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3/8 28-31頁
  • 土壤侵蝕的難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土壤侵蝕的難題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土壤侵蝕原因何在?
  • 損害的程度
  • 有時土壤侵蝕對人有益
  • 力謀補救
  • 土壤變成怎樣了?
    警醒!1987年
  • 使養分歸回土壤
    警醒!1976
  • 「時刻遵守我的話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住客對地球的摧殘變本加厲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3/8 28-31頁

土壤侵蝕的難題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包圍著我們四週的都是土壤。大多數人遂將土壤視為當然。可是,既然這顆行星上的生物沒有土壤就不能生存,獲知僅是南非一個國家每年失去數百萬噸土壤便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據聯合國文教組織的生物學家兼自然環境保護論者所稱,一百年來世界喪失的土壤估計達20億2,300萬公頃(50億畝)之多——約佔全球耕地4分之1。

什麼促成這種生物所不可或缺的寶貴表土大量喪失呢?土壤侵蝕。

土壤侵蝕原因何在?

土壤侵蝕是過度放牧(大批牛群在一處吃草)或在耕作時大量除草或其他植物以致露出表土而被風吹去或被水沖去所致。土壤表層是相當薄的,在若干地方,表層深度不足30厘米(12吋)。

1975年8月刊的《信託》雜誌論及侵蝕的影響,說:「南非的悲劇是國內沃土減少和稀薄的表土流失已急速到令人驚駭的程度。沒有其他國家在侵蝕開始後即導致這麼嚴重的結果。」

南非的農業正如大多數國家一般發生了很大變化。早年的耕農從事所謂「生計耕作」——只顧供給他們私人的生活所需。隨著聚居城市的人日多,大量生產遂受到重視。此舉導致所謂「土壤開採」,那便是,盡量使用土壤以期得到最大收穫。結果,土壤負擔過度所造成的侵蝕現已成為全國性的難題。長期誤用土壤乃是這項難題的直接原因。

加拿大為了木漿工業而砍伐了許多大森林。在澳洲,數百萬頭羊的過度放牧已造成了侵蝕。同樣的情形發生於伊拉克。飼料專家聲稱伊拉克北部的牧地可以維持大約250,000頭羊,但那裡的羊至少有一百萬頭。侵蝕隨著文明世界的擴展而蔓延開來。

侵蝕的蔓延實際上意味到什麼呢?它的影響是否過度誇張,抑或它對人類繼續生存具有真正的威脅?

損害的程度

從耕農的立場看來,土壤侵蝕意味到作物品質低下,結果,動物也不獲充分的營養。作物和動物於是易於患病以及受寄生蟲所害,因而進一步影響到生產。這種情況若不予遏止,終有一天,耕作者的農場便不能維持生計了。

侵蝕也能減少該區水量的供應。土地若長滿植物,植物可以保存水分,待它逐漸滲入土內;表土若是暴露的,水就自然帶著珍貴的表土流入最近的河裡。輕細的淤泥沖入海中,較重的淤泥則沉積在河川下游沿岸之處,河床因而逐漸加高,結果使河水泛濫得更加頻常和嚴重。在南非,國家耗用巨資所建的灌溉水壩堆積著大量淤泥使這些水壩有變成無用之虞。

美國也有侵蝕之患。據報該國擁有耕地將近2億5,000萬公頃(6億畝),但在1940年之前已失去4,000萬頃(1億畝),大部分耕地是在本世紀失去的。

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會議席上,意大利透露該國在亞平寧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的牧地受到嚴重損害。坦桑尼亞的嚴重侵蝕難題結果使三蘭港區內五歲以下兒童有百分之30因營養不足而患病。敘利亞、剛果、肯雅、智利、印度和其他多個國家都因土壤侵蝕而面臨嚴重後果。

侵蝕也像觸媒作用一般幫助大沙漠蔓延。在過去50年間,估計在撒哈拉沙漠南邊一處稱為「撒哈」的地方已有650,000平方千米(250,000方哩)的耕地和牧地被沙漠所吞噬。在撒哈區因乾旱和饑荒而死的人數已超過100,000名。數十萬部落民眾因失去所有家畜而要進入難民營中。

問題的確嚴重和迫切,特別以較貧窮的國家為然。由於土地變成不毛,民眾遂移居小鎮和城市,以致那裡的糧食供應極度惡化。聯合國祕書長華爾漢提出警告說:「多個國家可能會從地圖上消失。我們正冒著滅絕災區全民的危險。」

這都是令人震驚的現實。事實上這項問題的所有權威人士都承認一個原因——人類不智地誤用土地。

可是,你也許驚異地獲知土壤侵蝕的天然過程在人未曾使之惡化時其實是對人有益的!

