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結婚而同居
「未經結婚而同居的最大優點是,雙方仍有長時間去尋求互相了解,知道倘若改變心意,在數月或數年之後發覺彼此並不相投,就不必作最終的誓約,」一位21歲的大學女生這樣說。
愈來愈多人同意她的說法。她說的有理嗎?這種作法是否比結婚為佳?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如此行?
顯著的增加
未經結婚而同居,那便是,不在證人面前作出誓約和合法註冊的人數目正在顯著增加。美國在七年來已增加了百分之百。在日本,未曾合法結婚便作母親的人數在五年內已增加了一倍有奇。
在瑞典,未婚同居的人數從1950年代至1970年代增加了百分之35。在巴西,過著這樣生活的人從1970年的二百萬增至現時接近四百萬。
顯然,世人對婚姻的態度已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原因何在?
何以這樣流行?
理由不少,其中之一是離婚數目增加表明許多婚姻生活是痛苦的經驗。不少人從悲慘的婚姻生活逃出來,感到精疲力竭而不願重蹈覆轍。
合法墮胎和避孕方法有效使這樣的生活方式在許多地方流行起來。同時,社會對於人們生活方式的寬容也使人更易採取同居方式。有時在經濟上也有若干裨益,例如賦稅法律有利於獨身人士。
內在的影響對這種生活方式也有關係。今日不少婦女害怕受男子支配,她們害怕被誓約拘束至埋沒自己個性的地步。同時,今日婦女地位日益和男性平等,不少婦女關心職業過於生兒育女。她們並且擔心遇人不淑。
有些人背叛父母或反抗嚴格的道德標準。有些人對性方面尋求變換而不須負責。有些人把同居視為調劑寂寞的方法。在心理方面,有人認為同居「分手」比婚姻破裂較少個人失敗感。更有人誠懇地認為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可使雙方更加彼此關懷。
可是,未經結婚而同居是否時常都可獲致預期的滿足和快樂呢?一般地說來,這種生活方式是否比婚姻生活更好呢?請仔細衡量一位婦人的經驗,這種經驗在選擇同居生活的人當中並不罕見。
[第24頁的附欄]
美國不結婚而同居的人數7年來增加了100%
巴西不結婚而同居的人數10年來增加了100%
瑞典不結婚而同居的人數20年來增加了35%
日本不結婚的母親數目5年來增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