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有誰贏錢?
《儆醒!》雜誌駐意大利通訊員報導
「在這個經濟嚴重不景的時代,有一種企業卻不受危機所影響。」意大利的一份雜誌論及賭博業說。不錯,在意大利及其他許多地方,賭博乃是一種巨大企業。
《幸福》月刊說:「美國正經歷一場賭博合法化的大爆炸。彩票在1983年獲得了將近21億美元的巨額利潤。」賭博對數目龐大的加拿大人極具誘惑力。據《新聞報》所載,居住在魁北克省的家庭花在賭博方面的金錢多於醫藥和診牙方面的消費!
彩票、輪盤、骰子和紙牌雖是賭博的工具,拳賽、足球賽和賽馬的結果卻是更加流行的賭徒下注目標。正如《賭博指南大全》一書所說:「嗜賭如命的人會打賭在兩滴雨點中哪一滴先墜落在玻璃窗底,或者打賭在有毛的黑痣上會長出多少條毛。」因此,賭徒在意大利會為總統選舉的結果、政府是否會垮台,甚至教皇的選舉結果而下注!足球比賽前夕同樣是賭徒的瘋狂時刻,他們把大量金錢投在足球賭注之上。報章稱之為「星期六晚狂熱」。
那麼,誰是賭博的贏家?既有千百萬——甚至億萬——的巨額獎金供人贏取,這件事實豈不顯示賭博大有可為嗎?
嗜賭的原因
莎倫和史提夫本是一對幸福夫妻。後來莎倫發現他們債台高築,於是懇求史提夫放棄賭博,但無數的戒賭誓言都毫無作用。莎倫的健康日走下坡,她開始胸口作痛。史提夫並不關心,他惟一想到的是,莎倫若死了,他就可以用保險金去償還賭債。
《人類性慾的醫藥方面》一書所敘述的這個真實故事足以說明賭博可以對人有多麼強大的吸引力。對有些人說來,賭博的誘惑是貪婪,純粹的貪婪。可是,一本稱為《不由自主的賭博》的小冊卻說:「賭徒……之所以賭博是為了一種特殊的滿足:從緊張和壓力獲得舒解、冒險嘗試的興奮、期望贏錢的刺激,這種『興奮』或『刺激』與酒精、社交氣氛和友伴關係所產生的影響相似。贏了錢時更感受到其他的影響,例如洋洋自得,甚至自以為有無上權威之感。」
然而,在年輕時贏錢往往是個狡詐的陷阱。雖然大多數人會視之為「新手的幸運」而一笑置之,有些人卻愚蠢地以為這是某種佳兆。《今日心理學》的一篇文章說:「冷酷、有力的事實——十賭九輸的事實——並不能使賭徒省悟。賭徒認為自己是例外,是不受這些不利事實所影響的。」他們近乎病態地拒絕正視事實,這樣行正是邁向成為賭鬼的第一步。
意大利的《新聞晚報》聲稱,對於這樣的人說來,賭博乃是「不能或缺的麻醉藥」。或者正如阿皮諾(Giovanni Arpino)在《新日報》撰文說:「這種惡習已變成無法醫治的附骨之疽。」賭博對他們來說是逃避現實生活的方法,不然生活就會變成極其沉悶。
即使把賭博看作無關重要的消遣,參加者也可能墜入自大和自我主義的陷阱中,輸了不肯放手,贏了便繼續賭下去——結果還是輸了。
取勝機會
雖然賭徒也許自覺『注定必贏』,但事實是,賭徒幾乎注定是輸家!原因何在?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算出。把一個硬幣拋擲十次,墜下時出現正面或反面有多少次呢?直覺也許說應該是每面五次。試試看。實情很少是這樣的。其實所謂的平均律只在大數目方面才產生作用。換言之,拋擲硬幣的次數若沒有限制,正面和反面的呈現次數就可能相等。但以短期而言,則任何組合都會出現。因此拋擲的結果其實是無法預知的。
但賭徒卻拒絕接受這點。硬幣若一連出現八次正面,他就以近乎宗教的熱情去相信下次出現的必然是反面。他憑著這種信心去下注博彩。在實際上,硬幣對以往的表現是沒有記憶的。每次拋擲的結果仍然是勝負參半!
