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為什麼我動輒發脾氣?
「我發怒時心頭火起,那時你就最好不要接近我。……我臉面發紅,……有時甚至高聲大叫。」——11歲的埃文。
你的姊妹弄壞了你心愛的襯衫。你的教師在考試時給你的分數不公平。你的吹髮器在你最需要時突然失靈。在許多青少年看來,諸如此類的侵擾、不平和不便都可能令他們大發雷霆。
蘭萊爾(Georgia Witkin-Lanoil)醫生在《衛生》月刊為文解釋說:「隨後頭腦對可怒的事情發生反應,自律神經系統便激動起來。腎上腺分泌出腎上腺素,進入血管,使心跳和呼吸加速,儲備的糖分也放出來以增加能量。」
結果如何?蘭萊爾醫生繼續說:「在自己體內的腎上腺素影響之下,我們的行動往往反應過度。我們會高聲叫喊、惡意地說出半真半假的話、打人、搗亂、破壞或憤然離開現場。」《少年》雜誌有一篇文章同樣地指出,憤怒「可能使你說出違反本意的話、失去朋友——甚至實際感到痛楚。」
你曾試過大發脾氣嗎?若然,你就不是獨一無二的。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你在後來無疑會自覺愚蠢,並且納罕,『為什麼我會這樣行呢?』不錯,為什麼有些人這麼難以控制自己脾氣?控制脾氣值得努力一試嗎?
發怒的原因
我們有時會感覺憤怒的部分原因是,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創世記1:27)上帝自己也會發怒!例如,使徒保羅說:「上帝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馬書1:18。
可是,請留意耶和華上帝的憤怒是由對公義和公平的熱愛所促成的。他的憤怒並非僅是『大發脾氣』。反之他控制自己的憤怒,並且以公義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例如,當他以一場普世的洪水毀滅古代的邪惡世界時,他並沒有對事態失去控制。反之,他「保護了……挪亞一家八口。」(彼得後書2:5)是故,耶和華配被描述為「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真理]。」——出埃及記34:6。
由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人類,我們生來就有公平之感。因此在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我們會自然在內心感覺憤怒。在聖經時代有些敬虔的人便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例如,以色列國的領袖摩西在有些人反叛他時感到憤怒。(民數記16:1,15)甚至,耶穌基督也曾表示憤怒!當他看到商人在崇拜上帝的聖殿大做生意時,他義憤填胸地命令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翰福音2:13-16)因此義憤對基督徒是很合適的。
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憤怒都不是出於公義動機的。原因是,正如聖經所說,我們「都在罪惡之下。」它繼續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9,10)因此,我們自己的不完美——和別人的弱點——乃是挫折感的重要來源。「有時別人使你簡直受不了,」年輕的斯蒂芬妮說。」
我們發怒時常並沒有正當的理由!我們不像耶和華一般能洞察各事,而是對事情的看法頗為狹窄。(希伯來書4:12,13)例如,智士所羅門指出,「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1)可是,有時一句無心的「言語」,時候不當的笑話或善意的揶揄都可能由於誤解而使我們勃然大怒。
最後,脾氣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看來比別人較易發怒。作為少年人,你剛開始學習控制青春期所帶來的一切新慾望和衝動。你也許對自己缺乏信心,以致對別人的批評過度敏感。你尚未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頗易發怒——特別是在家庭圈子之內。「我常對姊妹大發脾氣,」15歲的羅莉承認說。「她知道怎樣激怒我、例如說些愚蠢的話或者是反駁我所說的話等。」你和父母也可能發生類似的緊張情況。
不錯,你若縱容自己,就什麼東西都可以使你發怒。但問題是,你怎樣處理憤怒之感呢?
怒氣發作
《到了青春期》一書指出,「許多人不知道怎樣明智地發泄憤怒。」有些人像孩子般吵鬧,有些人在言語或行為上暴戾橫蠻。有些人表面平靜,內心卻怒火中燒。正如一位少女說:「我發怒時並不叫喊,只是冷漠地默然無語。」此外也有人駕車出外,藉開快車發泄憤恨。
可是,發泄怒氣很少是有建設性的。耶魯大學教授施瓦茨(Gary Schwartz)聲稱『怒氣對心臟所產生的後果比任何其他情緒——甚至恐懼——更為嚴重和長久。』杜克大學的小威廉斯(Redford B. Williams, Jr.)博士說:「多次調查顯示,很多早死的例子可能和憤恨有關。」不錯,一不如意就『大光其火』的習慣對健康毫無益處。有一句古代的箴言說:「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箴言14:30。
此外,一發不可收拾的憤怒往往使不利的事態更加惡化。請想想聖經的記載報導兩位名叫西緬和利未的兄弟聽說妹妹被人強姦。他們的憤怒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們怎樣泄憤呢?聖經說他們設下計謀,使他們能夠殘酷地殺死那行強暴的青年男子——以及他一家和全城的族人!——創世記34章。
多年之後,他們的父親在臨終時還記得這件惡事。他有稱讚他們報仇雪恨之舉嗎?正相反,他說他們的「怒氣暴烈可咒,他們的憤恨殘忍可詛。」(創世記49:7)不錯,他們在盛怒之下所作的事甚至比起初觸怒他們的惡事更壞!他們的行為絕無建設性,反而把自己的聲譽破壞無遺。
因此,難怪箴言說:「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箴言14:17)怒中的言行很少是經過三思和合理的。含怒的人很少尋求合乎基督教訓的方法去糾正弊端。聖經執筆者雅各的話說得不錯:「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各書1:20)大吵大鬧、辱罵別人和繃著臉含怒不語都是深具破壞力的事。
誠然,在怒氣中對犯錯的人出言不遜也許能令你稱快一時。但通常你會後悔自己大發脾氣——尤其是發怒的對象是僱主、教師或父母的話!(參看傳道書10:4)因此箴言29:11說:「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行呢?下期有一篇文章會討論這件事。
[第10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自己的不完美——和別人的缺點——乃是挫折感的重要來源
[第10頁的圖片]
為此而大發脾氣,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