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土——卑微卻深具價值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若有人問你瓷土有什麼用處,你可能答道,『當然,用來製造瓷器。』你說得對。可是,你知道瓷土同時被用來製造橡皮、塑膠、織物、漆油、鉛筆、牆紙、電氣絕緣體、排水管、殺蟲劑和肥料,甚至從藥劑師買來的藥品也含有瓷土嗎?瓷土的用途多麼廣泛!可是,它來自什麼地方?怎樣使用?有什麼特質使它適合那麼多種用途?
在何處及如何形成
瓷土又名高嶺土;這是個中文字詞,相傳瓷土是首先在中國江西省的山嶺中發現的。多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曾用瓷土和陶石製造精美的陶瓷器。1295年,馬哥孛羅帶了不少陶器樣本返回威尼斯,並且稱之為瓷器(porcellana)。
可是,直至十八世紀,西方的陶器製造師才學到中國人製造瓷器的祕傳。自那時起,在西方各國也發現許多積藏的瓷土。今日,瓷土盛產於美國、法國、捷克、德國、蘇聯和英國的康瓦耳等地。
至於這些積藏的瓷土是怎樣形成的,至今還未真正為人所知。學說之一是,從地核衝出的高壓、赤熱的酸性氣體或液體突破花崗岩,把堅硬的岩石晶體轉變成幼細的白瓷土和其他物質。另一個學說是,經過侵蝕之後,花崗岩被酸性的地面水長期浸透而除去了若干成分,剩下來的便是殘餘的石英和雲母混合的柔軟白瓷土。實際上,這兩種過程對瓷土的產生也許都擔任一個角色。
瓷土採掘場
今日,世界產量最多的瓷土採掘場是英國的康瓦耳和得文郡。從兩地的露天採掘場每年可採瓷土約250萬噸,其中四分之三輸往普世60多個國家。
在康瓦耳的採掘場,瓷土是用水採取的。高壓的噴射水流浸透和衝碎已經半分解的花崗石,把瓷土和較粗、較重的粒子、砂和雲母一起沖出。砂和雲母被分別出來,用作製造建築材料和預製的混凝土材料。仍在懸浮狀態的瓷土則被攪拌成適當的稠度和更加幼滑。然後以一連串的步驟將餘下的水除去。
瓷土的多種用途
看來也許奇怪,瓷土的用途繁多不是由於具有複雜或稀罕的特質而是由於缺乏那樣的特質。瓷土在化學上的惰性、基本的純度、幼細,以及不容忽視的是,它的價格低廉,這一切使它成為卑微、價廉卻極其有用的物質。
例如,你也許知道紙是用木漿和其他纖維製成的。可是,你知道大部分的紙都「攙入」了瓷土嗎?纖維本身的結構不夠稠密,未足以使紙的表面宜於印刷。因此纖維與纖維之間必須攙入幼白的瓷土。這樣行可以增加紙面的不透明度,防止印刷透過紙張的背面,結果使紙面成為清潔和印刷鮮明的一頁。
有些流行雜誌的紙張中含有大約五分之一的瓷土。較昂貴的雜誌的光澤紙張甚至含有更多的瓷土。紙的光澤其實是以瓷土混和某種粘著性的物質,塗在紙的表面上而形成的。
既然瓷土往往比木漿的價錢為廉,把瓷土附加在纖維之內實際使紙張的成本較低。難怪今日製紙業是瓷土的最大用戶。
另一方面,有些人也許以為陶器和瓷器是純粹以瓷土製成的。其實,陶器和瓷器只含百分之10至60的瓷土。其餘的材料是砂、燧石、石英等。使用瓷土的主要目的是使器皿易於塑造或形成,經火之後呈現白色。
你知道瓷土不但在你足底的地下,而且在你靴、鞋的膠底之中,使你得以保持足部乾燥嗎?在天然或合成橡膠之中加入瓷土不但降低成本,且能增加機械力量和抵抗侵蝕。結果可使靴鞋價廉耐用。同樣,瓷土加在漆油裡可以作為展延劑。瓷土的幼細品質使漆油較易於順滑地塗敷,並且有助於使色彩顏料保持懸浮狀態而不致很快就沉落底部。
你也許對上述關於藥物含有瓷土的說法感到驚異。不錯,因為瓷土具有完全的惰性和特別幼細的品質,可以攪和在水裡或用作藥丸或藥粉裡其他特效成分的基劑或賦形劑。它甚至在若干種牙膏、肥皂和化妝品裡也用得著。
對於這種卑微的物質,我們只是提及它的若干主要用途而已。你對它的多才多藝感到驚訝嗎?誰料得到這麼卑微和這麼大量的東西會如此有用呢!因此瓷土乃是表明有一位仁愛的造物主為人類創造萬物在地上供我們享用的進一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