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12/8 24-28頁
  • 「撒但奴隸」找到新主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撒但奴隸」找到新主人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痛改前非
  • 「蘇蘇基」的自白
  • 「水晶」的經驗
  • 巴巴拉改變生活
  • 後來怎樣?
  • 判若兩人——聖經發揮力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幫派真相知多少
    警醒!1998年
  • 「我這是在自掘墳墓啊!」
    聖經真理改變人的一生
  • 我真的不想死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公眾版)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2/8 24-28頁

「撒但奴隸」找到新主人

你和語調溫柔的東尼·班魯特談話時,很難想像這位態度溫文、常帶微笑的男子曾是個電單車黨的首領。東尼曾經從事打鬥、搶劫和運毒,他有15年的警方記錄,在獄中度過不少時候,現時仍處於緩刑監視之下,直至1983年為止。

當然,現在的東尼在性格上已和多年前截然不同。他以前的三位電單車黨員亦已改過自新。他們曾經一度憤世嫉俗,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對當前沒有自信,對將來沒有希望。但他們已改弦易轍了,他們找到了新的朋友和新的生活。

他們的故事追溯到1950年代。東尼(他的綽號是「魯哥」[「狂人」])大約15歲,那時有一群稱為「帕楚高」的街上匪黨的活動從美國西南部一帶蔓延至加州南方邊境附近的墨西哥小鎮大灣拿,東尼和他的弟弟路狄就住在那裡。

這些匪黨把多個市鎮劃分為佔領地盤,以棍、棒和鐵鍊作為武器。黨員在手背近拇指處刺花以表示門派。黨中的女孩子則把小刀和刀片藏在髮中攜帶。東尼說:「我在十餘歲時已是帕楚高黨員,我們的黨幫由25人左右構成。」

東尼在美國出生。他沒有應徵入伍,反而自動加入海軍,因為他說:「我深染毒癖。」他繼續說:「我因偷運和販賣大麻被捕,海軍當局判我在夏威夷艦上坐牢一年。期滿出獄後返國墨西哥,隨即加入電單車黨。我在聖地牙哥爆竊一間辦公室,偷取多張支票,偽冒簽名兌了現金。數年之後為此而被捕,在獄中度過一年。由於在緩刑監視之下,每月要攤還一部分贓款,現時尚欠385美元。

「我在獄中結識了地獄天使電單車黨徒,於是決定重組一個名為「撒但奴隸」的幫會,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立,後來在墨西哥的大灣拿開設分會。我們以犯罪為生。我們的座右銘是:『飛車亡命。』我們進出監獄多次。我在臂上受過刺戳、右腳受過槍傷、頭部曾被鐵棍擊破、三次遭遇大車禍——每次都因吸毒過量。我們以多項罪名被檢控,從偷運海洛英至謀殺不遂不等,但有時卻能藉金錢和律師之助而洗脫罪名。路狄和其他黨徒都曾因販賣海洛英而服刑。

「當時,我們把不少時間和金錢花在養兔農場上,養兔場遠離警察耳目,從幹線道路駕車約1小時,進入大灣拿東南山區便是它的所在,黨徒在風聲不妙時就來農場工作數月,然後再出去活動。來過農場的人不少在後來被捕入獄——或在美國、或在墨西哥。

「我們身穿皮衣、頭戴德國鋼盔,攜帶刀和手槍,在背心的背面寫著會名。我們的袖口是皮製的,鑲著金屬絞釘,因此可以用臂擋開刀子。」

痛改前非

「有一次我在大灣拿探訪一位想加入我們幫會的青年美國公民,請他助我向美國一位商人收錢。那位青年不在家。我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可是他的父親佛蘭西斯哥·杜拉素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他對我談及耶和華。(詩篇83:18)我初次聽到上帝的名和獲知關於上帝所應許的新規制。離去之後我遇見兩位朋友,於是我們越境去解決難題。我們受到警察干涉,以兇器襲人的罪名被拘。控訴結束後,我開始想道:『我入獄的次數實在太頻常了。佛蘭西斯哥的話也許有點道理。』

「我一回到墨西哥就去探訪他。他告訴我許多事情:聖經是怎樣寫下的,它表明我們正接近這個事物制度的終結,上帝快將採取行動去消除地上的苦難。他的話聽來很有理,於是當他問我是否願意和他一起研究聖經時,我答應了。我們當日就開始研讀《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

「不久,我把所學的知識告訴朋友們。有些人接納,有些人拒絕。那時我的弟弟路狄(人們叫他『蘇蘇基』[Susuky])住在美國加州的安辛納提,我去告訴他——耶和華是上帝,大改變行將發生。

