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聲音——奇妙的恩賜
『你的呼吸系統生來就具備樂器所不可少的種種要素。橫隔膜是具有共鳴作用的鼓面皮。在講話或唱歌時震動的聲帶是小提琴的弦。呼吸系統使空氣從肺通過氣管、喉頭、鼻、齒和唇發出管樂器的聲音。你的體內包藏著一個管弦樂隊。』
我們的發聲法教師時常以她的清楚字音和富於共鳴的聲調對我們這樣說。『當我們探察發聲的複雜過程之際,要把你的聲音視為一件無與倫比的樂器。』她說時指向牆上的一幅大圖。
被胸廓保護著的是兩葉海綿狀的肺。肺和下面的腹部由一塊拱頂型的肌肉,橫隔膜,所隔開。『橫隔膜。』她作個深呼吸,用手指按著橫隔膜的部位說。『摸一下,』她呼一口氣。『你可以感到深深往下吸氣時橫隔膜會膨脹起來。知道橫隔膜在哪裡和橫隔膜是什麼對你很重要。』
我們獲知在吸氣時橫隔膜會向下展平。肋骨之間的肌肉則同時升起,胸廓向前和向後張開。肺裡的氣壓降低。外面的空氣流入。我們吸入了氣。
然後橫隔膜鬆弛。在它之下的器官向上壓。胸廓的肌肉放鬆。肋骨壓向裡面。肺受到壓縮。空氣被迫向外吐出。我們呼出了氣。
呼出空氣怎樣產生聲音呢?
『當醫生用檢查小鏡窺看你的口腔內部時,』教師說,『他看見喉部深處有個三角形的東西。這東西的兩邊有獨立的黏膜連接,這些黏膜稱為聲帶。聲帶在呼吸時震動。震動所發出的聲響便是聲音。那個三角形的結構便是喉頭。』
我們個別聲帶的長度和寬度不同乃是彼此聲音各異的部分原因。聲帶可以調整音調的高低。聲量則視乎我們怎樣增加震度而定。我們在講話和呼吸時都無需作出自覺的努力。可是,我們對這種設計奇妙的「瓣膜」以及它怎樣受到整個呼吸系統所支持越了解清楚,就越能夠好好地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聲音。
你的聲音生來便悅耳嗎?聲音夠響亮?富於變化?倘若欠缺若干理想的特質或者被某些令人不快的特徵所損,很可能你可以憑著自覺的努力加以改善。控制聲音包括控制呼吸、姿勢和自覺地訓練面部、顎部、舌、唇、頸項、肩膊等處的肌肉;事實上這與全身的重要肌肉有關。
例如,由顎、頸項或肩膊肌肉緊張所造成的喉頭緊張可能歪曲聲音的質素。加上錯誤的呼吸方法和惡劣的姿勢,聲音便會在多方面受到損害。
橫隔膜呼吸
良好的「管弦樂隊般的和諧組合」包括留意整個呼吸系統。我們先從橫隔膜所擔任的角色開始。通常在呼吸之際,我們大約吸入一品脫的空氣,約佔肺的容量八分之一。我們怎能利用肺的其餘容量呢?
首先,我們必須利用肺的基部。那便是,使吸入的空氣深入到肺的基部。肺的較大部分是伸展到胸廓以下的。挺起胸膛和擴寬肩部與深呼吸並沒有什麼關係。深呼吸意味到感覺橫隔膜部分首先膨脹,胸部僅是隨著擴寬而已。這便是橫隔膜呼吸。這種呼吸可讓空氣到達肺的基部,並且留在那裡使呼吸舒暢調和。空氣在那裡像墊子一般使橫隔膜能自如地上下擺動。氣墊有助於使上半身全體容易提高。可是,若要使空氣留在那裡,就必須保持良好的挺直姿勢。這樣行也許需要作若干運動。
洛倫(Bernice Loren)女士在她所著的《有效的講話法》一書中談到造成正確姿勢和訓練講話的運動與「美容雜誌所建議的矯正雙下頷和惡劣的肩線等運動」極其相似。第一課中談到糾正體線和呼吸法所需的不是特別努力而是「輕鬆自然」。「從頭蓋骨基部與脊柱接合之處使頭向前傾,然後復回原處,共作八次。」然後從頸和肩的連接處把頭再進一步向前傾;再讓頭和上胸從肩胛骨中間之點傾前;又讓頭和胸廓從腰線傾前;再從膝部使身體屈伸,放緩緊張;最後從足踝、膝、大腿,而進至全身作站立姿勢,使脊柱中的每塊脊椎骨均一一放鬆。
鬆弛顎部和面部肌肉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常常微笑。不要使舌頭緊張,並且保持舌頭在口後的低下位置。想像舌頭和橫隔膜相連,有如橫隔膜伸展出來的一般。這樣行可以和緩顎部、頸部和肩膊的緊張。
唇和舌
現在我們要特別談談舌頭。在說話方面,它是最活動的成員。它的肌肉構造十分複雜。它能向許多方向移動,改變成多種形狀。它能為每個母音調整不同的位置,子音亦有過半是從舌頭形成的。
可是,這並不意味到兩唇僵直不動,好像鴨嘴一般。上唇尤其宜於形成種種體操動作,例如作成拱形、圓形、擴張,以向外猛張和向內吸入發音等。唇的動作可以完成多個母音的發聲。唇是「喇叭的先端」,使若干子音的發音得以完成。兩唇也必須使之鬆弛、柔軟和靈活。
和諧共鳴
作出正確的姿勢使空氣能夠在肺裡自由暢順地流動,深深下到橫隔膜而不致受到妨礙之後,讓我們再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東西妨礙我們發聲。首先我們作『橫隔膜呼吸』。顎、頸和肩膊完全鬆弛。我們開始吐氣,發出哈哈哈哈之聲,然後以唔唔唔唔之聲與之混和。想像那些哼哼之聲正在經過喉頭和越過口腔上部,展延到鼻梁。用指尖輕微地觸到鎖骨、喉和鼻等部分的震動。這樣,我們就發出和諧共鳴之聲了。
正如我們的發聲法教師有力地指出,『自然悅耳的聲音乃是全體發聲器官的和諧共鳴。發聲者可以想像到橫隔膜的動作,好像它和面部肌肉連接起來,在兩者之間沒有什麼障礙一般。發聲者說話時,從橫隔膜直到眼睛都牽涉在內。』
我們那奇妙複雜的發聲系統很可能包括多種樂器的發聲原理。但每種人造樂器都是設計的產品。既然如此,認為我們的聲音不是來自一位設計者是合理的想法嗎?「誰造人的口呢?」耶和華有一次向一個人發問,然後回答說,「豈不是我耶和華麼?」我們的聲音和藉交談溝通思想的能力的確是上帝的奇妙恩賜。(出埃及記4:11)——外稿。
[第25頁的精選語句]
聽取自己聲音的方法之一是使兩手作杯狀置於耳背,向屋隅說話;使用錄音機則更好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你能改善自己的聲音
要養成保持良好姿勢的習慣
先讓肺的下部充滿空氣。不要僅是挺起胸來
練習橫隔膜呼吸法
放鬆顎、頸和肩膊的肌肉
舌頭不可緊張,保持向下和向後姿勢。唇必須保持鬆弛、柔軟和靈活
訓練唇和舌
[第23頁的圖片]
肺
橫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