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對你有什麼影響
一位留駐日本的美國海外傳道員在1985年11月收到母親寄來的2,000美元,作為來年夏季回家度假的旅費。他當時若立刻把美元兌換,就可得到40萬日元,那時的兌換率是一美元兌200日元。可是,他決定等到1986年7月購買機票時才加以兌換。但那時的兌換率已降至一美元兌160日元,使他那筆款項只值32萬日元。他損失了8萬日元(約值500美元),原因只是把那筆錢保留了多幾個月。本來夠他夫婦倆購買機票的錢,現在已變成欠缺甚多了。
受美元貶值影響的不僅是國際旅客而已。你若在最近購買從日本或西歐輸入的任何貨品,就有可能感到這樣的煩惱。調查的結果顯示,去年從外國輸入的汽車、照相機、鐘錶,甚至酒類和乳酪,都漲價百分之10至20不等。例如,一具日本名貴照相機在1985年10月的售價是400美元,在1986年6月的售價是450美元,急升了百分之12.5。美國一位經濟分析家說:「由於進一步兌換率波動的結果,物價的高漲可能比目前所見的更甚。」
消費者付出較高的物價只是事情的一面而已,日本和西德的工業正從這項經濟轉向受到很大壓力。雖然同一照相機的價格在幾個月之間在美國的通貨方面從400元躍升至450元,在日本的通貨方面卻從9萬8,000元降至7萬8,000元。因此,據報日本最大的電器製造廠之一每次美元的兌換率下降一日元,公司的收入就損失3,000萬美元。汽車、鋼鐵、紡織品和其他依靠出口的工業也受到類似的影響。
為了保持競爭力,據報有些工業巨人要大大削減貨品價格和減少利潤幅度。無法負擔虧蝕的小公司就要破產。據東京的著名報章《每日新聞》報導,1985年10月至1986年8月之間在日本有292間公司倒閉。結果,日本工人在前年所得的工資是31年來加薪最少的——平均只增加百分之4.5。工業方面的失業率則達到百分之2.9,是1953年以來的最高失業率。據僱主聯會主席所稱,「失業率甚至可能增至百分之7-8。」
貿易不平衡的結果
可是美元為什麼會降低呢?簡單來說,這是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國際商業中進行貿易戰的結果。有些國家能使輸出的物品多於輸入的,於是就有了貿易盈餘。例如,加拿大一年的貿易盈餘是186億美元,日本輸出的貨物總值比1986年輸入的貨物多了827億美元。
另一方面,有些像美國一樣的國家輸入的貨品多於輸出的。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這種情形對國家經濟所造成的影響。貿易赤字的結果造成嚴重的失業難題和打擊經濟穩定。
鑑於世界經濟大大有賴於美國經濟的健全,五個主要工業國的經濟部長和銀行巨子遂在1985年9月開會討論,同意貶低美元對世界各大通貨的兌換率。貶值的目的是,由於美元偏低,美國輸出的貨品價格就較廉,從而可以在其他國家提高競爭能力。這樣便會使美國增加出口貿易。在國內,對舶來貨品的需求將會下降,因為它們的價格會較高。在理論上,這樣行的結果將會減低美國的貿易赤字。
自實施這項計劃以來,美元對馬克、日元、法郎和其他主要通貨的兌換率已下降了百分之20左右。但在貿易不平衡方面,潮流有逆轉的傾向嗎?美國商業部長鮑德里奇(Malcolm Baldridge)在1986年對日本的商業巨子和政府要員說:「儘管在兌換率方面作出調整,今年雙方的貿易赤字並不會減少。」
不錯,舶來品對美國消費者的吸引力依然如故。例如報告指出,日本汽車在1986年輸入美國的數目並不少於1985年。既然汽車的價格已經增加,但輸入的汽車數目沒有減少,結果輸入方面的美元總值就繼續增加而非減少。美國貿易赤字總額於是從1985年的1,180億美元躍升至1986年1,750億美元的新記錄。這項龐大的貿易赤字大約有三分之一是與日本貿易而來的!
在日本和美國所發生的情形,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樣發生。貿易戰影響到我們所有人。貿易戰是什麼所促成的?有方法應付嗎?有永久的解決方法嗎?
[第3頁的圖片]
在美國通貨方面,何以一具日本名貴照相機的價格在幾個月內從400美元升至4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