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8 7/8 24-26頁
  • 探病須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探病須知
  • 警醒!1978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富於造就的談話
  • 體貼的禮物
  • 探問在家的病人
  • 探望病人——如何提出幫助
    警醒!1991年
  • 入院留醫
    警醒!1991年
  • 照顧病入膏肓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親友生病時
    警醒!201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8
《警》78 7/8 24-26頁

探病須知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由於嚴重的心臟病突發,一位耶和華見證人被送進醫院留醫。他在當地各小組中頗為知名,受許多人所敬愛和賞識。熱心探病的朋友達數百之多。可是他需要休息和靜養才能復元。他那深感關懷的妻子在討論這件事時對醫生說:「耶和華見證人在這時候有一項獨特的難題,因為我們有這麼多富於愛心的朋友。」她解釋說,「我們實際上是一個普世大家庭的成員,彼此均真正關懷。」

這種真摯感情往往成為醫院職員和其他病人評論的話題。一個典型的例證是,有一位來自鄉間的婦人在頗遠的城市醫院中接受手術。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小組獲悉她在城中留醫。雖然她在當地認識的人不多,她卻說:「我熱切期待探訪的時刻來到。我時常納罕有誰會來探視我;我從未失望過。通常有兩位甚至六位弟兄姊妹來慰問我而使我終日開顏。病房的其他病人說:『啊,你很受歡迎,你有這麼多的探訪者!』」這些短時間的探訪對其他病人大開眼界,他們在以前均曾拒絕聽耶和華見證人傳道。

鑑於這種快樂的後果,對於探病有任何需要提防之處嗎?有的。例如訪客可能太多,或者探訪的時間太長。有些人在患病時喜歡獨處。有些在訪客面前會因病痛難題或接受治療而感到緊張和尷尬。在病人患了重病或施手術後太早去探訪有時也會造成難題。

病人施手術後的最初兩天或三天通常只宜於家人探訪。家人在病床旁邊往往不需談話即可使病人深感安慰。醫護人員許多時體會病者家人作些表示關懷的服務,例如幫助病人進流質食物或甚至進餐等。

通常,病者的家人或密友可以告訴別人在什麼時候病人能夠接見更多探病者。但悟性還是需要的。探病者滔滔不絕的談話可能使病人疲倦。在病者的復元初期,僅是聆聽和集中精神也會耗費病人太多的精力。

多數醫院規定探病的時間和限定進入病房的人數。雖然此舉使探病者受到約束,但遵守規則卻對病人有益。十位或二十位探病者麇集床前會使重病或大手術後仍然衰弱的病人感到緊張。

當病人尚未能在床上或椅上坐起來時,病榻兩旁站滿探病者會使他疲勞不堪。因為談話從兩邊的人發出,他必須在枕上把頭轉來轉去。讓他光是面向一邊可以有較多休息而不必像看網球賽一般不斷轉動頭和眼。

由於以病人的利益為念,你若有喉痛、傷風或其他傳染徵候就不要前往探訪。同時,為了衛生和病人的舒適設想,醫院人員不喜探病者坐在病人床邊。病房若沒有足夠椅子可坐,對病人的體貼和愛心會促使探病者站著不坐。

探病時間的長度也要用悟性去決定。與病人的關係和病人的身體情況無疑要受到考慮。十分鐘的安詳、愉快的談話會對病人有很大的造就。可是,倘若談話牽涉到半小時或以上的討論,則不但會使病人疲勞,甚至可使病情惡化。

富於造就的談話

強壯健康的人有時會對探病畏縮不前。他們可能感覺尷尬而無話可說。在另一方面,體弱多病或接受過大手術的人也許會有暢談經歷的傾向。但此舉是令人沮喪的。因此,若要談話富於造就,便需作一番努力才行。

耶和華見證人永不缺乏造就性的話題。小組的事情、適當的聖經思想、宣揚「好消息」的經驗以及許多令人鼓舞的事均可與病人分享。(馬太福音24:14)當然,病人的年齡與環境可以決定談話的方向。倘若病人為了不能活動和體弱而感到灰心,探病者可以提及別人為他所作的禱告以及他為小組作禱告的價值,他在病中的堅毅與忍耐證明他懷有堅強的信心和希望。青年人有時也會患病和接受手術。他們的復元通常僅是時間問題。因此,論及未來計劃的談話可以給予他們鼓勵。當然,其他同房病人的感情和觀點也要加以考慮,以免他們聽起來感到難堪或不安。

探病不僅是造益病者而已。青年人探視患病的長輩或朋友不但使後者真正感覺欣慰,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同情心和慈悲的品質。病人在忍耐方面所立的好榜樣對未曾處於同樣苦境的探病者有所鼓勵。例如,一位年長、失明和因關節炎而行動不良的婦人的樂觀性格對探訪她的人便有這樣的影響。

體貼的禮物

探病者有時想順便帶點禮物以表示愛心和關懷。在世上不少地方,人們習慣以鮮花或盆栽為贈。可是,床邊方便擺設的空間也許有限。若干種花卉的強烈芬芳可能使病人不適。對於敏感症的病人,以花為贈僅會使其病情惡化而已,當然,向病者家人詢問可以獲得他們的建議。合乎病人喜好或病人特別感興趣的書籍,如攝影、木刻或園藝等,均十分合適。可是,禮物並非最重要的東西。事實上,撥冗探病這件事本身已足以令病人鼓舞。

探問在家的病人

前往病人家中探問也是不應忽略的事。病人需要鼓勵,正如與住在醫院無異。服事病人的額外工作也許影響到全家人。因此,除了鼓勵病人之外,體貼的探病者會想辦法幫助其家人,請想想一位患病的母親若有人幫忙她做一小時的家務會多麼感激!在家庭遭遇危機時幫個小忙會留下長久的記憶。可是,在探訪前以電話通知是體貼之舉。安排探訪應在方便的時候。在另一方面,你若因為患傳染病或其他原因而不便親身前往探訪,寄張問候的短簡或以電話表示關懷會使病人深為感激。

患過病以及從朋友和屬靈弟兄獲得仁愛鼓勵的人往往對大家庭般的友人不勝感激。因此,許多許多朋友和探病者的難題可能僅是個可喜的難題,運用悟性便可以完滿解決。解決方法特別有賴於努力效法耶和華,因為這位上帝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雅各書5: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