「回到大灣拿時見證人勸告我們要除去舊的品格。我們研讀聖經數月之後,路狄決定痛改前非。他返回安辛納提,找到一份職業,並計劃受浸。我等待稍久,可是有一天我意識到我不能永遠拖延下去,遲遲不開始事奉上帝。於是我毅然摒除不良的交往,前往安辛納提,再研讀聖經兩個月之後就找到一份駕駛貨車的職業。在此之前我做工從未超過10個月。」

東尼在1978年洛杉磯的區務大會受浸之日說:「我如今是個快樂的人。不必再憂慮什麼,政府已不監視我。我不必每天帶刀出外,手槍不再有用,我已找到較好的人與之交往,他們是誠實、不說謊話的。現在我決心事奉耶和華和教導別人認識他。」

「蘇蘇基」的自白

東尼的弟弟路狄(綽號「蘇蘇基」)敘述改弦易轍對他有什麼意義。他說:

「我和東尼一起作電單車黨徒約有11年之久。我因推銷海洛英被捕,在加州的第加卓比被判入獄4年。

「自1960年代嬉皮士運動流行以來我已對聖經感覺興趣,我在身旁常帶著聖經,放在電單車上已經多年。我慣於朗聲誦讀,知道其中的話很有意思,但卻無法了解。

「後來東尼告訴我上帝的名字是什麼以及他在大灣拿初次從佛蘭西斯哥學到的聖經知識,我們日以繼夜地談論聖經,我在那週便開始研究聖經。研讀了數月之後,我被不良的交往所困擾。我在星期日參加聚會時感到不安,在週中仍然『買醉』或做出一些與所學得的聖經知識相違的事。

「當我和兒子阿拉美斯回到安辛納提時,我找到一份焊接技工的職業。我的生活一片凌亂,但見證人予我幫助。我開始改變服飾,和見證人交往,一同聚餐,參加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日的聚會,逐戶向人宣講上帝的王國和聖經對他們生活的益處。

「東尼愛好真理,但擺脫不開舊的事物。我們曾把資金和勞力投入養兔場上,可是我告訴他:『結束了它吧。耶和華的旨意不僅是要我們參加星期日的聚會而已。他的旨意是要我們和弟兄交往,……天天和弟兄交談。』後來有一天,當他患了肺炎而正在療養時,他說:『你猜我會怎樣?我一康復就收拾東西離開農場,從此把它忘卻了。』我很高興看見他這樣行,因為那裡曾有很多不良的交往。

「聖經對我們造益很大。它曾幫助我和兒子以及周遭的人。我的態度改變了,人也改變了,各事也都改變了。我們感謝耶和華讓我們聽見他的道;我們祈求他幫助我們繼續按照他的道而生活。」

「水晶」的經驗

電單車黨的後座女郎們又如何?其中二人已接納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而在生活上作出極大的改變。

凱絲琳·加倫(綽號「水晶」)敘述她的故事說:

「我出生於紐約市,七歲時父親撇下了我們,我變得非常桀驁不馴,我和母親同住。我們十分隔膜,彼此的意見全無溝通。我不喜歡學校。13歲時離家,在紐約街頭流浪了兩年,找尋朋友或任何東西。晚上睡在梯間,捱饑抵餓,受人毆打,日子過得很苦。兩年之後,我終於返回家裡,試圖與母親相處下去。她受不了我在警察、學校等方面所惹起的麻煩。在我未滿15歲之前,她送我往拉斯維加斯和父親同住。

「我無法和父親、後母和她的女兒們合得來。我似乎無處可以安居,於是決定自殺了之。我小心地計劃,當父親在進晚膳時我告訴他要回房休息。我進入睡房一口氣吞下55粒藥丸,這是不久之前我折斷鎖骨時所配的藥方。可是,我那個5歲大的異母妹妹發現我躺在地板上,那時我已躺下幾小時了。

「我在醫院裡昏迷了三天半,我一心以為自己死了,睜開眼時不知身處在何方。我看見父親、後母、兄弟、以及從紐約飛抵此間的姨母,我想道:『啊,不好了!我自殺是要躲避他們,現在他們也來了!』

「可是,我又看見機器、鼻子裡插著的管和醫院病房裡的東西。我知道自殺不成,遂狂性大發、拳打護士,醫院中人於是把我關在精神病房裡數週。初時由於我的狂暴,以致雙腿、腹部和雙臂都要反縛著。過了一週我平靜下來,他們把我鬆綁。精神科醫生說人想自了生命不是正常的事,我告訴他,我其實因為缺乏愛和今生無望才出此下策。

