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聖蜣螂」到專業施肥者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蜣螂的數目和種類非常之多,而且無處不在。但有什麼昆蟲能像蜣螂或糞甲蟲一般有一段令人感興趣和不同尋常的歷史的呢?
在古代埃及,蜣螂曾爬上最高層的社會,牠的拉丁文名稱是「神聖的蜣螂」。在埃及人看來,蜣螂象徵再生和永生。牠堆起的糞球被人比作太陽。據說牠身體前部的角或鋒利的凸出部分代表日神的光,牠的30個環節被認為代表一個月的30日。因此蜣螂在埃及被人認為代表神聖的日神。有人曾發現蜣螂木乃伊。大英博物館有一個花岡石的巨大蜣螂像,可能是來自希里奧普利斯的。
古埃及的繪畫和雕刻許多時以蜣螂為題材,蜣螂形式的印章和胸針更多至不可勝數。有人更為牠們建立碑銘,刻上王室名字和關於古埃及王朝的資料。
異乎尋常的飲食
蜣螂或糞甲蟲的家族十分龐大,據說此類甲蟲有20,000種以上,在世上大多數地方出現。正如「糞甲蟲」一名所顯示,牠的主要食物是糞便。在南非,牠以馬、牛、羊和其他動物的糞便為食,正如古語所謂:「逐臭之夫」!
蜣螂的頭像個戽斗,口鼻向下。兩顎堅硬有角,觸鬚末端作槳形或扇形,有三個或以上的平關節可以彼此摺合。甲蟲一聞到食物香味就盡量伸展這些有節觸鬚去吸氣,從風中察出食物方向,竄到那裡開始工作。
蜣螂的身體結構使牠對這件不尋常的工作勝任愉快。牠的體型短而圓,有堅韌的短翼覆蓋著。牠有六條腿,兩條前腿短小精壯,宜於挖掘,中間的兩腿較長和壯健,兩條腿稍呈彎曲,可以用來抓緊糞球。
蜣螂一發現新鮮糞便就開始工作。牠的工作既辛勤又快捷。牠很快就堆起一個石彈大小的糞球,逐漸加大至像個蘋果,於是用後腿把它滾動至泥土鬆軟的地方。牠又在那裡挖個孔藏起糞球作為食物。既然糞便可以攜帶疾病和有害的寄生蟲和吸引蒼蠅,我們的卑微朋友又從事一項寶貴工作,掃淨地方。同時,許多藏糞是牠用不著的,於是作了土壤的肥料。因此我們的小小朋友成了專業施肥者。農夫們很喜歡牠!
澳洲原產的糞甲蟲需要幫助。在歐洲移民帶同牛羊遷來定居之前,糞甲蟲以袋鼠糞便為食。牠們沒有裝備去處理千百萬的牛群糞便。因此人們遂要從南非輸入異種蜣螂去協助清除澳洲每年堆積的數百萬噸牛糞。
蜣螂現今雖不再和「諸神」、王室等「高層社會」拉上關係,但牠依然繼續從事牠那更加勝任的專業,按照被設計的目的而發揮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