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4 6/8 12-15頁
  • 南非的荷蘭革新教會——分裂之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南非的荷蘭革新教會——分裂之家
  • 警醒!198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不和的基本原因
  • 裂痕日深
  • 在近期謀求團結
  • 宗教團結——有可能嗎?
  • 基督新教與種族隔離
    警醒!1988年
  • 教會公開致歉,嚴重分歧畢露
    警醒!1992年
  • 南非的宗教難題
    警醒!1988年
  • 那一樣更重要——你的教會抑或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6/8 12-15頁

南非的荷蘭革新教會——分裂之家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1982年8月25日,一個已經分裂的家變成裂痕更深。在那一天革新教會世界聯會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會議,投票決定將南非兩個最有勢力的南非荷蘭語教會革除會籍。原因何在?因為這兩個教會拒絕接受非白人成為教友。會議對這項決定作出戲劇性的支持,在翌日選出南非的黑人牧師阿倫·波沙克(Allan Boesak)作為會長。

基督教國的宗教紛爭是這麼普遍,以致新聞媒介認為這件事沒有多大新聞價值。可是,你也許渴望見到宗教聯合,但卻納罕宗教聯合是否可能。因此在南非發生的事情應當使你感覺興趣。

除非你首先知道南非的若干史實,否則便無法明白這個國家在宗教上的分裂。1652年,荷蘭初次在南非的開普敦建立殖民地。原先有關方面僅打算把該地作為前往荷屬東印度船隻的沿途停泊站,但後來各國移民紛紛擁至——荷蘭人、法國人、德國人和英國人。可是,這些地方早已有土著定居。因此不久在土著和移民之間就燃起了敵意。

不和的基本原因

第一批白人移民屬於荷蘭的革新教會。因此這間教會遂在南非成立,定名為荷蘭革新教會(Nederduitse Gereformeerde Kerk, 簡稱NG)。教會原先對黑人和「有色人種」採取寬容態度。「改信者」可以享有教友的一切權利。可是,不少荷蘭移民對此感到不滿。

到1800年代,開普敦已被英國人所控制。使荷蘭人氣惱的是,教會變成了國家的工具:總督被宣布為教會的首長,在每次禮拜都必須為英國王室禱告,教會委任說英語的牧師,禮拜儀式用英語主持。此外,英國人使法律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非洲人於是突然獲得種種新的權利和特權。

可是,由於移民和土著發生過長期的戰爭和爭執——他們也普遍對黑人懷有蔑視——這些變革使許多荷蘭居民大感憤怒乃是意料中的事。因此荷蘭人遂轉向教會求助。1829年,他們向宗教議會要求在崇拜地方實施種族隔離制。議會斷然拒絕這項要求,並且規定「所有會眾,不分膚色和籍貫,都應同時領受聖餐。」

「說南非荷蘭語的邊境開拓者現在對教會和政府均感到不滿,」歷史家繆勒(C. F. J. Muller)說。與強大的大英帝國交戰既沒有可能,大批荷蘭人於是乘牛車移居內陸以逃避英國的統治。大移居在1835年開始,約有14,000荷蘭移民遷往北部內陸。教會的反應如何?教會提出公開指責,並且不許「任何牧師與移居者一起離開殖民地。」

可是,移居者卻將他們的逃亡視為「一個國家的誕生,上帝帶領人離開壓迫之地,」一位歷史家說。「不少移居者認為此舉是約珥所預言的,並且相信逃亡乃是聖經預言的應驗。」既然教會拒絕為逃往特蘭斯瓦爾地方的大群移居者服務,他們於是便自組教會!這件事發生於1853年,當范達荷夫(Dirk van der Hoff)從荷蘭抵達之後。他成了赫窩姆特教會(Nederduitsch Hervormde Kerk)的牧師。該教會在1858年被立為特蘭斯瓦爾共和國的國教。翌年有另一個牧師,名叫普士瑪(Dirk Postma),從荷蘭抵達;他建立了另一個教會——革新教會——結果使分裂更變本加厲。

