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10/8 8-12頁
  • 自然界的萬物恢復協調一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自然界的萬物恢復協調一致
  • 警醒!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事情由誰負責?
  • 不是設計成這樣的
  • 當時的情況
  • 祕訣
  • 並非設計成從事殘殺
  • 誰統治這個世界?
  • 萬物復興
  • 動物
    警醒!2015年
  • 上帝愛護動物嗎?
    警醒!2011年
  • 動物會上天堂嗎?
    聖經問答
  • 吃肉是不對的嗎?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0/8 8-12頁

自然界的萬物恢復協調一致

儘管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自然界中的設計需要一位智慧的設計者,許多人卻不信有上帝存在。他們認為在地上這麼流行的暴力、殘殺和罪惡不可能是一位仁愛的上帝所設計的。

可是,倘若上帝並沒有設計暴力和殘殺又如何?人類當中的種種罪惡若不是由上帝所促成的又如何?相反地,倘若他對這些事情深惡痛絕,並且應許在他指定的時候終止一切罪惡又如何?

事情由誰負責?

工廠也許製造一把刀作切菜之用。倘若有人用這把刀去殺人,誰應該負責呢?怪責製刀的廠商嗎?不,濫用刀的人應該肩負罪責。

人類的手被人奇妙地用來做出許多建設性的工作。人手可以建屋、植樹、拾起細針、溫柔地撫抱嬰兒。可是,倘若有人用雙手去勒死別人,我們能指責手的設計不妥當嗎?不,應該怪責的不是手的設計者而是手的擁有者。

倘若建築家建造一間漂亮的房屋給人居住,但住客卻毀壞了房屋,不對的是誰?你會指責建築家犯罪嗎?不,你會認為毀壞者應該對罪行負責。當然,你不會因為住客犯罪就否認有建築家存在。

怪責無辜者是既不合理也不公平的。怪責人體的某些部分或器官同樣地不合理,因為上帝設計它們是為了善良的目的,只不過現時被人撥作不同的用途而已。

我們從聖經清楚讀到上帝對地上人類和萬物所定的旨意,以及今日情形何以這麼混亂。此外,聖經告訴我們,自然界的萬物怎樣不久便會恢復完全的和平與協調一致。

不是設計成這樣的

人類和動物的行為一向都是像現時這樣的嗎?人和動物一向都是彼此傷害與殘殺的嗎?他們是設計成這樣行的嗎?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絕不然!

事實上,上帝是否這個現行事物制度的統治者?他是否引導各國去鉤心鬥角?再次,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是:不,絕不然!

那末,遠古的情形是怎樣的?何以現在的情形變成這樣?這個世界其實受誰所統治?究竟上帝會怎樣使自然界的萬物恢復完全的和平與協調一致?

當時的情況

上帝創造人類和動物在地上生活時,他並沒有定意要他們成為殺手。他們是被造成彼此和平相處的。因此當時的情況與今日的情況大不相同。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1:31。

人類有責任要仁愛地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第28節)在伊甸園裡沒有任何動物是殘殺者。動物既不威脅人,人也不威脅任何動物。

關於第一對人類,上帝的道清楚地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1:29)因此,那時人並不以動物為食。

動物的糧食又如何?上帝所感示的聖經記錄說:「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牠們作食物。」或者,正如《今日英文聖經譯本》所說:「至於一切野獸和一切雀鳥,我將青草和有葉的植物給牠們作食物。」——創世記1:30。

因此當上帝設計人類時,他把人類安置在一個稱為伊甸的和平樂園裡。他把人類造成與動物和平相處而非以暴力互相對待、殘殺動物為食或殺害別人。人類要以和平的方式對待同胞、動物和照料伊甸樂園;人類的子孫最後會把樂園擴展至整個地球。——創世記1:27,28。

祕訣

人類怎樣才能保有這個和平的樂園而有希望永遠生活在地上呢?藉著服從上帝的律法。這就是祕訣。為什麼這樣行如此重要?因為上帝並沒有把人類設計成能夠脫離造物主獨立而依然成功。聖經清楚地說:「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

人類的難題開始於第一對祖先誤用了他們的自由意志的時候。他們受一個叛逆的靈體生物所誘,以為自己不需上帝的幫助便能自定善惡。他們選擇脫離上帝而獨立。但這件事並不是設計者的過錯。聖經說:「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叛逆的罪責落在叛逆者身上:他們「行事邪僻,有這弊病就不是他的兒女。」——申命記32:4,5;創世記2:15-3:24。

既然人類要獨立自主,上帝就任由他們如此行。可是,他不再維持他們在身心方面的完美了。於是不完美和死亡就自此產生。(羅馬書5:12)上帝容許這件事發生——並且延續一段時期——由此大家可以看到獨立自主的途徑使人類、動物和地球付出什麼代價。數千年來,上帝容許這種情形存在,使叛逆的可悲後果完全顯現出來。

