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0 9/15 281-285頁
  • 不急於發怒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不急於發怒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披上新的品格
  • 人的忿怒產生不義
  • 錯誤的見解
  • 憤怒
    洞悉聖經(上冊)
  • 怒氣
    洞悉聖經(上冊)
  • 關於生氣,聖經怎麼說?
    聖經問答
  • 要明智——不要輕易發怒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守》60 9/15 281-285頁

不急於發怒

「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各書1:20。

1.為什麼上帝的憤怒並不會產生不義?耶和華怎樣為人立下榜樣?

憤怒本身並不是罪惡。耶和華的憤怒乃是一個絕對公義的上帝對罪孽,邪惡和各種不義的正當反應。「因為這些事上帝的忿怒必臨到那些悖逆之子。」上帝的忿怒是完全在他的公平,智慧,仁愛和能力控制之下的。「耶和華不輕易發怒」——這是先知那鴻,約珥和約拿所一致公認的事實。詩篇的作者說:「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而耶和華自己也在出埃及記34:6對人作了以下的一段描述:「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且有豐盛的慈愛。」由此耶和華為人立下了一個不輕易發怒的榜樣。——以弗所書5:6;那鴻書1:3;約拿書4:2;詩篇145:8。

2.為什麼對不完美的人類說來不輕易發怒非常重要?

2 所以上帝可以很適當地要求我們也不輕易發怒。聖經的作者雅各曾在上帝的感示之下解釋為什麼不完美的人類特別需要不急於發怒,說:「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我們有很多理由相信這句話的真實性。人的憤怒時常是由不充分的原因所引起的;即使真正有原因,他亦時常會小題大做。人的憤怒在發洩時多半會不顧後果而造成各種的傷害。人的憤怒時常會使人失去自制——結果演變為大發雷霆和暴烈的「惱怒」。聖經曾將這種行為列為不義的事之一,並且說「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國。」人的憤怒絕不能引領人按照上帝所立的公義標準而生活。——雅各書1:20;加拉太書5:20,21。

3.敏於發怒會產生什麼結果?

3 所以耶和華手下的基督徒見證人很關心怎樣養成不輕易發怒的品性以求贏得公義的上帝的嘉許。「耶和華在他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所以他所表露的憤怒也是公義的。但是當一個人在憤怒中行事時,他通常不會成就上帝的公義;事實上他時常會做出一些是他在後來感覺悔恨的事。上帝所定的律則是確定不移的:「愚妄人狂傲自恃,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我們留意到一般敏於發怒的人時常會弄出個笑話來。這件事實應該在我們心上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敏於發怒的人不但使自己看來愚蠢可笑,他的行動所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愚蠢的。敏於發怒的人時常會傷害別人,不論他所用的是舌頭抑或拳頭。人的憤怒多半是自私而有害的。——詩篇145:17;箴言14:16,17。

4.(甲)憤激是什麼?在憤激的正常運用方面,誰為我們立下一個榜樣?(乙)為什麼即使憤激我們亦不應該急於表達?

4 公義而不自私的憤怒稱為憤激。當一個人的良心受過上帝的公義的律法所訓練時,它自然會對上帝視為錯誤和邪惡的東西發生惡感。耶穌激於義憤所說的話和所行的事都成就了上帝的公義。(馬可福音3:5;約翰福音2:14-17)基督耶穌的憤激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並且總是以真理和公義為根據的。可是不完美的人的憤激卻可能造成不義的結果,如果這種憤激是由誤解和錯誤的推理所促成的話。當耶穌在伯大尼時,有一個女人將香油倒在他頭上。「有幾個人[表示憤激]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耶穌說:『由她罷。為什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耶穌接著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他們的憤激是沒有適當理由的。所以即使當我們感覺憤激的時候,明智的途徑仍然是不要急於表達為妙,因為我們應該容許自己有機會了解所有的事實和始末的根由。——馬可福音14:3-9。

5.在認識了上帝的真理之後人,必須做一種什麼轉變?

5 在認識上帝的旨意之前,一個人可能會時常敏於發怒或大發脾氣,結果講出污穢的話和做出暴烈的舉動來。「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在我們認識了耶和華公義的旨意之後,我們就必須做一個大轉變了。上帝的道吩咐基督徒說:「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 ,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從敏於發怒轉變成不輕易發怒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以弗所書2:3;歌羅西書3:8。

披上新的品格

6.(甲)不輕易發怒是基督徒必須作的什麼基本轉變的一部份?(乙)為什麼新的品性並不是指外表的品性修養?