所以,企圖在複雜得多的賭博——例如二十一點或輪盤——方面作出正確的預測是多麼徒然的事!取勝的機會的確十分渺茫。誠然,在運動比賽方面,例如賽馬或足球,人們根據選手的技術去下注。但「時機和未能預見的因素」卻推翻了許多預測。(傳道書9:11,《新世》)憑藉一項「系統」通常也未必能夠取勝。在意大利,足球下注者有半數以上同時購買多張彩票。可是,這種賭博的惟一可靠系統是每場都在一切可能的結果上投注。這樣當然會贏。但所贏的錢絕不能補償下注的錢。
賭博的惟一贏家是賭博的主辦人。賭場的莊家可以調整任何形式的賭博,使輸贏的機會對自己有利而幾乎可以總是贏錢。意大利的足球賭注只有全數的百分之35被撥作獎金。其餘的全部歸入博彩主辦者的荷囊。
因此,自稱『我很幸運』,或『我一向賭運不佳,但確信此後會贏』的人僅是自欺而已。賭博是無益的玩藝。傳媒雖然為少數勝利者大肆宣傳,但你很少聽人談到千百萬的失敗者。
賭博與聖經
「愚昧、惡習、瘋狂、逃避現實、冒險、妄想、犯法和滿足之後立即又復生的對刺激的渴求——賭博就是這一切,此外還加上追求財富、白日夢和出人頭地的欲望等。」《共和國》雜誌如此說。難怪許多政府把賭博定為非法,雖然有時也偽善地贊助賭博行為,例如頒發執照給賭場和國家舉辦彩票等!
不論世人對賭博懷有什麼看法,聖經表明賭博是與基督教絕不相容的。有些人也許認為賭博僅是滿足經濟上的需要。但耶穌教我們的禱告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人怎可能一方面貪婪地想從賭博贏錢,同時又作這樣的禱告呢?他又怎能遵從耶穌的勸諭:「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11,33。
聖經進一步勸告說:「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希伯來書13:5)賭徒很少有知足之心。事實上,賭徒是貪婪的,而聖經說貪婪的人絕「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哥林多前書6:9,10。
誠然,有些人辯稱他們賭博不是為了想發財而是要找尋刺激。可是,聖經坦白地譴責那些無視敬虔的原則而變成「愛享樂過於愛上帝」的人。(提摩太後書3:4,5,《新譯》)耶穌更進一步說:「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一個人怎能愛人如己而又想贏得別人的錢呢?賭博怎能與「施比受更為有福」這項基本原則一致呢?——使徒行傳20:35。
賭徒往往乞靈於聖經所清楚譴責的「幸運之神」,這項事實也是不容忽視的。——以賽亞書65:11,《現譯》。
最後,我們可以考慮一下賭博對基督徒的『有用習慣』所產生的腐化影響。(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著重辛勤工作和節儉。(以弗所書4:28)耶穌親自表明他不願浪費,因為他在施行奇跡使餅和魚增多之後吩咐人把剩下的食物收拾起來,免得糟蹋。(約翰福音6:12,13)但賭徒並沒有跟從耶穌的腳蹤,反而類似耶穌的比喻中的浪子,「任意放蕩,浪費資財。」——路加福音15:13。
因此真正的基督徒要避開所有形式的賭博。在他們看來,賭博不論大小均不可涉獵。正如耶穌所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
令人感興趣的是,耶和華見證人曾經幫助許多泥足深陷的賭徒擺脫賭博的惡習。(參看上頁。)這些人現時不再經歷到賭博所帶來的刺激,但卻具有真正的人生目的。他們不再耽於破壞健康和家庭的惡行了。反之他們「在好事上富足」,並且「甘心施捨」而非圖謀怎樣贏取別人辛苦賺來的金錢。他們所持定的是「真正的生命」而非賭博的幻想世界。(提摩太前書6:18,19)這樣,他們已成為真正的贏家了!
[第28頁的精選語句]
「冷酷、有力的事實——十賭九輸的事實——並不能使賭徒省悟。反之賭徒認為自己是例外,是不受這些不利事實所影響的。」——《今日心理學》。
[第29頁的附欄]
我曾是個賭徒
我在12歲就染上了賭癮。結婚之後積習不改,往往從晚上9時賭至凌晨5或6時才休。我拖著疲倦不堪的身體試圖上班,但許多時都半途而廢。
賭博開始破壞我的家庭生活和品格。玩撲克需要虛張聲勢。我發覺自己在真實生活上也虛張聲勢和說謊。此外還有金錢的難題。我贏了錢就想立時將錢花盡,錢在口袋裡絕不長久。我的婚姻很快就觸礁了。
1972年,有兩位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們對我說話時,我想道,『沒有人是無因而來的。他們必然別有動機。』(玩撲克的人訓練自己凡事都懷疑!)但經過一段時間,我看出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參加了他們的一個聚會;雖然我並不完全明白他們所說的話,但對於他們的秩序井然、和諧與仁慈卻留下很深印象。
我開始研究聖經。賭博又如何?我必須毅然戒絕。聖經的真理一旦進入你的生活上,你就不再有理由要賭博了。因此,經過很大的努力之後,我終於戒了賭。我在1975年受浸。
戒賭的益處大極了。我的健康進步了,品格亦然。我的生活不再受賭博所支配而是受屬靈事務所支配。以前,只有賭徒同伴才尊重我。現在我卻受小組所愛護,而我亦以長老的身份在小組裡服務。我如今知道賭徒原來是輸家。聖經的真理幫助我看出這點。——外稿。
[第30頁的圖片]
基督徒若一方面賭博,同時又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可說是首尾一貫、言行一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