「我告訴父親,醫院的窗是沒有鐵欄的,他若不領我出去,我自己也會逃出去。他領了我出去,問我想要怎樣,我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似乎到處都不適合。他說我若不喜歡他家,可以另尋其他地方,現在我真正感到無處容身和無人依靠。

「一位朋友的兄弟說:『電單車黨徒要去大灣拿,也許他們能載你前去。』於是我去問他們可否載我去加州這麼遠。東尼說我若想去大灣拿,可以留下來在一起。

「我和東尼、路狄過了七年的流浪生活。我通常在東尼的『後面』,無論是坐在電單車上、去任何地方或坐下時,我都在他後面,以免有人從背後向他襲擊。

「我絕沒有想到生活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因為有一天東尼來問我:『你知道耶和華是聖經所說的上帝嗎?』我說:『不,』他於是將所學得的知識告訴我。我一生都在找尋一位真正的朋友。我意識到耶和華就是這位朋友。我於是戒絕了大麻和苟且行為,可是憤世嫉俗的仇恨思想卻要頗長時間才能克服。藉著耶和華的幫助,經過一段時期之後,我能夠改過自新而革除了仇恨的思想。

「你很難了解到聖經使我的生活產生了多大的改變。聖經說上帝聖靈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溫柔、節制。』我衷心感謝耶和華,因他的靈在我身上起了很大作用。」——加拉太書5:22,23。

巴巴拉改變生活

巴巴拉·班魯特是這群人中的第四位成員,她初次和其他成員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要看看聚會的情形如何。「我們穿著騎電單車的皮衣,」她說,「但在聚會之後各人都上前來圍著我們,對我們微笑打招呼。他們說:『你好嗎?』他們聚集起來好像個大家庭,使我真正感到溫暖。在他們當中洋溢著愛心。在我去過的任何教會中,這種景象是從未見過的。」

巴巴拉說她一生都聽見人們不斷彼此相爭,但她在童年已渴望世上有個地方可去,「在那裡沒有鬥爭,大家像兄弟姊妹般和睦共處。」她說:「當見證人向我指出聖經說這種情況的確行將實現時,我希望學習多一點。」

你若了解巴巴拉的背境,便會明白為什麼這件事對她有莫大的意義。她解釋說:「我5歲時父母就離了婚。母親要每天工作16小時去維持4個兒女的生活。她把我們寄養在一個極其嚴厲的安息日會婦人家裡4年,這個婦人誠懇地說我們是罪人,而罪人是要在地獄裡焚燒的。這些話在一個蒙昧無知的孩子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一向認為上帝是愛每個人的,他怎會用地獄去燒人。我還記得想過,我若是個罪人,就必然無法逃避,我便永遠不能得救了。我於是隨波逐流,絕沒有想到自己有改邪歸正的希望,我看不出周遭有任何人過著我所渴望過的生活。我不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婦,整天大聲喝罵孩子,但是我卻結過兩次婚。我的第二任丈夫被判下獄,甚至在我探獄之日,他也在四顧無人時將我毆打,我終於受夠了。後來我認識已久的路狄勸我與他同居。於是我便加入了他的幫會。

「我們通常在大灣拿來來往往,盡量製造麻煩和威脅居民。我已成為亡命之徒,時常吸毒以求刺激。

「聖經為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它能改變人的品格。聖經說:『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並且要『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22-24)它告訴我們怎樣過正當的生活,怎樣教養兒女和怎樣對待丈夫或妻子。它曾教導我怎樣教養我的女兒以及怎樣耐心地和她相處。我試圖幫助她了解到向善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耶和華上帝。她所作的事不是由於我的吩咐而是由於聖經的吩咐。

「得以認識真理和以真理教養孩子的確是莫大的福分。」

後來怎樣?

這幾位過往的幫會成員不再以「撒但奴隸」自誇了,反之他們喜樂地成為上帝的僕人。他們後來又怎樣呢?

東尼和巴巴拉結了婚。路狄和「水晶」另與其他見證人婚配。他們聲稱獲得了極大的裨益,兒女也從他們的新生活方式獲益。路狄與內華達州傑恩監獄的囚犯們以及一位公路巡邏警員研究聖經。「水晶」說:「若不是耶和華照顧我們,我真不知道自己會變成怎樣了。」路狄表達心意說:「我們已經見過這個世界,絕不打算再回到其中。」

我們祈望這幾位和其他一切渴望過敬虔生活的人都努力不懈地繼續如此行。

[第24頁的圖片]

東尼

路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