如今南非的居民有三個革新教會可供選擇。由於受變革之風所影響,NG教會重新檢討對移居者的態度。教會派出牧師將一些希望留在原本的NG教會中的人組織起來。

後來NG教會的立場甚至發生更激烈的變化。1857年召開的教會會議對它所謂的「一部分人的弱點」屈膝而決定寬容種族隔離的教會禮拜。一位作家承認此舉乃是「教會生活受社會壓力、務實主義、習俗、文化而非受神學和聖經所決定的一個例證。」這項決定具有長遠的影響。教會不自覺地「對國民黨的種族隔離政策提供了宗教方面的藍圖。」

裂痕日深

1865年,赫窩姆特教會的幾位領導人和NG教會的牧師舉行會議,希望促成教會團結。可是,對於法國神學家約翰·喀爾文所倡導的「宿命論」,雙方都不願改變立場。NG教會堅持擁護這項主張,但赫窩姆特教會的長老和執事卻無法相信一位仁愛的上帝會使某些人得救,其餘的人則遭受永遠的刑罰。分裂既沒有希望彌補,會議於是結束。

1881年,種族仇視的鴻溝進一步加深。NG教會又成立了荷蘭傳道教會(Nederduitse Gereformeerde Sendingkerk),是純粹為了非白種人而設的。自那時起,其他為黑人和亞洲人而設的「女兒」教會紛紛建立。奇怪的是,「母會」或NG教會給予「女兒們」以經濟援助,但依然不許它的會眾成為純粹白人的NG教會的成員。有時非白人甚至被拒參加宗教禮拜,例如喪禮。

在近期謀求團結

在較近時期,南非的教會領袖們和神學家們舉行會議。雖然有些人希望會議可以作為促成團結的重要步驟,但會議結束時各教會的分裂卻比前更甚。為什麼呢?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不少荷裔南非人以『選民』自居,彷彿以色列人一樣。」但難題是,有些黑人也自以為是從事解放鬥爭的「選民」。因此在其中一個會議席上,據報NG教會的主任牧師羅修(Pierre Rossouw)聲稱「在政治和教會生活方面,上帝認可南非的少數白人統治和種族隔離制度,」以致全場「譁然」。據1982年5月26日的《基督教世紀報》所載,「有些黑人代表對羅修的演辭報以噓聲;羅修本身所屬的NG教會中的自由派則形容他的見解為『非神學的』,『基於意識形態』而非基於聖經。」

1982年6月,NG教會的123位白人牧師在教會的官方喉舌《克基保第報》(Die Kerkbode)發表一封聯名的公開信,說:「我們也希望:在上帝面前承認罪孽深重,因為我們沒有充分履行教會在基督裡應有的團結。」但據南非荷蘭文的《協調報》所載,隨後的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16的教會成員贊成接納非白人為教友。

可是,本文開頭所述,革新教會世界聯會所作的出人意外的決定顯然促使教會重新評估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支持。1982年9月1日的《克基保第報》聲稱,教會將「在聖經啟迪之下重新檢討全面局勢。」然而,1982年10月25日的《開普敦時報》卻報導教會會議的結果:「勢力雄厚的NG教會仍然無可改變地在教會和政治方面支持種族隔離政策。」

勢力強大的NG教會究竟會採取一條基於聖經抑或權宜之計的途徑尚待分曉。在目前,南非的革新教會繼續四分五裂。第四個白人教會又已成立了——荷裔南非人革新教會。它絕對不收黑人教友,甚至屬下的「女兒」教會也無例外。

宗教團結——有可能嗎?

很可悲地,南非多個革新教會的團結看來無法達成。但它們的情形並不是獨特的。反之,這正是基督教國各教派四分五裂的一個典型例證。誠懇的真理愛好者看出這種可悲的情況是與聖經的訓示背道而馳的;聖經在哥林多前書1:10曉諭真正的基督徒說;「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

可是,耶穌的真正跟從者甚至在現今也能保持團結合一。由於他們有基督徒的愛心將他們團結起來,他們克服了政治、種族和教義上的差別。耶穌甚至說你能夠藉著他門徒「所結的果子」或活動而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16)本刊的出版者邀請你查考一下耶和華見證人所結的「果子」。甚至在分裂的南非,他們也是團結一致的。

[第13頁的精選語句]

教會不自覺地「對國民黨的種族隔離政策提供了宗教方面的藍圖」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教會成員中只有百分之16贊成接納非白人為教友

[第13頁的圖片]

1835年,大群荷蘭人乘牛車移居內陸,建立自己的教會,維持種族隔離制度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