因此,脫離上帝而獨立乃是使人變成不完美、暴戾和死亡的原因。同時,隨著人類趨向不法,地上的眾生也變成混亂。人不再以仁愛的方式去管理動物了。既然人類不能自律以保持和平,難怪動物也處於同樣的情況。

動物——一度和人類一樣在伊甸園以植物為食——開始彼此相食,有些在可能的時候甚至吃人。(創世記1:30)同時,為了幫助人繼續生存,人在洪水之後獲准以動物的肉為食。——創世記9:2-4。

並非設計成從事殘殺

可是,人和動物用來互相殘殺的各種特徵又如何呢?既然上帝創造了種類繁多的不同特徵,其中許多可以為了適應新環境而被用來幫助動物生存。

例如,大多數動物均繼續吃植物,直至今日。例證之一是強有力的大猩猩和牠那令人生畏的尖牙——這些尖牙依然用來撕裂和咬碎粗硬的植物。但其他的動物卻使自己適應新環境而食肉。但獵食的動物在動物世界中僅佔小部分而已。

人也已經適應新環境。由於不完美和任性,人類時常使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去從事殘殺。有些人甚至野蠻到殺人為食。人的牙齒可以適應食肉的用途,雖然人在伊甸園裡並不食肉。

可是「自然界的平衡」又如何呢?倘若沒有殺害,怎能維持自然界的平衡呢?請記得一件事,只有人才可以在地上永遠活下去。上帝並沒有將這項應許賜給動物。動物在天年已盡時便會死去。

同時,許多動物具有天生的機械作用,在過度擁擠時會減低生殖率。現時這件事無需上帝直接加以干預。不錯,當上帝所訂的時候來到,地上萬物將會恢復伊甸園一般的和平情況;人類和動物的偉大設計者屆時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生物的數目而無需使用任何暴烈的方法。

上帝能夠平抑動物的兇暴的例證之一乃是在挪亞的方舟裡大約有一年的時間動物與人和平相處。

請記得今日的情況與伊甸園的情況不同。環境曾經歷極大的改變。許多食物也與前不同。牙齒堅硬的動物以前很可能以較粗壯的植物為食。他們的牙齒是設計成作這種用途的。

關於伊甸園裡的情況,無疑有若干問題在現時是無法解答的。但這並不意味到沒有一位設計者存在。

誰統治這個世界?

有些人,例如羅素,辯稱若有一位全智全能的造物主存在,就不應使世界變成這麼混亂;這樣的論據又如何呢?羅素和其他的人假定,若有上帝存在,他就必須對這個世界的情形負責。

然而,造物主耶和華上帝並不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現行的事物制度是受不服從上帝的人所支配以及受隱形的靈體叛徒撒但魔鬼所操縱的。聖經稱撒但為「這世界的神。」(哥林多後書4:4)耶穌稱撒但為「這世界的王。」(約翰福音12:31;14:30;16:11)撒但在一次試探中將萬國獻給耶穌以圖誘使他背叛上帝。——路加福音4:5-8。

因此,人類的一切混亂與暴力乃是反叛的人類和惡魔勢力所促成的;這絕不是上帝的責任。

萬物復興

聖經談及「萬物復興」的時候。(使徒行傳3:21)它明顯地表示人類脫離上帝而獨立所招致的痛苦經驗行將終止了。靈界的惡魔勢力和地上的反叛人類將會被鏟除,取而代之的是上帝的「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3;參閱箴言2:21,22;啟示錄19:11-21。

屆時地上會開始恢復伊甸——樂園——的狀況。(路加福音23:43)這意味到人類和動物會恢復和平共處,不再彼此相食。聖經在以賽亞書11:6-9說:「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

在人類當中也會實現全面的和平:「他[上帝]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詩篇46:9。

因此,上帝所感示的聖經預言的確有很好理由論及偉大的設計者所創建的新規制說:「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詩篇37:11;馬太福音5:5。

雖然叛逆所導致的惡果會被鏟除,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叛離上帝一事卻使有些人感覺懷疑。他們聽說亞當夏娃只是神話中的人物而已。那末,我們能夠確信他們真的曾經存在嗎?

[第9頁的精選語句]

人若用手傷害別人,這是誰之過——手的設計者抑或手的擁有者?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隨著人趨向不法,地上的眾生也變成混亂

[第10頁的圖片]

大猩猩那令人生畏的牙齒是用來吃植物而不是吃肉的

[第11頁的圖片]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與動物和平相處——大家都以蔬食為足

上帝行將使地球成為樂園,恢復伊甸園的情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