物中心。

退休不忘保重身體

一旦退休之後,極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你的健康。有誰希望死去呢?健康令你想活下去。同時能使你延年益壽。在身體健康方面,你最關注的兩件事是飲食習慣與運動。既然年事已高,你便需要較小量的食物,尤其是鑑於你很可能沒有以前那麼活躍。倘若你有的是時間,卻是缺乏嗜好活動,你便可能不但沒有減少食量,反而多吃一點;這實在無異於想早點與世長辭而已。

然而,你若是獨居,則可能有相反的難題出現。有人說男子必須有人替他煮食才吃得有樂趣,女子則必須有人需要她為之煮食,她自己才會吃得高興。倘若你獨自生活,便可能沒有吃夠充足營養的食物。要留意吸收充分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你或者從蔬果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不過,你會發覺從其他方面補充這種營養也會對你有益。

與適當飲食同樣重要的是有足夠的運動。這是不可缺少的。美國醫藥協會老者委員會的主席曾說:「閒懶安逸足以致命……你退休時撇下工作回到家裡。這時難題便開始了。」一位研究科學家,R.M.漢炳年博士,負責美國退役軍人管理局就這問題所作的一項研究;他所得的結論是,那些在六十五歲之後仍然繼續工作的人較為長壽。已故的J.F.蒙特喬博士是治療腸胃失調的著名權威,他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到七十多歲的高齡仍繼續工作,直至去世為止。他認為身壯力健的人應該「永不退休」。他說,「一個人可以減少原來的活動,代之以較輕省及自己更樂於從事的工作。但我卻不認為一個人應該退休。」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明白何以上帝在伊甸園裡沒有對亞當論及退休的問題。反之亞當要繼續工作,「直到你歸了土」。——創世記2:15;3:17-19。

你若想在退休後保持身體健康,則必須有活動才行。你可以作一些運動,例如游泳,步行或打高爾夫球等。當然,最理想的是幹些有用或有意義的事,而同時兼得你所需要的運動。著名的醫藥界作者衛爾特·C·愛華力斯醫生認為這種運動也許比留意個人飲食更能幫助人避免心臟病發。他說:「或者每天步行一哩比較節食對[人]更有益。……對中年以上的人最不利的事便是運動不足。也許怠惰較貪食對我們更有害。」

在心境上保持青春

然而,保重身體僅是需要留意的事之一而已。還要留意的另一面是精神與情緒的健康,在心境上保持青春。這需要你對多方面的事感興趣,求知心切,喜歡學習,處處關懷,幹勁十足。1974年一月廿三日紐約《時報》曾刊載一篇文章,表明老年人也可具有這些品質,該文的標題是:「老邁:心境而非年齡上的問題。」該文論及五位紐約的婦女,全部超過七十五歲,都過著忙碌、有趣和充實的生活。一位四處出席婦女會,學院及教會團體的聚會,講故事娛賓;另一位每週以六七晚出外宴客,現正學習西班牙文;還有一位每週兩天參加青年人的義務工作,同時不介意步行三哩去幹。正如其中一位說:「我如此熱中於現在做著的事,簡直無暇衰老。」

不錯,致力於改善退休者境況的人強調你要對事物保持興趣與好奇。他們報導不少退休人士抱怨生活苦悶,其實往往是他們太懶於為自己及造益別人而幹些使生活有樂趣的事而已。有些抱怨苦悶的人,甚至連步行可達的老人中心也懶得去。在向他們提供一些不吃力並且有薪酬的工作時,他們則聲聲說已經很忙——忙著幹什麼?除了遊手好閒之外,什麼也不幹!

事實上你無法以全部時間用於娛樂消遣、吃喝、休息與睡眠。這一切活動均有其目的。這就是何以一位醫藥教授反對「退休」一詞的原因,因為這個名詞含有撤退和什麼也不幹的意思。他認為應代之以「隨心所欲之年」這個稱呼,即一個人可以到時隨意選擇作什麼,時間與分量均悉聽己意。

對上帝與鄰人的愛

一些以協助退休過得更快樂與滿足為業的人士透露,最愁苦的退休者是那些過著極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的人;那些只顧追求物質的人。現在——他們不能再滿足他們貪得無厭的慾望了——若要快樂和滿足就必須學習顧及其他的人。有人認為對退休者說來,最重要的是「保持忙碌」。然而所忙於從事的必須是一些令人感覺有意義的東西,因為造物主賦予我們道德感,良心,推理及作正確決定的能力。那位在九十一歲高齡仍然出診病人的醫生的例證便足以說明這點。他無疑不是為了經濟上的需要而繼續行醫,反之他的心志推使他繼續為別人服務。漢炳年博士說,只要退休者感覺自己有用,他們便會活下去;這話足以證實上述之點。

以往從事公共關係事業,現已退休的亨利·禮格拿在他所著的《晚年幸福之道》一書中強調同一觀點,說:「專心致志於某些教會或社會服務的退休人士可以尋得的滿足遠較商場得意的感覺更為持久。」順帶可以一提的是,他所作的評論乃經驗之談。

偉大的導師耶穌也曾說過,『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因為人還有靈性上的需要。(路加福音4:4)據報「白宮討論老年人問題的會議認為各教會——本應較任何其他組織對老年人更有幫助——並沒有盡力而為……報告表示,各教會照顧老一輩在社交上的需要多於他們在靈性上的需要。他們安排演說,電影,集體遊覽及教會晚餐,可是『滋養我們年老國民的屬靈生命,的安排卻少得可憐。』」——克里夫蘭《新聞報》,1974年一月五日。

然而有一個宗教團體並沒有犯這個錯誤,這是耶和華見證人的基督徒組織。他們強調生活上屬靈的一面:個人聖經研讀,參加基督徒聚會,為上帝及世人服務!見證人中的退休者絕不苦悶,反之他們十分快樂,忙碌和富於生產力。守望台聖經社總部約四十多位成員是六十五歲以上的,其中十三位超過八十歲。他們每天仍工作好幾小時,並且樂於去作,因為他們在靈性上的需要獲得充分的照顧。同樣地,在美國20,000位全時間的先驅傳道員中,約有百分之五年齡超過六十五歲。其中一位在1973年逝世,她一直忙碌工作直至九十九歲!

不錯,你可以使自己晚年成為「最樂之年」,可是卻需要準備與計劃;你需要考慮到各種現實的因素,例如入息,安居之處及身體健康等問題。還有,最重要的是,要為上帝及你的同胞作不自私的服務。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上帝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好顯明耶和華是正直的,他是我的磐石,在他毫無不義。」——箴言16:31;詩篇92:13-1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