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2 12/8 24-27頁
  • 住客對地球的摧殘變本加厲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住客對地球的摧殘變本加厲
  • 警醒!1982年
  • 相似資料
  • 土壤變成怎樣了?
    警醒!1987年
  • 使養分歸回土壤
    警醒!1976
  • 挽救有望?
    警醒!1996年
  • 上帝容許罪惡存在,但肆意作惡的是誰?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2年
《警》82 12/8 24-27頁

住客對地球的摧殘變本加厲

他們的補救方法不但弄巧成拙,而且造成災禍性的連鎖反應,使千百萬人成為犧牲者

拉結·嘉遜(Rachel Carson)所著的那本令人深受感動的書《寂靜的春天》成了普世各地的人開始關懷環境的轉捩點。她的書首先喚醒世界留意殺蟲劑的危險。但以一般而言,世界並不留意這件事,以致惡劣的情況繼續惡化。

害蟲毀壞農作物。為了殺滅害蟲,農夫們噴射殺蟲劑。數以百萬計的蟲類因此死去,但有少數具備天然免疫能力的仍然存活。牠們把免疫能力傳給後代,不久便產生一族超級昆蟲吞吃農作物。人類弄巧成拙,以致惡劣的情形變成每況愈下。

但事情不僅是人弄巧成拙而已。它觸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新的災禍和新的犧牲者。殺蟲劑殺滅了捕食害蟲的無辜昆蟲,雨水把毒素沖入地裡,損害了土壤中的細菌,水又把毒素帶到湖泊和海洋裡,消滅其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並使魚類受到染污。捕魚鳥吃下魚類之後孵不出卵。人吃了魚就連帶吃下殺蟲劑。毒素也從另一個食物連環進入人體——殺蟲劑附在草上,牛吃了草,毒素進入奶和肉裡,人喝奶吃肉便將毒素吸進體內。

殺蟲劑只是染污難題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僅是報章的標題就足以顯示染污已遍及全球。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覆述一些已受到廣泛報導的事實。今日有些人正愈來愈留意到當前的一些重大危機,那便是:表土的喪失。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絕跡,對別人關懷之心的喪失。請考慮一下這些難題。

表土在全球均陸續喪失,但我們且將注意集中在美國方面,因為這個國家被人稱為「維持世界饑民的產糧區」。美國每年有三百萬畝農地被鋪上水泥或瀝青,再度劃分或撥作工業區。每年另有四百萬畝農地因侵蝕而喪失。伊利諾州每年喪失一億八千一百萬噸表土——每產生一蒲式耳玉蜀黍便失去兩蒲式耳泥土。一百年前愛阿華州平均有十六吋表土;如今只有八吋。每秒鐘有十五噸表土流出密西西比河口。「愛阿華州的最佳表土,」農夫們說,「可以在墨西哥灣中尋見。」

留存的表土正受到損害。健康的土壤應該是充滿生物的——藻類、蠕蟲、昆蟲、細菌、黴菌、黴類、酵母菌、原生動物和其他微生物。土壤是活的生物的淵藪——據估計一茶匙溫帶土壤即含有五十億微生物——牠們使有機物腐爛而變成腐植土。腐植土十分重要。它是植物的養分,並且能防止泥土受侵蝕。

一位權威人士說:「隨著密集耕作[的開始],在一九七零年代初期,土壤喪失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商業肥料並不能代替腐植土。當硫酸銨被用作肥料時,硫酸鹽變成硫酸,把製造腐植土的泥土有機體殺滅了。殺蟲劑也殺滅土壤裡的生物。深耕方法把泥土中的有機體埋在牠們的天然棲息地——最上層的三吋土壤——之下數吋。鬆散的塵土同時受到風和水的侵蝕。硝酸肥料並非全部被植物所吸收,其中的半數濾入水裡流到湖中。肥料在水裡使藻類過度生長,藻類死去分解時耗盡水中的氧氣,以致魚類無法生存。這樣便造成了死的湖泊。

濫用土壤的後果影響十分久遠。可是,影響更加久遠的卻是植物和動物遺傳物質的喪失。

在以往二十年所培養的高產量糧食作物品種是從在野外生長了數千年的各品種發展而成的。野生植物有天然的抗病和抗蟲力量,可是人為的混合品種在損壞了的土壤中作密集耕種就要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作為保護了。在許多例子上,用來培育新混種的野生品種本身在原來地方絕跡,隨之絕跡的是世上最寶貴的物質,這些植物的生殖質。人若不能從野生植物獲得多種遺傳物質,便無法取得原料去發展新的混種去應付來自超級昆蟲、植物病、天氣和人口增加的新挑戰了。

人類的營養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來自三十種植物和七種動物。依靠這麼少的食物來源是危險的,尤以鑑於密集耕作和親族繁殖可能削弱品種對於害蟲、疾病和天氣變化的抵抗力為然。表明野生品種價值的例證之一是芥類植物。從芥類植物發展而來的有花椰菜、芽甘藍、球莖甘藍、無頭甘藍、捲心菜和椰菜花等。同時,從一種多年生的野生玉蜀黍類也有希望培育出多年生的高產量玉蜀黍品種而不需每年從種子重新生長。

