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6 7/8 6-7頁
  • 年輕人——你們可以怎樣促進家庭和睦?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年輕人——你們可以怎樣促進家庭和睦?
  • 警醒!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孝敬和服從』
  • 「清心直說」
  • 單親的家庭
  • 為什麼父母不了解我?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在單親家庭生活,也能快樂嗎?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2冊)
  • 使父母的心歡喜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 為什麼父母不了解我?
    警醒!198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6年
《警》86 7/8 6-7頁

年輕人——你們可以怎樣促進家庭和睦?

「我寫這封信是要請求你們幫助,」一位少女寫來的信以這句話開始。「因為我時常和父母衝突。我時常感到孤寂抑鬱。倘若在短期內沒有什麼改變發生,我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了。……再啟,請不要提議我去和父母傾談。沒有人肯聽我說話。」

雖然你也許不致像這位少女一般絕望,但許多年輕人都在家裡經歷到類似的衝突。日常瑣事、休息時間、衣著打扮、在學校的行為、約會以及對待家人的態度等——這一切都成了導致爭吵的普遍原因。

可是,許多年輕人卻發現聖經的忠告在實行出來時的確可以促進和陸。顯然,與父母保持和睦確有好處。(參看下頁附框。)那麼,聖經的什麼勸告能夠幫助你成功呢?

『孝敬和服從』

「[要]聽從父母。……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聖經在以弗所書6:1-3所下的命令。既然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在我們是無助的嬰兒時小心養育我們,犧牲自己的享受來供應我們衣、食、住所和照顧我們的健康,我們豈不應該孝敬父母嗎?服從意味到要照著敬畏上帝的父母的吩咐去做——即使是困難的事。當然,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可是,由於父母擁有較多的人生經驗,留意父母的忠告可以使你較為明智,並且保護你不致做出令自己傷心的事。

誠然,這也許意味到你要學會去做或接納某些你認為不甚愉快的事。但這其實是裝備你去應付成人世界各種壓力的基本訓練。兒童精神科醫生加布里埃爾博士發現,「最易相處的兒童」乃是「能忍受挫折」的兒童。他們學會應付失望而不致身心崩潰,因此能夠對無法改變的事安之若素。聖經也表明學會應付不幸可以培養品格。耶利米哀歌3:27說:「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

可是,你若感覺父母對你的觀點毫不理會又如何?聖經建議:(1)以冷靜的態度與父母談話而非舌劍唇槍地爭辯。(箴言29:11)(2)使用「甜言」,請求父母予以考慮和幫助而非提出強硬要求。(箴言16:21)(3)要合理。為你的觀點提出充分的理由而非漠不相干的道理,如「人人都這樣行」等。——參看腓立比書4:5。

「清心直說」

格雷戈里在少年時感到未能從母親獲得感情上的支持。母親對他的管束看來毫無理由。她時常蠻不講理地指責他做得不對。格雷戈里內心痛苦,以致天天和母親衝突。他前往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向一位傳道員求助,傳道員鼓勵他和母親「清心直說」地相談。——約伯記33:3,《當代聖經》。

「我努力使母親知道我的真正感受。我需要她的了解和感情上的支持,」格雷戈里說。「我幫助她看出我並沒有行差踏錯,她對我不信任使我感到多麼痛心。她終於開始了解我的感受,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改善了。同時,我服從母親,使她沒有理由不信任我。」少年人的感情需要若得不到滿足,就往往會釀成憤恨。可是,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卻能改善家庭的氣氛。

格雷戈里家庭狀況的改善特別值得留意,因為他來自一個單親家庭;這種家庭正在日益增加,而且具有許多獨特的難題。

單親的家庭

目前,美國每五個兒童當中便有一人只和父親或母親同住,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在祕魯,一位單身母親訴說身負重擔,例如在長時間工作之後還要料理家務。但她說:「使生活更加艱難的卻是兒女不聽話。」

你若是這種家庭裡的孩子,要表現同情和培養聖經所謂的『體恤之心』。(彼得前書3:8)要聽從父親或母親的話。不但要幫助料理家務,而且在感情上支持尊親以證明你是真正的兒子或女兒。你應該慶幸還有一個人關心你和決心把你教養成人。在單親的家庭中成功地應付額外的挑戰會使你成為較好的人。a

誠然,沒有一個家庭是十全十美的。可是,要以感激的目光留意觀察家庭的長處而努力促進和睦。

[腳注]

a 參看1981年2月22日的英文《儆醒!》雜誌中“Just You and Me, Mom”一文。

[第7頁的附欄]

父母與少年兒女保持良好關係深具價值

「在[大約200次]的調查當中,研究者一致認為學術成就、領導能力和兒童的創作思想肯定與溫暖、融洽、了解的親子關係有關。」——《婚姻與家庭》雜誌。

「青少年若吸毒或酗酒,他在家庭裡擔任的角色可能對他的毒癖及治療有極大影響。」——「濫用麻醉藥:整家人的事」,《新聞報》。

「據調查顯示,青少年對自己與父母的溝通及自父母獲得的幫助越感滿意,自尊心便越強。」——《青春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