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者——是否發出明確的呼召?
『世界可以聽見啟示錄四騎士的馬蹄聲正在行近,』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對一群報界代表這樣說。「我們正處於非常危急的時代,」他繼續說。「世事的發展十分迅速。」
由於憂慮我們處於「非常危急的時代」,葛培理召集了將近4,000位傳福音者在1983年7月12至21日雲集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個週遊傳福音者國際大會的代表來自133個國家,分屬於30個教派。大會的目的是要給予傳福音者進一步的訓練以求在普世加速傳福音的運動進行。可是,他們接受的是怎樣的「訓練」?大會有促進基督徒的團結嗎?他們持有什麼信息?
他們舉辦了大約107個研討會,處理多種科目,例如公開演講、語言和地理等。如何改善接觸民眾的各種方法也受到強調。誠然,在「奮興佈道會」中對大群聽眾演講仍然是傳福音者最有力的工具。但研討會也論及使用電視、播音和電影。可是,既然傳福音者有百分之70出自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不少人對「高度科技」的傳道方法完全無法應用。來自薩伊的一位傳道人解釋他要從一村步行至另一村和逐家逐戶地招集群眾。
可供選擇的傳道方法
除了逐戶傳道之外,傳福音者還學到其他較舒適的傳道方法。他們受到鼓勵『去和商業主管人員和政界要人吃飯。』目的是要使這些有地位的人物『接受基督』,然後通過他們試圖更有效地接觸廣大的群眾。
例如,運動界傳福音者華撒(Eddie Waxer)告訴研討會的聽眾,若能打動第一流的男、女運動選手,他們在榮耀上帝方面會具有無限的潛力,能夠在百萬——甚至億萬——電視觀眾面前如此行!他舉出奈及利亞運動員奧狄沙(Naduka Odizor)的經驗,這人在1983年得以進入溫布敦的網球冠軍最後決賽。華撒說:「奧狄沙對那漠視福音的國家作了一個偉大的見證。在所有報章、電視和無線電台的訪問中,奧狄沙告訴國人——和世上大多數人——他的網球比賽成功是得力於上帝和耶穌基督。」
募捐方法
不足為奇地,怎樣募捐乃是研討會所討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募捐專家們在這方面提出許多建議。金錢變成如此重要的一個問題,以致阿根廷的傳福音者柏勞(Luis Palau)有感而發說:「傳福音者趨向於貪愛錢財供個人享樂之用。」他補充說,「我們喜愛優裕的生活。這件事並沒有什麼不對……但金錢的誘惑卻毀了許多傳教士。」
將歸信者帶到哪裡
會議需要應付的許多問題中,也許最棘手的之一是,傳福音者使人歸信之後,下一個步驟是什麼?傳道演講中所說的一切話都應該促請人作出決定在心裡接納基督,葛培理說。可是,『在心裡接納基督』究竟牽涉到什麼事呢?聖經談及「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摩太前書3:15)它在哪裡?會議僅是提出軟弱的建議,主張在人們歸信之後應該加入他們所選擇的當地教會。但葛培理卻在較早時候責備這些教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特別是在傳播福音、所含的信息、所用的方法和所生的結果方面。』事實上,他甚至聲稱,「我們若要如上帝所期,對這個世代發揮影響,就不能冒陷入混亂之險。」因此,基本上說來,各教會傳播福音的結果看來是『招集混亂的「羊」,將他們帶到一個陷入混亂的地方。』
耶穌給予傳福音者的訓示
當耶穌差遣使徒們出去作週遊的福音宣揚者時,他並沒有談及通過社交集會或社會名人作為接觸大眾的傳道方法。反之他說:「你們無論進那一城,那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配得的人,《新世》)……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馬太福音10:11-13)他們像使徒保羅一樣逐家逐戶向人傳道。——使徒行傳20:20。
至於他們要傳些什麼,耶穌說:「你們要……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馬太福音10:7)論到我們這個時代,耶穌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馬太福音24:14,《新世》)今日世人需要聽見的乃是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因為這個王國是人類的唯一希望。會議完全沒有強調耶穌所提倡的傳道方法和信息。
含糊不清的呼召
因此阿姆斯特丹的會議僅是在謀求世界團結方面另一項軟弱得可憐的努力而已。傳福音者在那裡並沒有學到「正確地運用真理的道,」他們反而寧願學習募捐和製作電影的方法。(提摩太後書2:15,《新世》)因此,難怪基督教國無法為人類提供一項團結的信息!他們的努力充其量只能帶來暫時的感情興奮而已。葛培理和他的同工雖然譴責各教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但他們本身所提出的亦僅是模糊、混亂的信息而已。情形正如使徒保羅有一次所說一般,「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哥林多前書14:8。
可是,世上的確有一項基於真正傳福音的精神而導致真正團結的明確呼召正在發出。下一篇文章會加以解釋。
所以我今日向你們證明,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因為上帝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使徒行傳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