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12/8 27-29頁
  • 認識澳洲的「笑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認識澳洲的「笑鳥」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笑聲」
  • 家庭生活方式
  • 食物和生存
  • 鳥
    洞悉聖經(上冊)
  • 顏色鮮豔的翠鳥
    警醒!2010年
  • 老少咸宜的觀鳥活動
    警醒!1998年
  • 現代高樓——鳥殺手
    警醒!200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2/8 27-29頁

認識澳洲的「笑鳥」

《儆醒!》雜誌駐澳洲通訊員報導

在今日的緊張時代,人們需要受到提醒關於歡笑的價值。澳洲很慶幸擁有這樣的提醒者,那就是當地獨有的澳洲翠鳥最獨特的鳴聲。根據調查,牠曾被選為澳洲最受人歡迎的鳥。牠的身量比鴿子稍大。在澳洲以外的世界各地,除了在動物園之外,無處可見這種鳥。

「笑聲」許多時是從一隻單獨的鳥開始,牠差不多閉著嘴發出一兩聲低沉的竊笑。最初的笑聲似乎是向附近的同類發出訊號,他們聞訊立刻向第一隻鳥棲身的地方飛去。於是群鳥仰起頭來縱聲「大笑」,使空中充滿笑聲。由於個別的鳥「笑聲」各有不同的音調和快慢,齊鳴起來就好像一群快樂的人處於愉快氣氛中一般。聽見澳洲翠鳥「笑聲」的人大多數受到這種詼諧演技所感染而開顏一笑。

澳洲翠鳥的「笑聲」雖然在日中任何時候都可能聽到,但以黎明或薄暮時分為最多。這使牠擁有「拓荒者時鐘」的雅號。這些笑聲聽起來像驢叫,因此有人稱牠的綽號為「笑驢」。

「笑聲」

據一位鳥類學家研究所得,他宣稱這種「笑聲」似乎與澳洲翠鳥當中的地區制度有關。牠們佔有界限分明的地區,平均每隻鳥佔地約3畝(1.2公頃)。因此六隻鳥之「家」就可能佔領18畝(7.3公頃)的地區。地區界限是每年生育季節開始之前確定的。

是故,澳洲翠鳥的「笑聲」其實是生活上嚴肅的一面,它是翠鳥用來使別鳥知道牠們正在進入佔領地而發出的一部份警告。除了發聲警告之外,牠們也在巡邏地區邊界時用飛行的姿勢示警。

家庭生活方式

在澳洲翠鳥當中,家庭生活也是嚴肅的事情。牠們喜歡在樹上挖穴為巢,每年使用同一巢穴。當澳洲翠鳥在挖新的巢穴時,牠藏身在附近的樹枝,把短而堅強的鳥喙啄入白蟻墩,逐漸把孔鑿成足夠的大小。鳥蛋作珍珠白色,每期產蛋三、四個,直接下在巢穴的地板上。蛋是逐日下的,經過大約26日的孵卵期後,雛鳥也逐日孵出。

研究顯示澳洲翠鳥的家庭生活方式頗不尋常。這對終身配偶雖然佔領一處特定地區,但有些地區卻容納其他未繁殖的鳥。牠們稱為「輔助者」。當下蛋開始時,照理期望輔助者離去自立門戶。可是,輔助者非但沒有離開,反而幫忙親鳥孵卵,餵養和保護雛兒。在有些場合,有人發現四隻鳥同時忙於幫助親鳥小心育雛,把雛鳥視如己出,倘若親鳥之中有一隻遇害或死去,輔助者就進行擔任父母角色。有些輔助者逗留4年之久才建立自己地區。這種「家庭」生活制度使親鳥和輔助者都獲得裨益。親鳥因此可以撥出多點時間照顧本身福利;輔助者也因而學懂了保衛地區和獲得照顧兒女的經驗。

在澳洲翠鳥當中有一套嚴格的社會階級制度,家庭的成員,不論親鳥和輔助者,都知道和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在這方面從一項非暴力、溫和的攻擊行動可以見之。這時兩鳥互相抓喙和互相鉤扭,好像「印第安人摔角」一般。雌與雌鬥,雄與雄鬥。在這些賽力當中,成年的親鳥時常獲勝,最年長的輔助者在權威階級方面居於次席。最幼的鳥居於最下的位置。牠們要待到新一批的羽毛未豐的鳥出現才能增高牠們的社會地位。

食物和生存

澳洲翠鳥的鳴聲雖然聽起來像笑聲,但防衛牠們的覓食地區卻是一項嚴肅的事務。牠們的食物包括蜥蜴、昆蟲、巢中雛鳥和鳥卵、齧齒類動物、小龍蝦、青蛙、和蛇等。由於沒有具備像鷹和其他猛禽般的利爪和鉤喙,澳洲的翠鳥只靠堅強的頸肌殺死獵物為食。

可是,澳洲翠鳥本身也常受猛禽所攻擊。為了自衛,牠具有天然保護色。同時,若遇鷹或其他掠奪鳥在上空飛過時,牠立刻固定不動,把鳥喙指向那隻掠奪者,並把全身隨著敵鳥的飛行方向旋轉,直至敵鳥消失蹤跡為止。這種防衛舉動稱為「擬枝」,牠使上空的鳥俯看下來好像看見樹枝一般。

使澳洲翠鳥受人歡迎的其實是牠的「笑聲」。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牠的。這等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鬧鐘。在金魚池受襲擊或小雞小鴨被吃去時,物主又怎能以友誼對待翠鳥呢?有誰喜歡這隻羽毛的東西在大清早用喙猛敲玻璃窗——好像提醒人為牠預備早餐一般?因為牠是厚顏的傢伙。

可是,澳洲翠鳥的名聲儘管有這些劣點,牠也許對我們人類有所提醒。澳洲翠鳥本身雖不具備幽默感(這是人類得天獨厚的地方),牠的確提醒我們要發揮自己的幽默感,時常歡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