6 不輕易發怒是聖經所提及的「新人」的標記之一。使徒保羅曾描述所有尋求上帝嘉許的人所必須經歷的轉變說:「[你們]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旨意]造的。」所以上帝的旨意是要我們作這種轉變。促使人更新思想的力量乃是上帝的聖靈,同時我們的頭腦亦必須受聖靈所激勵。對上帝的旨意的正確認識在促成這種轉變方面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正藉著正確的知識]漸漸更新,正如造他們的主的形象。」這「新人」或新的品格並不是用來披在「舊人」之上的一個漂亮的面具。「穿上新人」的意思絕不是藉著所謂的品性修養在外表養成溫柔的舉止,但在內心仍然是同一個「舊人」,思想也沒有按照上帝的聖靈和旨意真正更新。這「新人」是毫無虛假或偽善的。它是絕對真實的。它並不是穿上了偽裝的「舊人」。它能夠真正提出衷心的證據證明它已結出聖靈的果實:「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以弗所書4:22-24;歌羅西書3:9,10;加拉太書5:22,23。

7.有些俗世的人對基督徒的新品性採取甚麼看法?為什麼他們的見解是錯誤的?

7 按照上帝旨意作這種轉變並不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對此表示懷疑,特別是一般沒有和耶和華見證人聯絡的人。有許多撰文討論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的人將他們在思想和態度上順服上帝的旨意一事僅僅當作動聽的理論來研究。他們並不體會這件事所具有的屬靈的意義和推動力。他們不了解正確的知識,上帝的聖靈和獻身遵行上帝的旨意所具有的鉅大能力。關於「新人」的真相便是:這絕不是一個空虛的理論;事實上它完全不是人力造成的。「這新人」,保羅說:「是照著上帝的[旨意]造的。」——以弗所書4:24。

8.為什麼改變成「新人」並不是不可能的?上帝會將生來暴躁易怒的人列為例外嗎?

8 所以上帝的道並不是根據人不可能改轉的見解而寫的。反之他表明人的改變不但可能,並且是一種必需。一個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可能說:「我一向都是脾氣暴躁的;這是我的天性;這是我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上帝絕不會接受這樣的藉口。當使徒在以弗所書4:31表明上帝的旨意時,他並沒有將生性易於發怒的人列為例外。他強調地表明上帝的旨意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所以雖然一般人以為暴烈的脾氣是一種遺傳的天性,因此是無法克制和無法更改的,這種見解其實是錯誤的。我們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澈底的改變是絕對可能的事。在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裡有許多人曾一度是脾氣暴躁的;但今日他們卻「不輕易發怒。」他們真正披上了「新人」;我們知道聖經絕不是根據人不能改變的見解而寫成的,反之它確實地表明我們能夠改變!

9.人怎樣改變成一個「新人」?

9 人必須怎樣才能作這種轉變呢?他必須追求上帝的道聖經中的正確知識。這需要他對聖經作個人的研讀,也需要他和一般努力遵行上帝的旨意和已經披上「新人」的基督徒聯絡交往。藉著經常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所舉行的聚會,他可以不斷在靈性上獲得造就,從而能夠在披上「新人」方面繼續進步。誠然,變成一個新人是需要時間的,但是藉著決心作必須的改變,他會贏得上帝的嘉許和幫助。你並且應該祈求上帝的聖靈激勵振奮你的頭腦。

10.暴烈的脾氣會怎樣影響組織的和平與團結?為什麼與新世界社會聯絡的人必須披上新的品格?

10 你同時應該記得,「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在另一方面,「忍怒的人止息紛爭。」(箴言15:18)既然耶和華的組織必須保持和平與團結,動輒發怒以致在上帝的百姓中間引起糾紛爭端的人在這個組織裡是沒有立足之地的。一個與新世界社會聯絡的人若堅持讓自己暴烈的脾氣不受控制以致引起紛爭,耶和華的天使便會採取行動將這樣的犯罪者逐出上帝的組織。拒絕披上「新人」就等於抗拒上帝的旨意和聖靈;這無疑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人的忿怒產生不義

11,12.為什麼上帝的道將動輒發怒列為非法?聖經和報紙所登載的實例怎樣證明上帝的律法是明智的?

