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君主政體
在英國王儲大婚之前不久,專欄作家麥格列治(Malcolm Muggeridge)寫道,「在這多難和多變的時代,只有預言家、馬克思信徒與耶和華見證人敢預言查理士王儲和戴安娜王妃是否有一天會實際登基成為英國的國王與王后。」
當然,麥格列治先生弄錯了,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提出這樣的預言。可是,耶和華見證人的確說,即使查理士登上英王寶座,他的統治也會是短暫的。
原因何在?並非因為王儲有什麼不妥,也不是因為英國很可能會發生一場共和革命。不,原因較此深遠得多。
聖經預言表明英國的君主政體以及其他一切政權不久便會被一個好得多的君主政體取而代之——這個政體有能力執行各種迫切需要的計劃,這些計劃是查理士王儲本人所必然贊成的。不錯,王儲的言論表明他所渴望的東西與耶穌基督治下將臨的世界王國的目標不謀而合。以下是三個例證:
I. 公義的判斷
「有許多人從外表判斷別人。」查理士王儲不久之前在參觀精神病院時評論說。「但你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人的外貌往往並不代表內心。」王儲希望避免膚淺的判斷固然值得稱讚,但世上有任何人真正具有足夠的辨識力去這樣行嗎?正如上帝向撒母耳先知指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耶和華把這種能力賜給他的兒子。因此耶穌可以說:「你們是以外貌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就是判斷人,我的判斷也是真的,因為不是我獨自在這裡,還有差我來的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8:15,16。
耶穌在第一世紀奉差來到地上時雖不是作審判官,他在上帝將臨的王國治下卻無疑會作耶和華所任命的審判官。關於屆時的情形,以賽亞先知預言說:「他……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卻要……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以賽亞書11:3,4)這是個多麼令人欣慰的前途!
II. 金規
「我所依循的唯一座右銘是,」王儲在參觀一間工廠時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我力求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我希望憑此我可以合理地做對的事。」
查理士王儲的確持有最佳的座右銘。也許你知道這是引自登山寶訓的,耶穌在這個演講中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馬太福音7:12。
既然如此,在實行這項「座右銘」方面,誰能勝過耶穌本人呢?他的一生豈不是用在對人行善之上嗎?難怪聖經稱他為「好牧人」,他最終「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11)耶穌曾多次證明他立心要造福人類。
III. 終止仇恨的時候近了
「世上有這麼多的偏執,實在已達到驚人程度。恐懼……無知……不論背後的理由是什麼,都是個大悲劇。但最後我們大家還是要相處下去的,否則前途會變成怎樣呢?」王儲在這裡談及英國社會的一個嚴重難題,但他的評論對今日世上大多數地方一樣適用。查理士王儲不喜歡種族仇恨,他個人在善待各種族的人方面堪作模範。可是,查理士王儲或任何屬人的統治者能做些什麼去改變根深蒂固的偏見呢?大多數人都知道很難。
可是,上帝的王國卻截然不同。聖經對我們提出保證,上帝的王國會使人類久已憧憬的四海一家理想實現。上帝的王國不像世上的人為政府,它會按照使徒彼得所體會的原則行事。彼得說:「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難怪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得過來,是從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來的,他們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說:『願救恩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給羔羊。』」(啟示錄7:9,10,《新譯》)不錯,約翰所看見的是在上帝王國治下生活的人,他們沒有國家和種族的藩籬。他們團結一致地事奉上帝,正如耶和華見證人甚至在現今已在世界各地所行一般。
你的決定
世上君主政體的代表,例如查理士王儲,的美德使許多人覺其可親。可是他們的美德與耶穌基督的美德比較便大為遜色了。耶穌乃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耶和華]的像。」(歌羅西書1:15)的確,作為這個地球的統治者,有任何人能勝過基督嗎?絕沒有!
可是我們怎麼知道上帝的王國會真的統治地球而不是像許多人所相信一般僅是一種模糊的心態呢?最重要的是,有什麼證據表明這個王國行將開始統治,無疑在大多數地上君王仍然在世的時候就如此行呢?下一篇文章會解答這些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