有時土壤侵蝕對人有益

天氣、風和水的天然侵蝕過程是對人十分有益的,因為侵蝕把岩石分解而變成土壤。沒有這項過程便沒有土壤去生長植物,因為土壤多半由來自岩石的礦物粒子構成。

植物在控制土壤侵蝕過程方面擔任重要角色。它保全土壤在原來地方不被雨水沖走,並將水聚集起來讓其逐漸滲入土中。植物也有助於土壤的組成,因為植物的根不斷插入岩隙使之分裂成較小的碎片。

動物對保全植物也擔任重要角色。南非便是極好的例證,在人未曾大量殘殺動物之前,南非本有極多的野生動物。協士·奇勒在他所著的《脆弱的大地》一書(69,70頁)中寫道:

「每類動物都有助於保存表土,即使僅是糞便或屍骸也對補給過程有所貢獻。河馬喜歡順著河水的方向行到岸上,這個習慣擔任了機械學上的重要角色,為了這緣故,河水泛濫時,漲溢的水流輕柔地作指狀伸張而造成天然的灌溉系統,今日大多數地方的河馬已被射殺,河堤也開墾了,因此河水泛濫時捲走土地,將之沖下海中。大象慣於把樹木推進侵蝕溝,這種奇妙的習性顯然是象的自衛本能,其實此舉既可阻止侵蝕溝擴大,又可將之填平,於是土地的巉岩逐漸消失,草原再度繁茂。大象也慣於推動荊棘樹,使它們散亂在草原之上。可是倒下的樹實際上保護草叢,使其在乾旱時候不致被拼命尋草的動物食盡。這些特別受到保護的草往往是旱災過後唯一存留的草,當春風春雨再臨時,草原又恢復欣欣向榮了。」

這一切證據證明有一位智慧的造物主存在,他以平衡方式設計地球和其上生物使凡事得以順利進行。但人卻由於擾亂造物主所設計的生態平衡而獲致不愉快的結果,像我們今日在周遭所見的情形一般。可是,近來人已試圖克服這種難題了。

力謀補救

南非在1946和1969年制訂土壤保全法案以幫助耕農,並鼓勵他們與國家合作。結果,不少耕農已改良他們的耕作方法,雖然尚未達到盡善的地步。

在非洲南部多處地方冬季乾旱多風,那時土壤沒有植物生長。為了減少土壤被風吹走,他們在狹長的可耕地之間種植灌木樹籬或防風林以減弱風力。在若干場合,種植冬季作物或草料有助於保全土壤。加入石灰可使土壤粒子增加黏性以防止或減少土壤喪失。

不少耕農現已實行等高線耕作——不是沿著斜坡上下耕作而是沿著地形的內外輪廓或彎曲,在同等高度上耕作,此法可以防止犁溝在豪雨之後變成水溝而發生侵蝕。同時,在土地斜坡下面適當地方作條狀種草有助於分散水流和防止侵蝕溝的發生。有些農場已使用噴霧器或其他機械灌溉作物以代替可以沖走表土的犁溝灌溉法。進一步控制水源的方法是在山谷和山坡多建小水壩;同時,把石和樹枝投入侵蝕溝使之填平,最後可以長滿青草。

試圖在一處地區飼養太多動物(過度放牧)乃是破壞性土壤侵蝕的原因之一。控制動物不但在數目上,在動物的行動上也十分重要。牛有一種獨特的行動習性。倘若牛群需要行遠路飲水或在夜間返回牛欄,牠們通常排成單行前進,留下深印的足跡行列,在豪雨時變成水溝。因此,耕農們現時盡可能讓牛群在草原過夜。他們同時安排在較小的地方放牧,那裡有水可飲,以免牛在遠行時造成足跡路徑。

人也是需要控制的。在南非,冬天焚燒草原(減除扁蝨、害蟲等)的習俗由來已久。但此舉能削弱地面所覆的草以致造成侵蝕。現時除了特許之外,焚燒草原在南非已屬違法之舉。

備受「沙漠化」威脅的諸國已採取步驟遏止沙漠的侵入。沙地阿拉伯的民眾已種植了一千萬株檉柳、刺槐和有加利樹以保全荷夫附近的阿哈沙綠洲,使其不致逐漸變成沙漠。他們並且嘗試把石油化學的「膠」噴在沙漠上,使沙粒黏在一起以防其被風吹走。利比亞人從沙漠之下抽出所謂化石水,藉著美國發明的灌溉技術之助,在撒哈拉沙漠建設大規模的圓形耕地。中國人已在新疆的沙漠地區成功建設新草地、葡萄園和栽種棉花及其他作物。

以色列人重修古代拿巴提人在南地沙漠所建的集水系統,利用所集的水去灌溉果園中的杏樹和阿月渾子樹。在南地也使用滴水灌溉系統,用電腦校音裝置把小量的水直接滴在植物的根上。

可是在保護環境不受無可挽回的損害方面仍須面對許多障礙。聯合國在1977年籲請國際間「以人類歷史前所未見的規模」合作,這種合作有出現過嗎?在乃洛比召開的會議被政治上的反感和分裂所破壞。一位觀察家說:「在公開和祕密會議的場合竟有這麼多的政治攻擊和誇張以致使人感覺到最大的沙漠是在人類的頭腦之中。」

各政府的立法措施是不夠的,因為法律不能改變人的自私慾望。為了解決侵蝕和人類所面對的其他種種難題,一個全新的事物制度是必須的;應付難題和尋求進步的新方法基於一項偉大律法:「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只有這顆美麗行星的偉大創造者才能達成這項改變。只有他才能恢復在起初存在的自然力量的完全平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