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5 5/8 12-15頁
  • 對天空作更深入的觀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對天空作更深入的觀察
  • 警醒!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似星非星!
  • 脈動星的發現
  • 地球鄰近的星
  • 難以想像的數字
  • 伽利略的望遠鏡——只是開始而已!
    警醒!1992年
  • 神祕的宇宙
    警醒!1975
  • 宇宙的奧秘——有些已被揭露出來
    警醒!1992年
  • 令人懍然生畏的宇宙
    警醒!1976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5/8 12-15頁

對天空作更深入的觀察

《儆醒!》雜誌駐澳洲通訊員報導

你在晚上仰觀天象是多久以前的事?你若偶爾這樣行,就會意識到不必使用望遠鏡或長程望遠鏡也能使你對星空的廣大、複雜和壯麗驚嘆不已。大約3,000年前,以色列的大衛王曾表示過我們當中許多人有時所懷的感想。他寫道:「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詩篇8:3,4。

大衛所談論的是肉眼所能見的星體。但自從伽利略的日子以來,人的天生視力已憑望遠鏡之助而大為強化,並且獲悉天空比人所猜測的廣大得多。人發現許多看來閃閃發光的星其實是龐大的太陽,比我們的太陽巨大得多。它們看來很小只是因距離太遠而已。人同時獲知在整個宇宙中有無數稱為銀河系的巨大、旋轉的星團存在,這些銀河系是由許多恆星構成的。

在我們的太陽所屬的銀河系中也包含數以億計的其他恆星。有些銀河系是如此巨大,以致從一端至另一端,若以每秒進行30萬公里(18萬6千英里)的光速來計算,需時50萬年才可以到達。可是,大多數其他銀河系,不論包含多少像我們的太陽一般光輝或更加光輝的星體,都過於遙遠而不能為肉眼所見。

似星非星!

近數十年來,光學望遠鏡獲得另一項工具,無線電望遠鏡,所協助。這種望遠鏡可以收取從外太空抵達地球的無線電波。憑著這樣的裝備,天文學家使我們對「月亮星宿」一詞的含意獲得更深廣的了解。他們不時發現有前所未知的天體存在。例如,在1963年,藉著無線電望遠鏡之助,天文學家們用美國加州普路瑪山的光學望遠鏡突然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和難以置信的新天體。

在1960年代初期,無線電天文學僅處於茁長時代。天空雖有無線電波傳送到地球,科學家們卻難以斷定傳送的正確來源。在1963年,情況發生了戲劇化的改變,因為據預測所得,來自外太空的無線電波源可能因月球在前面經過而暫時中斷。既然月球的位置已能清楚測出,因此不難利用這種巧合去斷定傳送電波的正確來源位置。澳洲的柏加士無線電望遠鏡作了成功的觀察,發現無線電波來自一顆光線微弱、顏色帶藍的星。

那顆星於是受到更加仔細的探測,天文學家利用普路瑪山巨大的200英寸光學反射望遠鏡去觀察。使人人大為驚異的是,原來那顆物體並不是星!因此它被稱為準星(quasar),這詞是「準星的無線電波源(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的縮寫。據計算所得,它是這麼遙遠,以致需時20億光年才能抵達地球。研究結果指出,它的體積頗小,但發出的光量卻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現時已有不少其他準星為人所知。據估計至少有1,000萬顆準星可以從巨大的望遠鏡看到。除了少數天文學家以外,大多數天文學家相信準星距離地球極遠,從20億至150億光年不等。a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夏理遜(Edward R. Harrison)博士描述它們說:「試想像以一間巨室來代表銀河系的大小;按這樣的比例,極之明亮的準星不過是浮在空中的一點微塵而已。」但這樣的『一點微塵』所發出的能量平均比這個銀河系之內幾十億星體所發能量的總和大100倍!

