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5 8/8 17-19頁
  • 昆蟲——是友是敵?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昆蟲——是友是敵?
  • 警醒!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地上最大的家族
  • 兵蟻
  • 又大又美麗的昆蟲
  • 沙蝨——無翼的管
  • 「去察看螞蟻」
    警醒!1977
  • 昆蟲是禍是福?
    警醒!1974
  • 令人驚嘆的昆蟲世界
    警醒!2000年
  • 昆蟲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8/8 17-19頁

昆蟲——是友是敵?

《儆醒!》雜誌駐祕魯通訊員報導

聽眾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聆聽講者的演講,忘記了室內瀰漫著的熱帶炎暑和潮濕。突然之間,一隻兩翅呈青藍色的侵入者從窗口衝進來!看不慣當地生物的一位北美婦人大驚失色,這位不速之客顯然是衝著她飛來!

她的首先反應是把筆記簿向牠擲去。當這樣行沒有效用時,她轉向丈夫求助。當侵入者被發現僅是一隻大而無害的蚱蜢時,情況才恢復平靜。

你對此會有什麼反應呢?對有些人來說,昆蟲無疑可能引起十分戲劇性的反應。但這樣的反應總是合理的嗎?或者換句話說:昆蟲是友還是敵?你也許說,『昆蟲真令人討厭!牠們又咬人,又刺人。牠們將野餐的興致破壞無遺。誰會喜歡昆蟲?』

可是,這些小生物卻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上擔任重要角色。熟悉一下昆蟲世界也許能消除許多人的恐懼。

地上最大的家族

現時為人所知而列入記錄的昆蟲接近一百萬種——超過其他動物種類的總和。這意味到你若每日習知一百種昆蟲的名目,就要需時27年以上才能學會所有已知種類的名目!但有些學者聲稱還有數百萬種昆蟲未被鑑定。

嚴格地說,細小的爬行生物未必都是昆蟲(英文insect)。你怎樣辨別昆蟲呢?很簡單。昆蟲的身體分為三部分(頭部、胸部、腹部)。牠有一對觸角。同時,看牠的足有多少?六足的便是昆蟲。六足以上或以下的就不是。例如,蜘蛛有四對爬行的足,嚴格說來,牠不是昆蟲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類。

昆蟲對於地上生物彼此間的複雜關係有什麼貢獻呢?人早已體會到例如蜂和蝶一類的昆蟲有助於植物的授粉作用。蟻又如何?請想想,只在一畝(0.4公頃)地方,細小的蟻在一年之內就移動數噸土壤,使泥土鬆散和通氣!蟑螂和甲蟲以腐物為食;牠們的排泄物成了泥土的養分。多種昆蟲可供人類食用,例如蝗蟲、蟋蟀、白蟻、螞蟻和大型甲蟲等。人類從昆蟲獲得蜜糖、蜂蠟、絲、蟲膠、染料和藥物等。

也許聽來奇怪,昆蟲甚至能增加人的生活樂趣。也許你曾聽過蟋蟀的低吟,在溫暖的夏日聽到忙碌的蜜蜂在嗡嗡飛鳴或在晚上看螢火蟲飛舞。在亞美遜森林地區你可以看到兒童與綁在繩上的大甲蟲玩耍!

不錯,有些昆蟲是害蟲或疾病攜帶者。可是,大多數的昆蟲其實並不是人的仇敵。反之,牠們除去莠草或成為魚、鳥、爬蟲、哺乳動物和其他昆蟲的食物。我們且對幾種昆蟲作較仔細的觀察吧。

兵蟻

你曾觀察過螞蟻雄兵那種勇往直前的行軍方式嗎?數十萬隻兵蟻或攻擊蟻的行軍乃是昆蟲世界最令人懍然生畏的景象之一。路上的任何物體都被這些戰鬥縱隊所摧毀;一匹栓著的馬或一條昏睡的蟒蛇可以在幾小時之內就僅剩下一副白骨!與別種螞蟻不同,這種熱帶兵蟻並不營巢,牠們只是幾乎不住地結隊成群,有時甚至排成16碼(14.6米)寬的行列前進。

