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間怎樣了?
「你熱愛生命嗎?」富蘭克林在多年之前這樣問。「那末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活的要素。」
現代男女們不得不答道:「浪費時間?我正發覺時間太少哩。我整天活在分秒必爭中!」這也是你的感想嗎?
你是終日離家出外工作的幾億人中之一嗎?這是男子慣常的情況。但美國目前有孩子上學的母親出外工作的佔半數以上。自1950年以來,普世從事「經濟活動」的婦女數目將近加倍,這六億職業婦女代表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她們工作完畢之後回家時,她們不再像以前一樣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履行素常的家庭責任,更不用說享受餘暇了。
也許你只是一位家庭主婦。這是否意味到你沒有工作呢?絕不然!據說你每年在家中所擔任的廚師、營養學家、購物專員、裝飾家、看護、管家等職務的價值相當於數千美元。你給予丈夫和兒女的愛與關懷也不能用任何數量的金錢來替代。可是,大多數家庭主婦也像其他的人一樣發覺自己的時間愈來愈少,例如缺乏個人閱讀或僅是獨處的時間。原因何在?時間究竟去了那裡?
頗有趣地,擁有更多物質東西竟然成了一個重大因素。怎會如此呢?
不論你買入一套新的電視機或一間新屋,你付出的不但是金錢,而且是時間。對許多人說來,照顧物質東西所需的時間乃是他們絕不察覺的「無形代價」。但除此之外還要在多方面付出代價。
賺錢需要時間
當你為雇主工作時,通常是一日工作若干小時以賺取薪金,那便是把時間換取金錢。大多數物質東西是要用金錢買來的,因此你想擁有的東西愈多,就愈要多賺點錢。
你若誠心想用多點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但為了賺錢而要從中剋扣許多小時來從事悠長、艱辛的工作,就應該自問一下:『這些物質東西是值得博取的嗎?它們真是必需的嗎?』
有些人正在改弦易轍,我們會在下文再提,現在首先衡量一下其他的無形代價。
花錢需要時間
許多家庭主婦每星期花了不少時間在超級市場把那些令人眼花繚亂,一律自稱「價廉物美!」的各種大小、形狀的包裝貨品互相比較。要決定那一樣真是價廉物美需要時間。當購買家庭用具或家庭陳設品時,必須以多日的部分時間來比較牌子才能決定取捨。
有什麼方法可以節省這種無形的代價呢?胡亂花錢購物不是解決方法,但購買用品的時間卻可以節省。方法如何?可以列出購物單。不少家庭主婦發覺,先行計劃來週的餐單可以節省多次往返街市的時間。同時,特價貨品雖有隨時可供利用的方便,她們卻學懂了只買必需物品而不願花許多時間去找尋廣告主想要推銷的東西。
當購買較重大的物品時,你也許可以參考一位青年主婦的例證而獲益,她說:「我曾告訴丈夫說要買一個電煎鍋,兩週之後他不明白為什麼我還未去買。我不願花時間在市場觀察,而是把這件事記在心中。當我去商店購買其他東西時,時常隨便看看煎鍋。最後,過了一個月,我進入一間雜貨店購物時看見一個煎鍋!這個煎鍋正合我心意,而且價錢比其他商店平一半。」這是耐心的獎賞,而她也不必特別花費時間。
請考慮一下為擁有物質東西而付出的另一種無形代價:
你擁有的東西需要維修
當然,你需要地方居住。怎樣的地方呢?你的房子若是租賃的,若干維修問題就落在業主身上。你自己若是業主便要付出時間和金錢來修理了。
可是,經過較量之後,不少家庭斷定,在長遠計劃上,自置房產比繼續租用更合乎經濟原則。但不要自欺地認為你所需付出的僅是以樓價抵租金,過了若干時候就償清了。作為業主,你必須繳付物業稅,這是還清樓價之後還要長期繳交的。大多數住宅每三年或五年就要粉飾一次。每十五年要換一次屋頂。爐灶要經常清潔,白蟻必須撲滅,下水道的難題也不是稀罕的。但這僅是開始而已。大多數業主承認,他們的物業不時需要他們付出時間和金錢。
但是,雖有這麼多問題需要考慮,你還是認為以自置房屋為佳。多大的房屋呢?你若真的希望有多點時間去從事目前不時要減省的活動,這就值得考慮了。你若只為了向人炫耀而遷入較大的房屋,你便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不但要付出樓價,而且需要時間和保持房子清潔及良好狀態。不少父母發覺到,孩子們一經長大,就不再需要這麼大的房屋。他們於是遷入較簡樸的住處,這樣可以少做點家務,少些維修工作,並且有多點時間從事其他活動。
另一項時常被忽略的因素是:
使用買來的物品需要時間
也許你正在考慮購買新電視機。在美國,除了進食之外,看電視就是最大的餘暇活動,這項活動佔了百分之45的工餘時間。這不僅是別人的難題而已,你也許感到自己看電視的時間已經太多,但很少人察覺到自己究竟用了多少時間看電視,除非他們作出個人記錄。試試這樣行吧。
你若像許多人一樣想多得些空閒時間,也許最好從電視開始,僅是拔去開關掣就可每星期多出20小時或以上可以從事其他活動——這些餘時可能等於你工作時間的一半!
目前,美國大多數人都不願過沒有電視機的生活,這從家庭電視機(百分之98)多於屋內水管裝置一事可以見之。可是有多項簡單方法可以控制電視和減少它對你家庭的影響。不少家庭發現,預先查閱來週電視節目和決定全家觀看的節目很有幫助。堅守所作的決定可以使各人有更多時間去從事其他活動。
當然,同一原則也可應用在其他東西之上。使用物品需要時間。因此在購買之前要考慮你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在新的東西之上以決定它是否值得購買。所需的時間從何而來?你真的想這樣使用時間嗎?
不要忘記,正如富蘭克林所說,時間是『構成生活的要素。』人若把自己的所有時間去換取金錢而日夜工作,他的生活質素就很貧乏了。他若讓物質東西奪去太多時間,他便會變成淺薄,他與別人的關係和對屬靈價值的體會都會受到損害。另一方面,他若堅決地撥出時間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他的生活便會有更深刻的意義,他的快樂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