11 藉著勸誡人不可敏於發怒,上帝的道將造成許多損害的一個病根除去。甚至隨便將報紙翻閱一下,我們亦可以留意到別人憤恨很容易會連帶產生一種傷害別人或使別人受苦的慾望。既然人在發怒時通常會喪失自制力,我們可以想像一場烈怒可能造成什麼可怕的暴行。報紙時常登載由敏於發怒所引起的毆鬥和殺人。有一張報紙在不久之前登載一個年輕的男孩竟因為他的母親不許他用家中的電話而一時怒起將母親殺掉。有多少謀殺案件事是因為一時之怒而促成的!這個數字簡直大到無法統計的地步。報紙透露甚至夫妻也有時因為在暴怒之下失去自制而彼此殺害。聖經告訴我們該隱怎樣「大大的發怒。」結果他將自己的親兄弟殺掉。掃羅王曾擲矛企圖殺死他親生的兒子。「掃羅向約拿單發怒。…掃羅向約拿單掄槍要刺他。」難怪聖經將暴烈的脾氣和惱怒列為非法,並且吩咐基督徒從他們中間除去一切的惱恨,忿怒和惡毒。——創世記4:5;撒母耳記上20:30,33。

12 世上的立法者制定了禁止謀殺的法律,但卻沒有制定禁止發怒的法律。他們也沒有立法禁止人動輒發怒。但是上帝的律法卻禁止人這樣行。所以上帝的律法追究到造成這麼多罪惡的病根而提出治本的方法。

13.基督耶穌所定的律法怎樣比摩西的律法更為澈底?人若繼續對弟兄懷怒便會有什麼危險產生?

13 摩西的律法禁止人謀殺,但是基督耶穌所定的律法卻遠較澈底:「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繼續]發怒的難免受審判。」(馬太福音5:21,22)一個人可能有充分的理由發怒,但是他若繼續對他的弟兄發怒,他便可能犯罪了,因為延續過久的憤怒時常會形成報復的心理。因此上帝的道吩咐我們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我們若含怒而睡,我們便會繼續助長所懷的怒氣——這等於給魔鬼一個可乘的機會使我們落入他的掌中,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所以不但暴烈的脾氣會產生不義,懷怒不息以致形成復仇之心的人也一樣。「不要以惡報惡,」上帝的道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以弗所書4:26,27;雅各書1:20;羅馬書12:17,19。

錯誤的見解

14.有些人對暴躁的脾氣懷有什麼錯誤的見解?為什麼這種見解是錯誤的?

14 世人對於人的憤怒懷有許多錯誤的見解。舉例說,發脾氣有時被人認為是堅強的個性的一種證據。因此有些人可能相信暴烈的脾氣是力量的一種表現。這是多麼愚蠢!當一個人勃然大怒時,我們說這人發脾氣。其實他失去了自制力。沒有了自制又怎可能有任何真正的力量呢?不錯,力量是有的,但這是一種毀滅,破壞和致死的力量。一個軍力雄厚的征服者可能攻占一個城,但是他如果沒有自制力,他便可能在一時怒氣發作之下將城毀了。所以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呢?上帝的道回答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不輕易發怒便是力量——一種勝過匹夫之勇的力量。強者乃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而不是妄發脾氣的人。忿怒不但不能和理智及自制共存,並且會將這兩種美德逐出門外。我們絕不能將氣忿和暴怒視為力量和憤激。——箴言16:32。

15.為什麼憤激是正當的?脾氣暴躁的人是否比不輕易發怒的人感覺更大的憤激?

15 當然,憤激和根據義憤所採取的堅決行動是正當的,例如耶穌對聖殿裡找換銀錢的人所採取的行動便是一個榜樣。(約翰福音2:13-17)有時不感覺憤激是錯誤的,因為這會表示我們同情不義或害怕與罪惡作對所帶來的後果。但是僅因為一個人大發雷霆並不能證明他比一個不輕易發怒的人更為憤激。一個具有自制力的人可能含有深一倍的感情,但是他會將他的義憤加以控制指引,正如在一架汽油電動機的氣缸裡的爆炸一樣,以達成公義的結果。

16.為什麼監督必須不輕易發怒?

16 既然人的忿怒並不能產生上帝所悅納的果實,上帝的百姓中的監督們必須立下正當的榜樣。他們必須不輕易發怒,不輕易生氣。脾氣暴躁是懦弱的一種標記。這種懦弱使人喪失在上帝的組織裡做監督的資格。一個人若尚未學會怎樣控制自己的脾氣,我們自然很難相信他能夠勝認照料耶和華的羊群的監督職責。「監督既是上帝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但卻能夠]自持。」(提多書1:7,8)一個監督若易於發怒,他可能在屬下的小組中造成糾紛和分裂甚至將其澈底破壞。因此上帝的道規定動輒發怒的人沒有資格做監督,他們可說是太弱而不配擔當這個職位。

17,18.關於發怒有些人懷有什麼信仰?為什麼從靈性和身體的觀點看來這種信仰是錯誤的?

