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年獲得更大成就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享受生活。即使你已過著晚年生活也不例外。你在體力活動方面雖然已有更多限制,但是你無疑想在生活上獲得更大成就。
有些對退休早已作好準備的人聲稱,雖然他們不像從前一般能擔任多方面的工作,但生活步調也不像以前的緊張。他們可能培養早年時候所沒有時間培養的嗜好。
不少人體會到現時有更多時間欣賞創造的奇觀。他們樂於從事園藝工作、遠足、觀察樹木、植物、花草和動物。他們在單獨或與別人作伴步行時感到身心舒暢。
有人以多點時間讀書為樂。他們的目力若不充足,就會喜歡聽錄音、電台節目或聽別人為他們誦讀。他們也享有和各種年齡的人交談的樂趣。
文學歷史家科里在度過80歲時,對於他所認為的樂趣作出評論,說:
「有許多樂趣是年輕人很難領略得到的。其中之一是靜坐,像一條蛇在陽光曬暖的石上一般,這種微妙的懶洋洋之感在早年就很少享受得到。
「老人在這時候會感到完全鬆弛。」
保持活躍
但是上了年紀的人也需要活動。一般人認為在身心方面保持活躍乃是保持身心健康的要訣。任何人的健康若容許他作較多的活動,而他卻經常坐著不動,就會逐漸感到沮喪。身體健康也逐漸衰退。
關於這點,美國國立老年學會會長布利爾博士聲稱:
「任何種類的有用活動若能令人覺得有成就感或值得去行便會使退休變成更有意義。
「請想像一下,你若真的歇了所業,絕不去做任何你認為有目的或有意義的事。這可能對你非常不利。」
一位七十多歲的婦人聲稱,她無法了解任何與她年齡相若,健康和經濟狀況頗佳的人,在生活情趣方面何以會發生難題。她的祕訣是從事多種活動。她論及那些在生活上尋不到樂趣的人說:」也許他們的活動不夠多樣化,……但我卻樂此不疲。」她承認年齡漸長,活動範圍開始有了限制,於是不得不減少某些活動。但非到最後關頭不肯減少。
對人的需要
你可能培養新的嗜好和從事新的活動。你也許有更多時間的獨處之樂。但與人相交的樂趣是沒有代替品的。孤寂要用與人相交來加以平衡。
我們被造成需要合群。完全離群索居的人不論擁有多麼大量金錢也決不會感到真正快樂。有辦事能力的人若為了年齡之故而孤立自己可能損害頭腦和精神而實際上促其早死。聖經的一句箴言說:「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億萬富翁侯活曉士的晚年生活便是一例。
一位年長的人勸告:「不要為寂寞而擔心。出去活動吧。」他的意思是一個人應該採取主動尋求友人。同樣,紐約的一位醫生腓利士勸說:「接觸。與人接觸吧。這件事對年老獨居的尤其重要。我告訴我的病人要天天出去與人談話,即使她是超級市場收銀處的唯一女職員也行。」
類似地,布利爾博士提倡能夠導致交友的活動。他論及年長的人說:
「他們可以受到鼓勵去從事幫助別人的活動。他們也可以聽勸去參加社會組織,在體力上保持活躍和發展或培養友誼。
「人們需要有適當的體力、適當的精神,這意味到要使頭腦保持活躍,和適當的社交——與別人保持關係。」
保持良好關係
若要發展和保持與別人的良好關係,要訣是對別人保持有益和積極的看法。不願致力於與人共處可能損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有些老人不願聆聽別人意見,只顧發揮自己意見。
但這並不是說你時常要對別人唯唯諾諾,不論他們說的是什麼,有許多事情未必是『生或死』的大問題;也未必要排除異見。事情若非真正嚴重,就不必斤斤計較。
當別人看到一位老人性情溫和,樂於聆聽時,他們便會樂於和這個人交談。正如一位老人說:「我發現自己與青年人相處會有很大樂趣,因為我並不裝作無所不知,也不對異議表示憤慨。反之,我會徵詢他們的意見,當他們發揮使人感興趣和對人有幫助的意見時給予稱讚。藉著這樣行,我也發現他們對我較為親近,不時詢問我的意見以及對我個人的早年經驗表示興趣。」
有些老人也需要努力驅除在與人相處時發怨言的衝動。雖然你也許有些因老年所導致的難題想要訴苦,但不斷訴苦的精神可能趕走別人。另一方面,「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24)『種的是什麼,收的是什麼』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也一樣真確,對嗎?(加拉太書6:7,8)我們若敵視別人,不斷發出怨言,其他的人便會遠避我們。
冷酷的事實
努力使生活更有價值和更多樂趣是好的。當然你應該這樣行。其他的人也能幫助你這樣行。但我們所面對的一件冷酷事實是:晚年生活不論多麼令人感興趣或富於生產力,生命遲早會終止。這時死亡會奪去每個人的命。難怪聖經說「死就臨到眾人。」——羅馬書5:12。
不論怎樣說法,今日人類的生存可以比作判了死刑。從我們出生之日起,我們已「被判」要衰老和死亡,這些事會無情地臨到我們身上。即使我們可以享受到良好健康、安全和理想的環境,但人生短促和充滿愁苦卻是多麼可悲的事!——約伯記14:1。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龐斯第里昂在尋找「青春之泉」時所想像的成就。我們需要一種「突破」,讓青春的活力與年長的智慧連結一起。
但另一件冷酷的事實是:即使我們有了這些,仍然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倘若我們四週充滿現行制度的貧窮、通脹、犯罪、不受歡迎的鄰人、恐怖的戰爭和所有其他不安情況的話。我們真正需要青春活力與年長智慧的奇妙混合,住在一個完全和平安全,四週都是正人君子的世界裡。
並非僅是夢想
這種希望僅是夢想吧?不,並不是!它非僅不是夢想,而且快將成為現實!可是,在生活愈來愈多苦惱而非愈來愈好時,這件事又怎麼可能呢?
我們這個時代每下愈況的世事表明我們正生活在聖經預言行將見到這個令人不滿的制度結束的世代裡。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發生的種種災難正是這個充滿苦難的事物制度進入它的「末期」的顯形證據。——提摩太後書3:1-5;馬太福音24:3-12。
隨之而來的是什麼呢?它便是聖經所說「不敬虔的人受審判和遭滅亡的日子。」一切邪惡從地上清除之後,上帝將會引進他所作的新規制,「有公義在那裡居住。」(彼得後書3:7,13,《新譯》)在上帝所建立的新制度裡,「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4。
那末,我們現在就可以履行耶穌所說的安慰話:「你們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8)當公義新規制開始時,年齡增長就不再有令人不快的後果。反之,年長的人將會恢復青春活力。甚至死者也會被復活,有機會在上帝的新事物制度中永遠活下去。(使徒行傳24:15)因此今日的老人不必沮喪。反之,他們能夠享有一個從衰老和死亡的荼毒獲得舒解的偉大、可靠的希望。
鑑於以上所述,上了年紀的基督徒見證人遂保持活躍,去到別人家裡與人接觸,把他們的人生觀和聖經關於就近將來的說法告訴別人。這樣,他們就能使晚年獲得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