植物或動物的品種一經絕跡,所含的遺傳因子群便永遠喪失了。這樣的情形正在普世發生。在以往的三四百年內已有二百種以上的動物絕跡。最近有八百多種瀕於危殆。動物和植物所受到的最大威脅便是失去棲息地。

熱帶森林每年喪失二千七百萬畝左右。地球的溫帶約有一百五十萬種細小動植物;熱帶森林卻含有三百萬種。這些細小動植物大大有助於發展新的藥物和新的食物來源。但是森林正在消失中,隨之而逝的是動植物的遺傳因子群。我們也許永不知道在菲律賓是否曾有一種無名植物可以醫治癌症或者在亞馬遜森林中有一種無名的菌類可以預防心臟病突發。除了核子戰爭之外,這也許是最惡劣的人造危機了。

不但如此:當熱帶森林蕩然無存時,雨水侵蝕已經稀薄的土壤,使之不能長期生長作物或養活牲畜。耕農和牧人遂移居別處而重演毀滅的循環。因此有人預測亞馬遜森林將會變成亞馬遜沙漠。更有甚焉的是:人放火焚燒森林時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中,使早已從工業噴出的巨量二氧化碳堆積得更多。自工業革命在一七零零年代末期開始以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已從百分之十五增至二十五。與日俱增的二氧化碳之幕可能使天氣發生改變;以致危及食物的生產和我們的生存。

環境專家諾文·梅耶士(Norman Meyers)對一個全球會議說:「在全球的五百萬物種中,到本世紀的末了很可能會至少失去一百萬種。我們現時已經每日失去一種,到一九八零年代末了可能每小時失去一種……物種和熱帶森林乃是二十世紀後期兩個無人理會的大問題。我們很難想像有兩個問題對人類具有更大的潛在意義,但卻更受到大眾和政治領袖們所忽視。」

不論世界的政治領袖們承認與否,他們另有其他更為重視的目標。據報美國總統雷根曾把環境法例稱為美國工業的掣肘。他的主要目標是少些法例,減少些執法,降低標準和減少懲罰。內政部祕書占姆士·瓦特(James Watt)已著手取消許多為了動植物、空氣、水、土壤和人而設的環境保護法例。其他國家也轉而把經濟訂為優先目標,環境則退居次位。

可是,聯合國環境計劃組在《世界環境情況年報》中聲稱先進國家為染污損害所付的代價不但是環境需要保護而已。報導同時指出一項新趨勢——工業染污所在地從先進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報告說日本便這樣行。同時,危害環境的美國工業現今正在墨西哥、巴西及其他發展中諸國出現。

這豈不是反映出對同胞的福利的嚴重漠視?對別人失去關懷?不愛鄰人而唯利是圖?把經濟利益置於人的利益之先?在罔顧別人方面,巴西的古巴提奧市是個例證。那裡的外資工業把城市染污得如此厲害,以致有四條河流死去。從海口附近所捕的魚都是因吸收了水銀而瞎眼或畸形的。那裡沒有雀鳥、沒有蝴蝶、沒有任何種類的昆蟲,下雨時所下的是酸性雨。不少嬰兒生來便是畸形或已死去,或者在出生一週之內就夭折。既然這類可怕的染污不容在先進國家中發生,古巴提奧一間鋼鐵廠的董事長漠不關心地說,「鑄造鋼鐵是較適合第三世界的一項活動。」

我們需要回復以往的價值觀念。愛鄰人才是唯一切合實際的途徑。關心環境乃是為了我們的生存。可是,許多時在危機未為人所見之前,環境已經飽受損害了。甚至在危機出現之後,損害仍然繼續下去。生物之網是密切交織的。危害少數便是危害多數。首先受害的是少數蝴蝶,然後便是我們。最後一切都受到牽連。

羅曼·加利(Romain Gary)問道:「我們真的需要繼續說沒有人是個孤島嗎?我們還需有多少警告?還需有多少證據和統計?我們還需要見到多少死亡,多少美景消失,在悲慘的動物園裡見到多少『最後的樣本』呢?……我們的心若不發言便是無動於中……我們使博物館擺滿藝術品,為了美而耗費億萬金錢,但卻讓一切生物的榮美被人肆意摧殘,這簡直是荒謬之至。」——《消失中的物種》一書的序文。

然而,最重要的問題是,地球的擁有者對於人肆意染污他所造的地球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第24頁的精選語句]

「美國愛阿華州的最佳表土可以在墨西哥灣內尋見」

[第26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還需要見到多少死亡、多少美景消失,在悲慘的動物園裡見到多少『最後的樣本』呢?」

[第27頁的精選語句]

熱帶森林每年大約喪失二千七百萬畝

[第25頁的圖片]

來自芥類植物

花椰菜

芽甘藍

球莖甘藍

無頭甘藍

捲心菜

椰菜花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