準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有若干理論。最引人入勝的理論之一是,最遙遠的準星所發出的光需時150億年才到達地球。這意味到我們所看見的準星是它們在150億年前的樣子。已知的準星沒有任何一顆與地球的距離超過150億光年;因此,它們代表一些在150億年前發生的事。

按現時最流行的學說所稱,大約在180億至200億年前,宇宙以一場「大爆炸」開始。那麼,準星是在宇宙「只有」30億至50億歲的時候產生的。該學說認為,銀河系大約也在那時開始形成。因此,準星也許是在誕生過程中的銀河系。

脈動星的發現

1967年,天文學家們再一次驚異地發現一種怪異的物體,使他們以為是外星生物試圖與地球取得接觸。

英國劍橋繆勒德無線電天文學觀測所的成員在作例行觀測時留意到有一種新的訊號出現。它是一種斷斷續續的無線電訊號,作一板一眼的脈動。正如你可以想像,無線電天文學的操作時常被近處的電波源,例如經過的汽車等,所妨礙。因此,這些怪異訊號在初時沒有受到理會。但後來所作的一項較有系統的查驗表明它們不是交通的噪音而是來自外太空的訊號!

從外太空的什麼地方而來呢?這次訊號的來源似乎是位於銀河系內的星體。這些星體被稱為脈動星,因為它們發出怪異的、脈動式的光和電波。可是,脈動星並不像普通的星。為了發射特異的訊號,它們必須不停旋轉,像燈塔的燈光一般。既然它們大約每秒鐘脈動一次——有一顆星每秒鐘脈動30次——它們必定十分細小,旋轉起來像個陀螺一般。天文學家現時認為脈動星的直徑也許只有24公里(15英里),但密度卻高到一立方吋(約15.6立方公分)可能重達幾百萬噸。他們同時認為脈動星的熱度極高,並擁有巨大的重力場。脈動星的確是奇異的物體!

地球鄰近的星

過去數十年間,我們對鄰近的星的了解也經歷一些驚人的改變。如所週知,我們的地球只是至少九顆繞日運行的行星之一。現時無人駕駛的太空船已深入宇宙空間,經過其他行星及將照片送回地球。我們的近鄰看來令人生畏而非引人入勝。

金星是永久被硫酸雲包圍著的焦熱世界,表面溫度比溶鉛的溫度還高。火星是個寒冷、無生命的世界,絲毫沒有傳說中火星人的痕跡。木星看來主要是一團氣體。它放射能量(但放射量未足以使之成為一個太陽),並有由16個月球組成的小型太陽系環繞著。依次數下去是土星。土星曾被視為唯一有環的星,可是後來發現木星和天王星也有環,但土星的環仍然最為美麗壯觀。

1979年,美國太空船航行者一號發現活火山並不僅限於在地球之上。這艘小型太空船經過木星的大月球艾奧(IO)時,在送回地球的照片上出現一個在爆炸中的火山。它進一步發現地球上最高的山,額非爾士峰,其實未能排名於最高的山群之列。例如,火星上的奧林帕斯火山比火星的一般水平面高出2萬4,000米(8萬英尺)。

難以想像的數字

思考宇宙而不使用巨大的數字是不可能的。例如,我們的地球直徑達1萬2,900公里(8,000英里)。若與太陽的直徑139萬2,000公里(86萬5,000英里)比較,太陽可以容納100萬個地球以上。太陽表面的溫度幾乎達攝氏6,000度(華氏1萬1,000°),研究者相信太陽核心的熱度超過攝氏1,500萬度(華氏2,700萬度)。

可是,若與1981年美國科學衛星探險者號所探測的一顆星比較起來,我們的太陽就相形見絀了。那顆僅以R136a為名的高溫藍星比我們的太陽熱10倍,重2,500倍,大100萬倍,亮一億倍!你能了解這一切嗎?

提出來解釋這些異常景象的學說無疑有許多會不時需要修改。但有一件事卻可以肯定,我們住在其中的是一個奇妙的宇宙。我們對宇宙的探測越深,我們就越同意大衛王的話。「不免一死的人」與「月亮星宿」比較起來的確算不了什麼!

可是,我們本身雖然渺小,但對天空的了解日深卻使我們對這一切奇妙事物的偉大來源耶和華上帝更為感激和驚嘆。聖經提出邀請說:「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其名。因他的權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連一個都不缺。」——以賽亞書40:26。

[腳注]

a 光年是光速進行一年的距離,大約相當於9兆4,600億公里(5兆8,800億英里)。

[第14頁的圖片]

土星仍然擁有太陽系中最美麗的星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