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猛烈的颱風
《儆醒!》雜誌駐夏威夷通訊員報導
「颱風!」這個字使中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關島人、密克羅尼西亞人聞之色變。這個名詞所指的是子午線180度以西,時速達七十五哩或以上的風暴。在這條想像的由南至北的分界線以東,此等風暴稱為颶風。
此等怒吼的風暴每年均有十餘次橫掃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帶。有時折向中國本土,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日本曾經多次被兩股颱風同時侵襲,結果造成了洪水和山崩,以致有多人喪生。
颱風或颶風在吹襲時放出大量的能。據「估計」,《大英百科全書》(1974年版)指出,「一股成熟的颶風可能每小時輸送三十五億噸的空氣」。
這些大規模風暴如何開始?經歷一次這樣的風暴是什麼滋味?颱風能預先測定,使人得以逃過災劫嗎?
熱帶輻合帶
你曾聽過「熱帶輻合」一詞嗎?這詞以簡體字母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為人所知,這個帶湊合多股貿易風,造成上升氣流環繞地球的赤道附近。它是熱帶風暴的溫床,因為當地的太陽熱力將空氣和水弄得比地球任何其他地方更暖。結果如何呢?
海洋表面的水繼續蒸發,與暖空氣一同上升而組成雲。在情況良好時,幾股上升的暖氣流集合一起,產生了與煙突相若的作用。當煙突繼續增長時,便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旋轉。煙突底部的氣壓急速下降,從旋轉中的圓柱狀氣流以外吸收更多的空氣和水蒸汽。這種作用和水在飲筒底部被吸入相似。溫暖、潮濕的空氣可能上升至三萬五千呎。在那裡和冷空氣層相遇。它於是散開;水份凝結成雨降下,挾著狂風愈旋愈急,以致發展成為風暴。
此等暴風「眼」中的水可能高於四周洋面達十至十五呎。猛烈的颱風或颶風會攪動海洋,掀起五十至一百呎高的巨浪。你能想像此種巨浪的破壞力嗎?據悉在颱風或颶風吹襲時的風力曾將大樹打成碎片、將大船吹上岸和毀壞火車。
颱風威力的例證之一是在1737年十月七日,印度加爾各答被風暴推來的四十呎高巨浪所蹂躪,以致有300,000人喪生。在1971年八月十六日,颱風露西挾著暴雨以120哩時速橫掃香港。狂風將四十多艘吹斷了錨的大洋船推向香港的岩石海岸。關於在前年九月橫掃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百里斯的颶風菲菲,《讀者文摘》(英文)有一篇文章報導說:
「菲菲在馬蘭頓山脈兩旁的哥路瑪及其他市鎮大發雌威。一股慢慢移動的颶風在平地可能帶來五至十吋的雨量。但在山岳地帶卻能下雨五倍之多。在哥路瑪巴沙那的德士哥汽油站的位置比四周平地高出數呎。『當水位上升時,人們開始從低地前來』,他說。『直至午夜,至少有800人在汽油站內擠成一團。』
「洪水於是開始下降。『甚至在豪雨中你仍可以看見雨水的點滴,』他說。『但突然有一道水簾從天上傾盆而下。』
「傾盆大雨繼續了四小時。馬蘭頓山坡上達到飽和狀態的土地實在支持不了。突然間,數以噸計的泥土、石頭和樹木傾瀉而下。在奧哥特魯,基瑪士聽聞怒吼之聲。他奔出屋外,向天空鳴槍驚醒其他居民。於是有四十餘人隨他奔上高山避難。他們在驚恐中目擊村裡每間屋墜下深谷。『整個山嶺像在浮動,』基瑪士說。奧哥特魯有三十一個不幸的人與泥土、房屋、石頭、牛群和大樹混在一起沖下死谷。」
在菲菲收斂威勢之前,這場颶風奪去了7,000至8,000條人命,洪水和山崩使幾十萬人無家可歸。在上述的哥路瑪鎮,據報5,000名居民中有2,700人罹難。
這樣的可怕後果有辦法避免嗎?颶風和颱風能預早測定以期挽回許多性命嗎?
偵察風暴的發生
多年之前,由於通訊器材設備未臻發達,人們僅靠氣壓計急速低降作為風暴的示警信號。可是,到這時才逃避風災往往已經太遲了。後來,隨著無線電通訊的普及,在各島嶼的志願觀察者遂能在風暴形成時預先數小時提出警告。
不久雷達面世,它可以觀察到颱風捲雲的形成。可是,由於雷達訊號是以直線前進,而地面卻是彎曲的,因此雷達偵察颱風僅能在雷達網周圍二百哩左右進行。
測定颱風最有效的工具是氣象衛星。其中之一從地球的南北兩方迴旋,每四分半鐘偵察2,000平方哩的範圍一次。衛星將所「看見」的錄在磁帶上送回美國兩個指揮站審察,一個在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另一個在維吉尼亞州的和立斯島。
此類衛星設備使關島、威克島、檀香山和其他地方的氣象觀測站能知道周圍數百哩的大氣層情況。檀香山和關島的天氣預告站檢查收取的雲層照片,從雲的型式測定熱帶風暴或颱風的產生。
另一個氣象衛星能在軌道上調節速度以停留在太平洋赤道附近一定位置的上空。這使氣象觀測站每二十二分鐘便收到關於太平洋全域的照片。大西洋上空也有類似的衛星設備。
颱風迫近時
氣象衛星照片上出現颱風型式時又如何呢?這時候各氣象站遂發出警告,促請人採取各項保存生命的步驟以求盡量可能減少財產的損失。但並非至此為止。
氣象站同時使具有通訊設備的大氣球升空。特別的收報機追蹤這些發報機,獲取關於從風暴表面至十七哩上空的氣溫、濕度、風速和風向的情報。此外,從關島或菲律賓升空的特別颱風探測飛機也追蹤風暴的進行,報告風暴邊緣和風暴中心在各處的速度和海洋的情況。乘坐這種飛機的一位目擊者報導說:
「上空昏黑如午夜。我們那120,000磅重的飛機顛簸不已,像一個瓶塞在急湍中跳動一般。……請想像一下,一間像普通浴室大小的房子,藏著兩噸重電子儀器、熱水瓶、救生工具和工作人員,然後將之猛搖的情景。」
從颱風一產生便加以測定和追蹤是極重要的措施。例如,不少密克羅尼西亞人居住的環狀珊瑚島特別易受風浪侵襲,因為這些礁島平均海拔不過二十呎。海上船隻也感謝風暴警告,使他們有充足時間逃避災禍。
不錯,猛烈颱風或颶風的預先警告已大有進步。但很不幸的是,不少人由於不理會警告而喪生。鑑於怒號的熱帶風暴破壞力之大,明智的作法是儘快逃離它們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