17 有些人相信盡量發洩心裡的忿怒是解除積鬱的一個好方法。這是絕對錯誤的。即使有些世俗的精神分析學家相信以這種方式發洩憤恨是好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基督徒應該讓上帝的道而非世人的理論指引他們的行為。耶和華的道對於肆意發怒的人全無好評,並且也從未說過這種行為對人有任何益處。

18 即使人體的觀點看來發怒亦對人毫無益處。創造人類的主宰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一個充滿惱怒,憎恨和報復情緒的人只會傷害自己而已。有數目日增的醫生正在發現這種害處在你的身體和頭腦(Your Body and Your Mind)一書中史羅特醫生(Dr. Frank G. Slaughter )寫道:「米圖曼和和夫醫生(Drs. B. Mittelman and H.G.Wolff) 所做的研究表明患有胃潰瘍的病人在感覺憤恨惱怒時會使具有高度酸性的胃液分泌增加,胃的收縮加頻,並且使流過胃壁和十二指腸粘液膜的血液也普遍增加。…既然這些改變通常是和潰瘍的症狀有連帶關係的,所以憎恨的情緒會實際引起劇烈的痛楚。胃裡的粘液膜是很薄弱而容易受損的,在正常的情況下它由一層保護性的粘液覆蓋著,從而使胃壁不致被不斷浸溶著他的鹽酸所消化。在對正常的胃所做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胃酸因為感情的原因而分泌增加時有很多粘液層都被沖去。並且在胃和十二指腸的粘液膜上亦常有微小的出血和實際的破裂發生。所以我們在這裡具備了造成潰瘍的一切因素;這種情形若重演的次數夠多,它無疑會造成潰瘍。」

19.心臟病專家發現聖經中「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這項訓示有什麼智慧?

19 但是惱怒和憤恨所生的影響可能比它們加於人胃的傷害遠較嚴重。聖經說:「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箴言14:30)不久之前有七位心臟專家向人提出勸告怎樣避免心臟病突發。他們一致勸人保持心靈平靜而避免發怒。按1955年十二月一日的紐約時報報導,其中的一位醫生,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臨床藥物學教授高特博士(Dr. Haray. Gold )說:「我們必須說服我們的病人當他們大發雷霆而恨不得將某個人殺掉時,他們正好做著相反的事——他們正在害死自己。」這些警告人不要發怒的醫生可能在心裡想到著名的蘇格蘭外科醫生約翰·亨特的例證。他曾發過一場幾乎使他喪命的心臟病。身為一個醫生,他知道感情對心臟所具有的重大影響。當他病好之後,他說:「我的性命是在任何故意激怒我的壞蛋手中!」可是他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後來有一天當他被另一個醫生反駁時,他一時控制不住而勃然大怒;結果他的心病復發而因此送命。所以聽從造物主的勸告的人是多麼明智:「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篇37:8。

20.上帝的道怎樣形容盡量發洩憤怒的人?和這樣的人交往有什麼危險?

20 以為拋棄自制大發雷霆是舒解積鬱的方法的人是多麼愚蠢!「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言25:28)所以上帝的道絕不同意世人以為爆烈的脾氣是個性堅強的證據或利用發脾氣舒解積鬱的見解。發脾氣並不能潔淨我們周圍的氣氛,反而會毒化他。這種毒素是可能傳染給別人的,因此耶和華警告我們說:「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羅網裡。」——箴言22:24,25。

21.基督徒變成不輕易發怒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聖經怎樣表明這是智慧的途徑?

21 基督徒之所以避免動輒發怒不僅是為了避免影響自身健康的緣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決心要遵行上帝的旨意和按照聖經中公義的原則而生活。雖然有些人並不以自己脾氣暴躁為恥,或甚至以此為榮,真正的基督徒卻揀選智慧的途徑而變成不輕易發怒:「性情溫良的有聰明。」「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消]怒。」「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言17:27;29:11;14:29。

22,23.(甲)不輕易發怒能夠防止什麼傾向?(乙)我們需要怎樣才能治療脾氣暴躁的毛病?

22 不輕易發怒的意思同時也指不小氣。這可以防止我們變成心胸狹窄——對於小事過度敏感,稍有不妥便大動肝火。「新人」並不也不能具有一種過度敏感的脾氣,不論碰到假想或實際的冒犯便立刻大發雷霆。相反地,按照上帝的旨意形成的新品性是不會輕易生氣的:「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傳道書7:9)即使我們遭受別人不仁慈的對待,我們若敏於生氣發怒便仍然會在上帝眼中居於不對的地位:「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19:11。

23 那末什麼是脾氣暴躁的救藥呢?救藥和不敏於聽的耳朵及急於說話的舌頭所需的一樣,那便是:堅決地渴望遵行上帝的旨意和贏得他的嘉許。這樣的人必定會被上新的品格而竭力「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得後書3:1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