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9 9/8 30-31頁
  • 加略人猶大有辯護餘地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加略人猶大有辯護餘地嗎?
  • 警醒!1979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其他使徒也是賣主者嗎?
  • 叛徒無法推諉罪責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變成賊的使徒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變成賊的使徒
    聆聽偉大的導師
  • 《猶大福音》值得相信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9/8 30-31頁

聖經的看法如何?

加略人猶大有辯護餘地嗎?

一位瑞士教授在1977年復活節慶祝會上對一群基督新教徒講話時為加略人猶大出賣耶穌一事辯護。他聲稱賣主之舉可能是「有害」或「有益」的,而猶大的賣主是屬於「有益」一類。因為此舉「開動了拯救之輪」。教授的意見認為猶大「不應擔當代罪羊的角色。」

同樣,十八世紀的德國作家歌德提倡一項理論,認為猶大的忠心舉動是要迫使耶穌起而反抗羅馬統治者並聲明他是猶太人之王的合法地位。據稱耶穌不願利用猶大向他提供的機會,遂使賣主之舉導致不利的結果。

其他的人則聲稱猶大不應為了應驗希伯來文聖經的預言而被定罪。(詩篇41:9;55:12,13;69:25;109:8;使徒行傳1:16-20)那末,我們為猶大辯護是有理由的嗎?

耶穌在揀選他的12使徒之前曾經「整夜禱告上帝。」(路加福音6:12,13)按理身負重責的使徒職位是不會託付給惡人或信心軟弱的人的。因此,揀選猶大為12使徒之一表明他在當時曾獲上帝和耶穌的青睞。此外,他也受任照管耶穌和12使徒的財務。這證明他在當時的可靠性,尤其是以善於理財和計算的馬太也未獲這項任命為然。——馬太福音10:3;約翰福音12:6。

但約翰福音6:64豈不是說明猶大在耶穌揀選他為12使徒之一時已是不忠的嗎?這節經文說:「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要賣他。」可是,聖經也描述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約翰一書3:8)在後者的例子上,這句話並不意味到他被造成為上帝一位忠心兒子時就開始行走反叛上帝的途徑。同樣,在加略人猶大的事上,耶穌「從起頭就知道」亦即從猶大開始踏上錯誤途徑時,耶穌就知道猶大便是賣主者。其他的人在那時還未知道,因為我們留意到賣主事件發生之前不久,11位忠心使徒還未認出猶大是潛在的賣主者。——約翰福音13:27-30。

猶大去見祭司長,建議以30塊錢出賣耶穌。當祭司們同意時,猶大「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馬太福音26:15;馬可福音14:10,11)因此賣主是預先計劃和蓄意行動,並不是出於一時衝動和一念之差的。路加福音22:3說「撒但入了猶大的心」,這可能意味到這個賣主的使徒屈服於撒但的意志之下,容許自己被撒但用作工具。關於賣主的預言雖幫助人認出真正的彌賽亞,但不必因此而「開動了拯救之輪」。人類的拯救是在乎耶穌所流的血而不在乎他的被賣。

猶大後來意識到自己所行不當,在企圖歸還他所收到的出賣耶穌的30塊錢不成功之後,就把銀錢丟在殿裡,出去自殺。假如猶大所為是出於忠心,希望有好的成就,他豈不讓自己接受服務的報酬?耶穌在教訓12使徒時,曾強調為善不需金錢報酬的原則,說:「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10:8)同時,作了有益的事而去自殺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事實上,猶大甚至在祭司長面前自認:「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馬太福音27:1-5。

其他使徒也是賣主者嗎?

本文開頭時所提及的那位瑞士教授繼續企圖減輕猶大行動的嚴重性,說其他使徒實際上也好不了多少。他聲稱他們也是賣主者,因為他們背棄了猶太教而成為基督教。事實果然嗎?

眾使徒均是猶太人,生於摩西律法之下而且有義務要遵守律法。耶穌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忽視律法。他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馬太福音5:17)耶穌死去和復活之後,猶太人遵守摩西律法的義務遂告終止。(歌羅西書2:13,14)使徒沒有背棄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純真宗教;他們僅是努力趕上進步的知識而已。

另一方面,猶大的確表明不尊重摩西律法。律法當然不會贊成他作賊,也不會認可他的貪婪、收受賄賂或出賣無辜者。(出埃及記20:15-17;申命記27:25)因此,即使在背棄猶太人律法方面,作奸犯科者也是猶大而非其他使徒。

對於猶大的心思意念,聖經沒有以一切細節供給我們。有人說他可能懷有政治野心,因耶穌不在地上建立王國使他身居要職而大感失望。即使如此,也必然在若干方面牽涉到自私和貪婪。從耶穌死前兩天所發生的事可以見之。當時拉撒路的姊姊馬利亞以價值三十兩銀子的香膏抹耶穌,這項價值大約相等於一年工資。(馬太福音20:2)猶大猛烈反對,認為香膏可以賣錢,賙濟窮人。約翰福音聲稱,「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翰福音12:2-6。

正如聖經所透露,猶大的性格表明他已從上帝的忠僕轉變成自私、貪婪、欺騙的偽君子。難怪耶穌在他屬地生命的最後一夜論及猶大說:「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馬可福音14:21)根據聖經所載,加略人猶大是沒有辯護餘地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