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外貌有多重要?
「我真不喜歡自己的樣子,」16歲的瑪利亞嘆道。「我想美麗與我無緣了」
你說你不喜歡自己的樣貌?老實說,很少人——若有任何人的話——是對自己的容貌完全滿意的。有些人非但不像那西塞斯一般愛上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反而在攬鏡自照時幾乎大感沮喪。
在成長時期也許有點害羞的青少年尤其有這種情形。『我真不喜歡自己的樣子,』16歲的瑪利亞嘆道。『我想美麗與我無緣了。』13歲的鮑勃也作出類似的感嘆:「我不喜歡我的頭髮,它在腦後直豎起來。」
當然,希望自己容貌俊美是自然的事。作出合理的努力去照顧個人的儀表是明智的。可是,對容貌的關心是否開始支配你的思想呢?你為了容貌而不喜歡自己嗎?若然,要自問一下,自己的抱怨是否有充分理由?我可能僅是為了渴望較青的草而陷在轉個不停的踏車裡面嗎?
較青的草
不錯,在許多人看來,人生好像一條無盡的籬笆,而較青的草總是在另外一邊。你無疑見過這樣的人。天生苗條的女孩認為自己瘦得可憐,於是拼命飽食到作嘔。珠圓玉潤的女孩則覺得自己太肥,於是節食到幾乎餓死。或者有人像安妮一樣。她長得比同學稍高。她喜歡自己有成年人的身材嗎?她回憶說:「我比誰都高一點。我自覺很尷尬。我有個嬌小玲瓏的朋友,我對她羨慕不已。」
因此,市上充斥著美容輔助器和各種健美機器。整形術日益流行和興旺。青年人對無可改變的東西感覺煩惱,以致危害到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有方法可以脫離這種走馬燈式的不滿嗎?有的!祕訣是要對自己的容貌懷有適當的看法。怎樣獲得祕訣呢?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
有力的影響
關於我們的容貌,有多種因素影響到我們的看法和感覺。其中一種影響力來自我們的內心。聖經稱之為「少年的私慾」。(提摩太後書2:22)這種私慾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其中之一是過度關心自己的容貌。
有趣的一點是,心理學教授薩利斯(Richard Sarles)指出這些慾望時常是受人影響的:「青春期是一段過渡時期,身體的主要重新組織在這段時期中發生。……為了應付身體轉變所造成的窘境,很多青少年倚賴同輩給予他們安全感。」換言之,朋友們若沒有留意到我們的鼻子有多大,我們可以一笑置之。但朋友若留意到,我們也就留意了。
另一種有力的影響是稱為傳播媒介的狡猾制度。從童年開始,電視、書刊和電影一直向我們灌輸「好」人是美麗的,「壞」人是醜陋的;這個主題不斷在傳播媒介中受到強調。它使不完美的人類「看事情只看表面」的趨勢更為惡化而變成以貌取人。——哥林多後書10:7,《新譯》。
傳播媒介希望使你相信,你若非頭髮光澤、身材動人、輪廓俊秀、肌膚似雪的美女或虎背熊腰的「大漢」,你就一生無望了——或者至少不要妄想受人歡迎、事業成功或生活快樂。當然,在意識上你也許看出傳播媒介物所玩的花招:全無根據的胡說。可是,大多數傳播媒介的影響是潛意識的。微妙地或露骨地,美麗已成為理想化而到處受人崇拜!不論推銷什麼東西,從香水至鏈鋸,都借助於漂亮的容貌。結果,許多人不但購買貨品,同時也接受了外貌重於一切的歪曲觀念。
克服『漂亮人物』的幻想
因此,『漂亮人物』的幻想無疑感染到許多人。他們的生活離不了流行的減肥餐單、奢侈的化妝品和昂貴的醫療方法。可是,聖經說:「不要讓週遭的世界把你納入它的模子裡。」(羅馬書12:2,英文《菲臘氏聖經譯本》)請想想:是誰提倡這種觀念的?誰說你若要受人歡迎、成功或快樂就必須有某種容貌?豈不是想從這種騙局牟利的製造商和廣告商?為什麼要讓他們模鑄你的思想呢?倘若對你外貌的恥笑是來自朋友的,誰需要這樣的「朋友」呢?
聖經進一步勸勉我們『要以健全頭腦去思考。』(羅馬書12:3,《新世》)這可以包括用懷疑的目光去看各種提倡自我不滿的宣傳——不論是來自朋友抑或傳播媒介。豈不是極少人的外貌看來像超級模特兒嗎?聖經說:「豔麗是虛假的。」(箴言31:30)甚至靠美貌賺大錢的人也只能走紅一段短暫的時期而已——不久便有新鮮面孔上場取而代之了。再者,化妝術、燈光和攝影技巧可以對人的面貌和身材造成神奇的效果。有些人曾看到自己所傾慕的男、女名人在沒有複雜的化妝技術掩飾時的真面目而大驚失色!
值得考慮的另一點是:你的朋友豈非大多數是樣貌平凡的嗎?其中有些從某些標準看來也許甚至可說是難看。你的父母又如何?他們是時裝雜誌的封面人物嗎?很可能不是。但你會因此改變你對他們的看法嗎?事實上,你一旦由於他們的為人而非為了他們的容貌賞識他們,你甚至很少會想到他們的外貌。
最後,年輕人在成長時的外貌豈不是不斷改變的嗎?青少年的成熟速度各有不同。因此,倘若你太矮或太高,或者膚色不甚理想,要耐心等待。時間也許會改善一些所謂的缺點。
以健全的頭腦去看這些事可以使你不致遭受挫折,例如要自己比得上銀幕和流行雜誌上的偶像或把自己與其他少年作不必要的比較等。你有些可貴的東西足以抵消身體的任何缺點而有餘——不論缺點是想像的抑或真實的。可是,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因素需要你考慮。
上帝對事情的想法
你留意到聖經很少論及人的外貌嗎?為什麼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亞伯拉罕、馬利亞——甚至耶穌——的相貌是怎樣的?顯然,上帝並不重視外貌。
事實上,上帝有一次拒絕立一位名叫以利押的青年為王,而這人顯然是個外貌英俊的美男子。耶和華上帝向先知撒母耳解釋:「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6,7)結果,上帝揀選了一個名叫大衛的少年。
因此,聖經有理由鼓勵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內心隱祕的人」而非外表的裝飾之上。(彼得前書3:3,4,《新世》)當然,這並非意味到我們應該忽略自己的外表。聖經鼓勵我們在衣著和打扮方面保持崇高的標準。(參看提摩太前書2:9。)可是,我們的外貌有時仍使我們感覺有點苦惱。但我們可以引以為慰的是,上帝所重視的並不是我們的外貌!上帝看人是「看內心」。既然如此,不再為外貌擔憂,轉而留意在上帝面前美化自己的內心豈不是明智之舉嗎?
[第16頁的圖片]
你自己所不喜歡的特點也許正是別人所羨慕的
[第17頁的圖片]
你有一些可貴的東西足以抵消任何身體缺點而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