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和森林的狡黠獵者
獵犬窮追不捨。看來絕無逃生可能。但在剎那間,被追逐者跳到倒在小河中的一條枯木上。牠在中途看到一個小島,於是跳了上去。牠接著跳向小河那邊的遠處嗎?不然。牠跳返剛才離開的河岸,然後竄向他方。不久,群犬出現了。在枯木的中央,牠們循著獵物與氣味前進。獵物失蹤了,群犬卻追向小河的另一邊。不錯,追蹤的獵犬完全勞而無功。
在這個真實生活的插曲中,狡黠的逃脫者是一頭狐。狐狡猾到什麼程度呢?牠們究竟是怎樣的動物?
關於狐的種種
「像犬」是狐的一個適當形容。像犬一般,狐是犬科中的食肉哺乳動物。事實上,大多數狐的尖耳朵和狹長的口鼻使牠們看起來像頭小犬。
顏色又如何?狐的顏色有多種。在歐、亞和北美之北的多數地方,紅狐為數頗多。牠們通常是帶紅的橙色或褐色,腹部呈白色,腿上有黑色毛皮,並有白色尖端的濃毛尾巴。但其他紅狐卻有黑色毛皮,毛尖呈白色,牠們稱為銀狐。毛皮漆黑的稱為黑狐。另一種紅狐稱為十字狐,因為牠們的顏色雖是紅褐,沿著肩上和背骨卻有狀如十字的毛皮。
灰狐分佈於加拿大南部和南美北部。他背上的毛皮呈灰白色,腹部帶白色,肩部兩旁、頸、腿及尾巴底部則是紅褐色。可附帶一提的是,只有這種狐能爬樹;這無疑是逃避獵犬群追逐的好方法!
另一種是北極狐。顧名思義,牠們是棲息於北極地帶的。夏天的灰褐色毛皮在冬天會變成雪白,在冰雪當中是最佳的掩護色。這種細小、多智的狐在九月就披上牠的溫暖白衣。讓氣溫降低至華氏零下75°(攝氏-59°)好了!這種動物卻不以為意。牠們在雪中蜷伏,將鼻子埋在尾巴的毛中;據說這樣行具有「自發暖氣」的作用。
北美西部黃灰色的小貓狐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牠的大小像小貓。這種伶俐的動物以機動性和敏捷彌補牠身軀細小的不利之處。必要時牠會突然飛奔,在剎那間改變方向而不必慢下來,使追逐者在塵埃中茫然不知所從。
可是,最小的狐卻是阿拉伯和北非所產的耳廓狐。這些動物不但看起來「嬌小」如出生不久的幼獸;而且在受驚時會嗚咽像兒啼。耳廓狐大部份時間在地下洞穴中躲避日間的太陽酷熱和夜間的寒冷。牠們那長達四吋(10公分)的大耳可以散放體溫,使耳廓狐在沙漠的棲息地不致體溫過高。
說到耳朵,使我們記起蝙蝠耳狐。此種狐出沒於非洲東部和南部的乾燥地帶。頗有趣地,牠們除了巨大和敏感的耳朵之外還有四十六至四十八隻牙齒,多於其他的犬科動物。
棲息和食物
紅狐的家也許設於空心木的小洞裡或岩石之間。土撥鼠或獾所掘的洞穴固然可居,否則狐也可以自掘地洞。在交配之後,雄狐和雌狐——牠們可能成為終身配偶——定居下來養育兒子。雌狐或牝狐每年可產四至九頭小狐。
幼狐是「不能擅自離家」的。亞倫.狄護寫道:「三頭小狐在嬉戲,母親在洞口悠然注視著牠們。突然其中之一開始向草原遠方奔去。牝狐站起來,狹長的口鼻指往小狐的力向而靜立不動。我從隱匿之處聽不到她發出任何聲音,但幾秒鐘之後,小狐開始緩慢下來。牠轉身直望母親。她凝視著小狐。小狐急急返回家中,好像被一條無形的線拉著一般。」——《動物世界的奇觀與神祕》。
許多種類的狐一待幼獸長大至能夠自行捕獵,父、母和兒女便會立即開始睡在戶外。狐是在夜間單獨出獵的。牠們狡詐非常。例如,紅狐知道如何靜悄悄地爬向數呎之外的一隻鳥,然後施以突襲。
狐的食物包括鼠子和其他齧齒類動物,以及鳥、蟲、蛙、蜥蜴等。牠們也吃果實。狐不怕吃任何已死的動物。因此,狐在吃獵物時若是吃不完,大多數種類的狐會將吃剩的埋在土中。牠在腹饑時便會回到現場飽餐一番。
狐既然多數在夜間覓食,不少雞場主人在清早起來時發覺失去雞隻,顯然已膏紅狐之吻,但修理完好的圍欄卻能阻遏這個夜間掠奪者。這個狡猾的獵者也不無好處,因為牠可說是個極佳的「捕鼠器」。同時,紅狐在夏季會吃去大量昆蟲甚至腐肉。因此,農場主人僅將牠看作窺伺的惡漢是否公平呢?
