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7 11/15 700-701頁
  • 什麼崇拜為上帝所嘉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什麼崇拜為上帝所嘉許?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相似資料
  • 我們敬拜我們所知道的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怎樣的宗教才蒙上帝悅納?
    帶來永生的知識
  • 你以耶穌的方法從事崇拜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基利心山——『我們在這山上敬拜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守》77 11/15 700-701頁

聖經的看法如何?

什麼崇拜為上帝所嘉許?

「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真理]拜他。」(約翰福音4:24)這正是耶穌基督在敘加對一個撒瑪利亞婦人所說的話。可是一個人怎樣行才算是以「心靈和真理」崇拜呢?

為了更完備地獲悉其中所牽涉到的事物,我們必須進一步考慮撒瑪利亞婦人對耶穌基督所說的話:「我們的祖宗」,她說,「在這山[基利心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真理]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翰福音4:20-23。

與猶太人不同地,撒瑪利亞人的崇拜是在基利心山上的,他們聲稱這是上帝的聖山。可是,他們此舉是沒有根據的。他們所接納為受感示的經典,摩西五經,並沒有證明他們視基利心山為聖的看法。顯然,為了替自己的信仰提出證據,撒瑪利亞人讀摩西第五本書的一節經文時將「以巴路」改作「基利心」山。(申命記27:4)此外,由於排斥受感示的希伯來文聖經的其餘部份,撒瑪利亞人對真實上帝耶和華只具有一個不完全的觀念。因此,耶穌正確地告訴撒瑪利亞婦人說:「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

在另一方面,猶太人可以運用受感示的聖經去支持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崇拜。例如,列王紀上14:21將耶路撒冷稱為「耶和華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立他名的城。」與耶路撒冷受到選擇一致地,以色列人在那裡崇拜是憑著載於申命記12:5,6的命令:「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從你們各支派中選擇何處為立他名的居所,你們就當往那裡去求問。將你們的燔祭平安祭、十分取一之物、和手中的舉祭、並還願祭、甘心祭以及牛群羊群中頭生的,都奉到那裡。」

因此接納希伯來文聖經和按照聖經的規劃的方式作崇拜的猶太人知道他們所崇拜的是那一位。沒有人能將聖經安排以耶路撒冷聖殿為中心的受悅納崇拜劃分開來。此外,作為大衛王後裔的彌賽亞是個猶大人。救恩是唯獨通過他而來的。甚至聽過耶穌與之談話的婦人所言的撒瑪利亞人也承認這件事實。他們對她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翰福音4:42)因此『救恩的確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猶太人雖然有聖經根據將耶路撒冷視為崇拜上帝的中心,但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的言論卻表示這項崇拜安排不再繼續下去。組成猶太人崇拜的部份如獻祭、節日、祭司制度等僅是作為更大事物來臨的影像而已。關於律法的種種安排,聖經告訴我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實體]卻是基督。」(歌羅西書2:17)「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希伯來書10:1。

因此隨著實體所屬的彌賽亞來臨,崇拜方式改變的時候也到了。崇拜不再依靠顯形事物的存在和使用或地理場所。真正敬拜者不再依賴可見和可觸的事物。不論周圍的是什麼地方或事物,他都保持崇拜的態度。他不再依靠可見或可觸的事物為助,而是以心靈,即表明對屬靈事物體會的推動力來崇拜。因此,以心靈崇拜遂不用偶像或其他物質對象作為輔助。

以真理崇拜上帝需要在崇拜上與載於上帝的道聖經的真理一致。這包括接納耶穌基督為使人來到父面前的唯一交通途徑。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那末,除了耶穌基督以外,藉著任何其他的人希望來到上帝面前均不是『以真理』崇拜。

同樣地,人若企圖以摩西律法所規劃的體制崇拜上帝便不蒙悅納。這項安排僅是影像,不是全部真理。耶穌基督應驗了律法的影像,表明他就是影像所指向的真理。因此他能將自己稱為「真理」。離開了耶穌基督就無法以真理崇拜。

可是真正的崇拜並不限於所謂「神聖責任」。它牽涉到整個人生。基督的門徒雅各寫道:「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崇拜],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1:27)因此,受悅納的崇拜包括對有所需要的人作積極行善和拒絕與這個墮落、沒有愛心的世界同流合污。這意味到要避免嫉妒、爭論、驕傲、誤用舌頭、自私的鬥爭和戰爭等。它要求人反映從上頭而來的智慧,聖經將之描述為「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各書3:1-4:4。

是故你若渴望以「心靈和真理」崇拜上帝,便要使自己從這不敬虔的世界中保持清潔。對真正有所需要的人提供熱心的幫助。拋棄偶像和其他物質對象,不以之作為崇拜上帝的輔助物。通過上帝所指定的那一位,耶穌基督,來到造物主面前,這樣行遂能與上帝的完備之道所啟示的全部真理協調一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