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怎樣才能改善自己的讀書習慣?
「你們有多少家課要做,」《儆醒!》雜誌編輯部的一位撰稿者詢問一群學齡兒童。他們立刻不約而同地答道:「太多了!」一個女孩訴苦說,「我們在學校上了許多小時的課之後,為什麼不讓我們回家休息一下?」
可是,你若希望成績優良和學得造益一生的技能,就必須付出時間和努力才行。「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那麼,怎樣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去運用上學和溫習功課的時間呢?
上課時
「我時常發白日夢,」朗達說。「這是我的最大難題。因此我的成績不佳。我想著別的事而心不在焉。」聽而不聞的風氣十分普遍,以致有些學校要開班教導學生傾聽。然而,最需要的也許其實是有力的動機和甘願作出額外努力的意欲。
《中學的讀書方法》的作者說:「上課的時間是學習的時間。在課室裡上課時,要留心聆聽教師的解釋、討論和其他課程。」耶穌在年輕時盡量利用機會去學習。他在12歲時有機會和聖經教師在一起。當時他是否發白日夢呢?絕不是,因為他的父母「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路加福音2:41,46)何不依樣行呢?
你的讀書環境
可是,在許多年輕人看來,要做完所有家課是件難事。格拉澤(William Glasser)博士指出,許多學生「在家裡溫習功課的環境絕不理想。」我們大多數人都需要有一個安靜的地方供讀書之用。你若自己沒有私人房間,或者家裡地方狹窄,可以用點心思!你也許可以把廚房或別人的睡房每晚借用一小時作為溫習功課的地方。最後的一著是,到公共圖書館或朋友家裡溫習。
倘若可能,要使用寬闊的書桌或桌子,可以把功課攤開來作。把紙和筆等工具放在隨手可取之處以省卻頻頻起來拿取的麻煩。令人分心的圖畫或桌上的紀念品最好移去。此外,我們不得不指出,電視機或收音機大都是妨礙人集中精神的。電話或訪客亦然。作家施瓦茨(Eugene Schwartz)說,「讀書是嚴肅的事——全是嚴肅的事。」
同時,讀書要有適度而不刺目的光線(至少100瓦)。良好的光線可以減少讀書的疲勞和保護眼睛。不要忘記調整通風程度和室溫。清涼的房間比溫暖的房間更能提供令人精神爽快的讀書環境。
你若發覺自己想道,『我完全沒有心情讀書,』那又如何?請記得,讀書是一件嚴肅的事。在生活上我們很少能夠隨著心情去做事。你的父母無疑不論心情好或不好都要從事各種工作。因此你可以把做功課看作培養自律能力的機會和日後工作經驗的預先排練。在從事俗世工作時,你必須在每日的同一時間開始工作。雇主們重視能夠自行工作的可靠工人。因此要對做功課懷有認真的態度。一位教育家說:「在可能範圍內,應該每天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讀書。這樣,經常讀書便會成為習慣,且會……減少你對讀書的抗拒。」
你的讀書常規
保羅在腓立比書3:16(《現譯》)鼓勵基督徒「依照我們一向所遵循的規矩向前走。」保羅所說的是基督徒的生活秩序。可是,按照慣例或常規做事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讀書——也有幫助。要嘗試把你打算作的研讀安排一下。避免連續讀兩個類似的科目(例如兩種不同的外國語文)。計劃在兩個科目之間稍作休息,尤以家課頗多時為然。
家課若需要你讀許多書,可以試用以下的方法。首先,要概括地審察一下所讀的資料。閱覽一下資料的內容,讀讀課文的次標題、圖表等,對資料獲得一個概念。其次,根據章目或段首的標題句子作出問題。(這樣行可使思想集中在所讀的資料之上。)然後開始研讀,邊讀邊尋找問題的答案。讀完每段或每部分之後作一次覆述,意即不看書而僅憑記憶把所讀的資料對自己敘述一次。讀完全部資料之後,審察一下標題和試驗自己對每段能夠記憶多少,藉此作為溫習。據稱這個方法曾幫助許多學生記得所讀的資料達百分之80之多!
沉思所讀的資料也有助於記憶。一位教育家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使學生意識到一件事實是不會孤立地存在的,反之它總是與其他資料有關。」因此要把所學的資料與你已知的資料和經驗連繫起來。這樣,事實便開始對你產生意義;你的知識會增長成為理解。正如所羅門評論說:「聰明人[理解的人]易得知識。」——箴言14:6。
『下一週會有考試』
這句話無需使你產生不必要的憂慮。你的研讀常規使你比那些臨時苦讀的學生居於有利得多的地位。可是,有幾點仍然必須緊記。
首先,試從教師探知考試是屬於什麼性質的。是論文式的考試?是選出正確答案的?同時,在考試之前數日或數週,留心聆聽可能出現在試題中的資料線索。(「下一點十分重要」或「要留意記得這點」都是典型的暗示,《高中學生》雜誌說。)其次,你可以開始(可能的話,在數日之前)溫習筆記、教科書和派做的家課。
做家課完全是個人的事,因此,說服朋友替你做功課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不忠實的。但你的父親或母親也許會樂意用問題考你一下,或者在你背誦課文時在旁聆聽。所羅門提醒我們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
在考試前夕,要鬆弛身心,好好睡一覺。耶穌說:「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馬太福音6:27)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調查顯示考試憂慮的最大原因之一是沒有及早準備。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消除這樣的憂慮!
盡力而為!
一位女孩說,「我在考試不及格時十分沮喪,……即使我已非常用功讀書,我仍然覺得慚愧。」可是,你若真的已經盡力而為,就沒有理由感覺沮喪。努力研讀的結果已使你獲得這方面的有用知識——即使考試成績沒有將其反映出來——你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成績只是測量學業進步的方法。成績並不是你為人價值的最後評估。可是,在求學時期要盡量利用時間學習。這種努力通常會在成績上反映出來,從而使你——和你的父母——快樂。
[第17頁的圖片]
讀書的環境許多時對學習和成績有很大影響
[第18頁的圖片]
良好的讀書習慣使你應付考試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