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1/8 22-24頁
  • 恐怖分子為了什麼而戰?一個較好的世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恐怖分子為了什麼而戰?一個較好的世界?
  • 警醒!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恐怖主義是什麼?
  • 什麼人參與其事?為什麼?
  • 人怎樣入彀?
  • 為較好的世界而戰?
  • 「我只是去郵局拿信而已」
    警醒!2011年
  • 恐怖行為的種子怎樣撒下
    警醒!1984年
  • 恐怖主義換新裝
    警醒!2001年
  • 面對恐怖主義的威脅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8 22-24頁

恐怖分子為了什麼而戰?一個較好的世界?

普世各地也許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個團體目前正依靠暴力來追求他們所希望的較好世界。對於他們的稱謂——自由戰士抑或恐怖分子——也許有些人懷有不同意見,但很少人會對於他們變成日益活躍一事表示異議。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報導恐怖分子的活動正在增加中。例如該報聲稱,在一九七九年,世界各地發生過三千宗以上與恐怖分子有關的事件,例如政治綁架、暗殺、劫機、炸彈案和武裝襲擊等。該報繼續說,「負責應付這些事件的人看不出有什麼消弭的跡象。」

恐怖主義是什麼?

一本字典為「恐怖主義」所下的定義是「以有組織的非法暴力行動企圖推翻政府。」但有些人辯稱,為了推翻暴虐的政府而採取「暴力行動」是合理的,因此並不是非法。他們也許指出若干國家,包括今日幾個最強大的國家在內,是由於人民起來反叛他們認為專制或令人不滿的政府而建立的。

因此,正如專欄作家尼爾遜(Walter Nelson)承認,「要斷定誰是恐怖分子或誰是國家解放運動成員是一件難事。」可是,即使他們的稱謂不同,或者目標各異,這些群體均有一個共通之點。正如英國作家多卜生(Christopher Dobson)指出,「他們都唾棄他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而希望將其摧毀,」並且相信「暴力是造成一個較好世界的必需手段。」

既然這個世界已經歷過千百次流血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這些恐怖團體大可以說:『既然列強在以往和現今為了追求一個較好的世界而從事大規模的暴力行動,我們憑藉暴力去追求同一的東西又有什麼不對呢?』

什麼人參與其事?為什麼?

青年人很易成為理想主義者。他們通常對於不平頗為敏感。他們同時找尋一項「目標」,作為一生的方向或目的。他們會問,有什麼比為了消除不平和追求一個較好世界而戰更有價值呢?

「左派恐怖主義分子大多數是受過優良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尼爾遜評論說。羅馬大學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研究赤旅游擊隊時發現其中大多數人出身於富裕及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是在學的大學生或專攻社會科學的大學畢業生。

當然,正如《恐怖分子》一書指出,「認為所有恐怖分子都是懷持理想動機而戰的知識分子是不對的。」有些新加入者是被蔑視常規、驚險刺激的行動所吸引;此外他們也受到易得的錢財、大量麻醉品供應和放蕩不羈的生活所吸引。

人怎樣入彀?

上述由多卜生和潘因(R. Payne)合著的書回答這個問題說:「這些人並不是主動上前申請的,反之他們是由於結識了一些對現代世界情況表示憂慮和已經選擇以暴力解決難題的人而逐漸入彀的。」

可是,那些「已經選擇以暴力解決難題」的人未必一開始就想到要使用暴力。美國專欄女作家施蒂玲(Claire Sterling)對「恐怖分子團體」作過一番研究之後聲稱,他們「所有人起初都出自一些並非主張暴力,但卻在政治、經濟、宗教或種族方面有所不滿的團體。」

青年人結識一些像他們一樣「在政治、經濟、宗教或種族方面有所不滿」的人絕不是難事。他們很易受這類人所影響,尤以離家在外居住的人為然。他們可能在「擴張頭腦」的麻醉藥影響之下接觸到在今日許多大學中十分流行的各種抗議運動而逐漸入彀。

人一經被介紹加入恐怖團體而受到接納,要退出是極端困難的。據一名被俘的德國恐怖分子聲稱,希望退出的人所面臨的困難與戰場上的兵士突然發覺自己支持了錯誤的一方時的進退兩難無異。他只好繼續作戰以免為敵人所殺,若退後就會有被視為賣國者而被同志所殺之虞。

為較好的世界而戰?

若要建立一個真正較好的世界就必須能夠建立一個真正較好的政府。誠然,有些恐怖團體持有確定的主張,認為應該以什麼取代他們所要摧毀的制度。其他團體則在這方面沒有任何主張,縱使有也十分模糊不清。可是他們希望最低限度恐怖行為會吸引大眾留意他們的目標。

可是,一個團體若未能達到所懷的理想目標或獲得廣泛的支持,就可能灰心而放棄理想。理想既已動搖,遺下的真空很快就被憤怒和不滿所取代。這些人也許會藉暴力來泄憤。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團體正好符合日本一位警官兼心理學家所說:「看來今日赤軍成員視為重要的……乃是暴力本身;他們為了醜惡的暴力本身而行暴。」

以殘酷暴力為特色的恐怖主義已困擾意大利多年。有些人認為意大利政府的不穩——自一九四五年以來平均每九個月即有一個新政府——所造成的飄搖和不安之感助長了「恐怖分子的活動」。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為政府曾被所有民眾——有時甚至不為大多數人——視為完全公平的理想政府,在所有細節上均令人滿意。但是一個真正較好的世界必須有這樣的政府才行。

因此,所謂自由戰士和恐怖分子,不論他們主張什麼,或甚至誠懇地相信什麼,其實都不是真正為一個較好的世界而戰。充其量他們所能做得到的只是以一個不完美的政府代替,另一個不完美的政府,而且長遠說來,也許後者像前者一樣令人不滿。

可是,今日有些人的確為一個較好的世界而戰,但卻並非憑藉暴力。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以前是恐怖分子和自由戰士。下文是一位德國青年闡述他如何為一個較好的世界而戰,但後來卻改變了戰鬥的方法。

[第23頁的附欄]

近年發生的多宗駭人事件

過去兩年來,恐怖分子所造成的傷亡人數繼續攀升。以下是一部分事件:

1980年

39人被殺於危地馬拉西班牙大使館脅持人質的事件中

尼加拉瓜前任總統蘇慕沙在巴拉圭被暗殺

西德慕尼黑十月節的炸彈案中有13人喪生,215人受傷

意大利波隆那的火車站炸彈案中有84人喪生,160人受傷

巴黎炸彈事件中有4人喪生,9人受傷

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炸彈事件中有18人受傷

意大利反恐怖分子領袖加維利治將軍被暗殺

1981年

美國語言學家比特曼在哥倫比亞被人綁架殺害

北愛爾蘭前任國會發言人史特朗治及其子被殺

巴基斯坦外交官在劫機事件中被殺

美國總統雷根被人行刺

菲律賓大教堂手榴彈案中有13人喪生,177人受傷

德國赫辛州經濟部長克里被暗殺

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被人行刺

三名天主教修女在薩爾瓦多被殺

74名伊朗執政黨員在總部集會中被炸死

法國大使在黎巴嫩被暗殺

西德美軍基地炸彈案中20人受傷

20人在黎巴嫩貝魯特被炸死

巴黎土耳其大使館有60名人質被脅持15小時

黎巴嫩貝魯特的另一炸彈案中至少有50人喪生,受傷人數超過250

伊朗總統拉查爾和總理巴漢南被炸死

埃及總統沙達特被暗殺

比利時猶太教會堂炸彈案中有兩人喪生,99人受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