頭部特大和兩顎像鐮刀般可怕的偵察部隊率先前進,在路上留下化學物質的氣味。大隊蟻群循著氣味上路。牠們日行220碼(200米),而且只在白晝前進。在兩週左右的遠征中,蟻群無饜和瘋狂地找尋食物,特別用來餵飼攜帶著前進的幼蟲。行軍在蟻后下了大約10萬至30萬個卵時暫停下來;大約20日之後,當蟻卵變成饑餓的幼蟲時,行軍再度開始。請想想,這些令人生畏、銳不可當的螞蟻雄兵原來是盲目的!

螞蟻雄兵是『功效神奇的新掃帚,』將路上一切蛆蟲、幼蟲或其他疏忽大意的生物一概清除。事實上,有些土著樂於讓牠們通過自己的鄉村住宅,使家中獲得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又大又美麗的昆蟲

並非所有的昆蟲都是醜怪的。有些昆蟲很美麗——例如蝴蝶。你同意嗎?熱帶蝴蝶色彩和種類之多的確令人驚異。有些大如雀鳥,彩色大蝶的飛舞從數百碼(米)之外就可以看見。特別受人賞識的是莫福(morpho)大蝶;那閃閃生光的藍色是這麼迷人,把牠們鑲在標本架上時所提供的顏色背景使畫家的妙筆為之遜色。

你當地的蟑螂有多大?牠們的大小與南美的大蟑螂(Blaberus giganteus)比起來又如何?牠的體長可達二英寸(5公分),是世界最大的蟑螂之一!你當地的飛蛾又如何?你若看見展翼成尺的蛾在你身旁飛過,你會有什麼感覺?這便是南美幼梟蛾的大小。世界最大的蟻(Dinoponera gigantea)體長達一英寸(2.5公分),在巴西森林中出沒。你曾見過這麼大的蟻嗎?

沙蝨——無翼的管

世上約有1,400種蝨子。你曾受過牠們光顧之苦嗎?沒有人喜歡被蝨所咬,但既然大多數蝨子不僅是住在宿主身上,而且是靠宿主為食,蝨子的出現可能是個很好的提醒,叫人在清潔家庭方面較為徹底一點或對寵物更仔細留意。

在祕魯沿岸和中、南美洲的熱帶地方盛產最令人煩惱的蝨族成員——沙蝨。沙蝨在祕魯稱為披克(pique)。懷了孕的雌蝨附著在牲畜,例如牛或豬——或人——的足上,穿透足趾之間的柔嫩皮膚,在足趾甲或任何可以藏身之處找到一個「小小立足點」。

沙蝨把身體藏入皮膚之中,只留腹部尖端在外。因此牠的呼吸器官、肛門和產卵器都在宿主體外。牠的腹部在幾日之間就膨脹如小豆,不久便產下數千卵子在地上。沙蝨最後死去時在宿主身上遺下膿瘡,可以造成炎症;倘若不予理會,則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傳染病、破傷風,或者更糟的是,要切除足趾!可是,這種情形很少發生,因為受蝨子光顧之後,宿主很快就會發覺而寧願忍痛拔出全部膿瘡和它那細長的禍首。

今日已有近百萬種昆蟲為人所知和定名,但你認識多少種呢?對於你所知的種類,你能說明牠們的特性嗎?要窮究這種知識的確令人咋舌。但這是一項多麼引人入勝的挑戰!

因此下次你在翻轉一塊石頭、鏟一下泥土或聽到蜜蜂的嗡嗡之聲時,不要跳起來認為你遇見潛在的仇敵——要就近觀察一下。牠可能是你的朋友。這樣,你無疑會發現自然界所蘊藏的美和目的,也許同時見到一些娛人的景象和驚人的智慧而可以成為你研究、思索的對象。

[第18頁的圖片]

大隊兵蟻浩浩蕩蕩,銳不可當

[第19頁的圖片]

有些蝴蝶像鳥一般大小

[第19頁的圖片]

南美蟑螂(實際大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