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由什麼促成?
「各國已捲入了地理政治學遊戲的漩渦中,」《紐約時報》在去年初報導說。美國由於貿易赤字繼續攀升,不得不讓美元進一步降低對日元和馬克的兌換率。因此《時報》的報導繼續說:「各國正企圖迫使對方在內政方面作出改變……以期使貿易獲致較佳的平衡。」
何以美元貶值未能在國際貿易關係上達致預期的改善呢?美國的龐大貿易赤字繼續增高是由什麼因素促成的?何以像日本和西德等國家儘管通貨升值,但在對美的貿易方面盈餘仍繼續增加呢?
這些問題正是全世界的著名經濟學家竭力尋求答案的。無論如何,解決世界貿易的難題顯然並非僅憑調整美元的價值就能一蹴而成的。目前,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責難和反責難已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達到爆炸程度。
日益尖銳的貿易摩擦
例如,美國有許多人認為,雖然美國已開放市場給外國貨品輸入,但其他國家——日本以及在較低程度上,西德和其他國家——卻沒有投桃報李。他們聲稱,那些國家使用不公平的貿易策略去提高輸出數量和減低輸入以保護自己的市場。結果,他們認為,這導致美國有更多人失業和生計受損,於是在美國和貿易夥伴國之間促成了相當程度的摩擦,甚至仇視。
此外也有人抱怨說,日本廠家給予工人的工資遠較美國的為低,因此可以用廉價在海外市場上從事競爭。另一方面,外國公司若要打入日本的市場,就必須應付當地的傳統及私人貿易習慣、複雜的配給方法和關稅制度、品質標準、語言障礙、日本人的好惡之感以及對外國貨品不願接受的態度等。有些外國商人聲稱,這一切都對他們十分不利。
美國商業部長鮑德里奇便曾表示過這種不滿,他在東京對一群日本商業巨子說:「日本若不斷增加輸出,但在輸入方面卻緩慢或停滯下來,就不能繼續與貿易夥伴共處了。差不多從任何角度看來,日本在世界經濟上均擁有很大力量,但卻沒有負起與力量俱來的責任。」
反責難
另一方面,日本商人卻指出他們的美國貿易夥伴表現急功近利的精神。雖然日本商人甘願跟從一種長遠的觀點,美國商人卻要立刻獲利以滿足股東的期望。例如,在1970年,美國和日本的多家公司共同作了一項費用昂貴的研究,希望找出方法去使用激光播放唱片和影片。不久之後,美國公司為了缺乏結果而退出研究。可是,日本公司卻鍥而不舍,終於成為億萬美元的雷射唱片貿易的一股主要力量。
據日本人聲稱,貿易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社會以節儉為主,美國社會則以消費為主。日本人在積蓄方面平均比美國人高出四倍,總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30。
通常,日本人認為競爭的優勢不在乎生產成本較低而在乎較高的生產力和較佳的經營方法。一位美國觀察家指出,「例如,美國五大鋼鐵廠的工人生產力比同類工作的日本人低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這意味到即使兩國的工資同等,在真正的自由市場上,美國人仍然不能與日本人競爭。美國在汽車製造業方面也追不上日本。」
對於日本不願輸入外國貨品的指責,許多日本人認為此說並非屬實。他們聲稱日本人一向都歡迎外國製造而適合日本人品味的貨物。例如,一家美國玩具廠曾重新設計所出產的洋娃娃,使其身材較為適中,兩腿較短,眼睛呈深棕色。結果這種貨品的銷路達數百萬之巨。同樣,美國一家汽水公司在日本佔了百分之60的汽水市場,方法是出品較甜的汽水——投合日本人的喜好。採納這種市場策略的外國公司均獲得頗大成功。
日本有些人甚至認為美國蓄意誇大貿易的赤字以掩飾自己的措施失當。他們指出,既然日本的人口只及美國的半數,日本人所消耗的美國貨自然不及美國人消耗日本貨那麼多。此外,他們認為引證的數字許多時發生誤導作用,因為其中並不包括美國在日本擁有或控制的公司所出品的貨物或提供的服務在內。一家顧問公司報稱,在日本有3000間這樣的商業機構,其中為首的300間於1984年在日本售出了價值440億美元的貨品。
美國在海外發展商業以圖從廉價勞工得益也使貿易不平衡更加惡化。結果有越來越多美國牌子的電視機、電腦、汽車和其他產品是在日本、墨西哥、台灣……等地製造的,它們在美國市場上銷售。日本人聲稱,此種轉變不但使美國失業率增加,而且增大了「輸入貨品」的數字。
因此雙方面都看來有合法的理由抱怨對方或為自己的行動辯護。可是,雖然這樣的責難和反責難繼續下去,但是貿易戰或貿易的不平衡卻絲毫沒有減輕的跡象。也許各國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病徵。貿易關係緊張的真正原因卻埋藏在較深之處。
真正原因何在?
假定商品從美國的一州運去另一州,或從日本的一縣運去另一縣。這樣行會導致貿易戰或經濟危機嗎?不會。因為消費者只要商品價廉物美,就不管它是從哪裡來的。那麼,國際貿易又有什麼因素使之成為不同呢?
「經濟的國家主義,」日本的著名報章《朝日新聞》這樣指稱。每個國家所最關心的不是世界的經濟健康而是自己的福利。駐東京的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局首長評論說:「日本人根深蒂固地認為本國出品的品質最佳。」美國人、德國人、英國人和任何國家的人也可以這麼說。各國的分裂絕非僅限於在某一方面而已。
其實,這個制度久已受戰爭、暴力、國家主義、自私野心所分裂而病入膏肓,毫無希望。貿易災禍和美元貶值只是表面的病徵而已。有任何人能除去這個世界的可怕障礙,使世界不但在經濟上,同時在生活各方面都恢復健康嗎?
[第7頁的圖片]
日本工人的較高生產力可能有助於促成美國與日本貿易的赤字增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