談到食物,北極狐擁有牠自己的「冰箱」。在秋天時候,北極狐搜捕大批松鼠、鼠子和旅鼠,殺了牠們之後將食物供應藏在地面之下,一個實際的「冷藏庫」或「冰箱」中。
狐與人
關於北極狐,十八世紀的博物學家史特拉寫道:「牠們在日間和夜間成群偷進我們的住宅,偷去所有可以拿走的東西,包括對牠們無用的物品,如小刀、手杖、公事包、鞋、布囊、帽子等。牠們知道如何以難於置信的狡詐方法從我們隱藏物品的地方席捲重達若干普特的東西[一普特等於36磅或16公斤左右]和偷走肉類。我們起先很難相信是牠們的所為。在剝[海]獸皮時,我們許多時要用刀刺戮兩、三頭狐,因為牠們想從我們手中奪去肉類。……牠們觀察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無論作什麼都緊隨不捨。」——《動物王國》。
這類動物雖然惹人討厭,但也有些人喜歡某種的狐追隨左右。養狐是一門賺錢的行業。在1894年,首先有人在愛德華王子島飼育銀狐以取毛皮。自那時起,養狐已成為一項重要工業。品質優良的毛皮產於寒冷潮濕的地方。
但是,狐可以養馴嗎?關於這點有人聲稱:「捕獲的狐甚至在幾代之後也未必能養馴或成為家畜。野狐被捕後不久便懂得敬重主人,但主人卻不能怠慢警戒;他所飼的動物稍為受到觸怒,或甚至無緣無故,也會咬人。」
野狐曾是狩獵的對象。獵狐的玩意可能在十八世紀開始於英國。人騎著馬在郊野追隨獵犬,讓獵犬循著狐的氣味追蹤。在困處一隅時,狐可能被放走。由於狐以狡猾知名,這種狩獵在英國變成十分流行。可是,牠的聲譽卻引起一個有趣的問題。
狐狡黠到什麼程度?
每隻狐是否狡黠到有如傳奇所說一般頗值得懷疑。然而,狐的確以狡黠著名。事實上,耶穌基督稱希律王為「狐狸」時,他所想到的可能是希律的狡詐。——路加福音13:32。
狐確曾以做出詭計多端的事知名。例如,狐以六哩(9.7公里)左右的時速前行。若有獵犬在不遠之處開始狂吠!狐可能以四十五哩(72.4公里)的時速飛奔。但這樣的加速只能保持約一哩的距離,那末,狐怎能逃避追蹤者呢?何不循著自己腳跡回程,然後跳向一旁竄去安全之處?據報確曾有狐這樣行。
當然,牠還有許多趨吉避凶的方法。從地面躍上一道古舊鐵欄的頂上,沿著鐵欄行一會也許會使獵犬因嗅不到狐味而失望離去。再者,何不跳過河去?抑或,越過剛施了肥的田地又如何?肥料會掩蓋狐的氣味。冬天又怎樣呢?原來,牠會越過薄冰,脆弱的薄冰僅足以支持狐的體重而不能支持群犬,這是挫敗仇敵的好方法。於是,狐先生坐在對岸,看看倒霉的獵犬在河中作冰水「浴」!
儘管詭計多端,狐也許難逃跳蚤的騷擾。可是,牠卻有擺脫跳蚤的萬全之計。在英國,有一次一頭狐被人觀察到從山楂籬笆扯去幾股羊毛。狐「用口咬著羊毛,讓羊毛在兩旁突出數吋,」堅道爾在若干年前寫道,他補充說:「於是牠越過田野走向河畔,倒後進入河中,像犬一般蹲在水裡,身子漸蹲漸低,伸出前腿,直至全身浸在水裡,僅露出鼻孔和口裡的羊毛。狐保持這種姿勢兩、三分鐘,於是慢慢吐出羊毛,放在水中,搖幾下身子離去無蹤。牠所吐出的羊毛沖向下游,我們前去找尋,發現它停在河畔。我們驚異地發覺羊毛藏著數以百計的跳蚤。顯然跳蚤憎嫌水而爬到最高處的乾燥地方,那便是羊毛裡。」
不錯,狐懂得倒退入池塘或河裡擺脫跳蚤。以機智挫敗跳蚤和獵犬。甚至不覺得狐十分聰明的人也可能承認這種動物的確是田野和森林的一個狡黠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