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8 8/8 23-24頁
  • 建在支柱上的城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建在支柱上的城市
  • 警醒!1978
  • 相似資料
  • 你有痔患嗎?
    警醒!1976
  • 痔瘡
    洞悉聖經(下冊)
  • 在遙遠的地方宣揚好消息
    警醒!2008年
  • 有幸承受一份特別產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8
《警》78 8/8 23-24頁

建在支柱上的城市

「爺爺!地在震動!這是地震嗎?」祖父微笑一下,他告訴在阿姆斯特丹度假的十餘歲孫兒說:「不,法蘭,這不是地震。這不過是貨車經過,使地震動而已。本城的土壤並不堅固,因此突然的重壓便會使週圍震蕩。」

法蘭舒一口氣。說:「我以前從未有這樣的經驗。真被它嚇壞了。」

「法蘭,本城的官員也有理由表示憂慮。來往舊城的繁重交通促成了地的震動。這對於數百年的古舊建築物有極大損害,因為它們根本不足以抵受這樣的壓力。」

二人漫步一會之後,法蘭問:「我不明白的是,古老的房屋怎能在如此鬆軟的泥土上建築起來呢?」

「藉著高蹺,法蘭。」

「高蹺?」

「我承認,建築專家不會使用這個字眼。你喜歡知道一點關於這種建築法嗎?」

「當然,爺爺。」

「我們在這張凳上坐下來吧。現在,請想像這裡若沒有房屋、大廈、高台、道路、橋梁——沒有各樣東西。你會看到什麼?」

法蘭閉上眼睛試圖在想像中剔除所有東西。「啊,……我看不見有什麼。」

「對了!最初就是這樣開始的——在河口的一處沼澤地區。不久之後有一小群人前來定居,他們是農夫或商人。為了提防受高漲的潮水侵襲,他們在阿姆斯利河口築一條堤壩。法蘭,當時在這地區上建造的房屋與今日的絕不相同。人們滿足於簡陋的房舍。木屋牆壁就建造在以蘆桿和小枝建成的簡單基礎上。屋頂以蘆草遮蓋,加上一層黏土以防火。早期房屋很輕。當一間屋失火時,隔壁的人立刻拆屋和運至較安全之處。

「由於經常有火警危險,後來遂需要建造較堅實的房屋。在十五世紀,有兩場大火蹂躪昔日的『阿姆斯脫丹咪』。在1452年的一場火燒毀了當時幾百間房屋的半數以上。此後當局遂禁止建造木屋而只許建造磚屋。這造成了新的難題。法蘭,我相信你已看出難題的所在了吧。」

「我認為以蘆桿和小枝建成的古老基礎不能支撐磚屋。」

「對了!磚屋需要較佳的基礎。第一步是要把木柱或木樁打入濕地裡。起初是用短樁,僅有四、五呎(1.2或1.5公尺)長。當人們開始興建較大的房屋時,所用的木樁遂要有二十五呎(7.6公尺)長。

「可是,阿姆斯特丹的古老房屋仍是頗簡陋的。幾所房屋僅有一個公用廁所。售賣契約有條款列明誰負責清除廁盆和通過誰的房屋搬運污物。直至1528年,城市當局才下令新建的房屋必須設有私家廁所。後來這個城市發展成為繁忙的商港,更堅固的建築物遂需求日增。在十七世紀初葉,發現在城市的泥濘土壤約三十六呎(11公尺)之下有一層緊壓的沙。城市當局從此規定屋樁必須一直打入堅硬的地質內。」

「爺爺,這有趣極了」,法蘭說,「但那些長樁是怎樣打入地裡的呢?」

「有頗長一段時期是用人手打樁的。起初僅用簡單的大槌,後來轉用一組的槌打樁,槌的兩旁各有槌柄,由二人將槌上下打動,再過些時,槌改良為在兩條垂直的導桿間上下移動。拉上拉下是由在轆轤上轉動的繩子所操縱,繩則由幾個壯漢將其拉上拉下。」

「幾個人拖著一條繩子豈不是很容易跌倒在別人身上嗎?」

「問得好!早期的阿姆斯特丹人有解決方法。他們把幾條較幼的繩子繫在主繩上,每人拖曳自己的繩子。當然,這是單調的工作。為了破除單調,他們隨著槌子上下的韻律唱起特別的打樁歌來。管工的唱歌,工人則打拍子。為了加速拍子和歌聲,他們要飲些烈酒。但此舉通常導致行為不檢和爭吵,以致違反了建築法例。

「數百年來所用的僅是木樁。每條木樁只能承重八至十二噸,因此較大的建築物遂需要許多木樁。你還記得在那天參觀的王宮嗎?它是建在13,659條木樁上的。」

「可是,爺爺,那些木樁豈不是會腐壞嗎?他們要更換新樁嗎?

「法蘭,看來是如此,可是當木樁的頂部打到地面之下時,它們通常可歷數百年而不壞。」

「木樁至今仍然用得著嗎?」

「較小的建築物仍偶然用得著。但通常是用水泥鋼筋樁。它們不需打到水平以下,且比木樁能承受較大的重量。至於取代壞樁的問題,替代的新樁造成多段,每段長四呎(1.2公尺)左右。每段均是空心的,因此一段可以恰巧套在另一段的頂上而構成一條完整的樁。這些樁用水壓機打入地裡。一段打入之後,將泥土從樁腳的空心除去,然後逐次將另一段打入土裡,直至達到堅硬地質為止。此後遂在空心中填入三合土,使組合式的樁增加力量,並加寬樁腳以增加支撐力。此法也通用於鄰近建築物易受傳統打樁法震壞的地方或用在接近醫院和商業大廈的地方,以免那裡的人被打樁的聲音所擾。」

「爺爺,謝謝你告訴我這一切。我回家後就有很多關於在荷蘭度假的資料可以告訴朋友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