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0 1/8 7-9頁
  • 海洋——誰能挽救它們?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海洋——誰能挽救它們?
  • 警醒!199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是上帝之過嗎?
  • 海洋——是寶貴的資源抑或是全球的下水道?
    警醒!1990年
  • 海洋
    警醒!2023年
  • 染污是上帝之過嗎?
    警醒!1976
  • 到處都是水,但純淨到什麼程度呢?
    警醒!1971
查看更多
警醒!1990年
《警》90 1/8 7-9頁

海洋——誰能挽救它們?

1988年秋季有一天,九名男子和四名女子突然從紐約市一道橋上跳下。他們垂直落下70呎左右,身子用爬山繩綁著,毫無動作地懸空吊著,在那裡等待。他們的目的何在?要阻止一艘平底船通過,那條船滿載淤泥垃圾,打算傾倒在海洋裡。這件事的結果並不令人鼓舞;因為那艘船只是繞過幾個懸空吊著的抗議者,從別路駛往目的地而照常傾倒垃圾。抗議者最後被警方拘捕。

許多其他的人則一樣努力奮鬥——但用合法手段——去阻遏世界海洋趨向死亡。有關方面舉行過不少談判,訂立了許多法例,並且執行法律禁止人把塑膠傾入海洋裡。油輪不許傾倒含有油污的廢水。有些河流和海岸線已成功地再度恢復清潔。

可是,從全面看來,勝利的例子極少,失敗反而常見。環境保護專家擔心只要把垃圾倒入海中的費用較廉,就會有人避開法律,就像較早時候提及的垃圾船避開抗議者一般。可悲的是,金錢或圖利的動機往往是問題的決定關鍵。保護環境是利潤少而代價高的事。

是上帝之過嗎?

然而,《時代》雜誌卻認為污染難題已緊急到足以令該雜誌暫時不舉出一個「當年風雲人物」來。反之,在1989年1月,該雜誌把這個禍患重重的地球推舉為「當年風雲行星」。可是,令人感興趣的是,關乎環境危機的文章有時對聖經採取十分諷刺的看法。

《時代》雜誌的文章一開頭就引述傳道書1:4的話:「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文章的作者評論說:「不,不是永遠,在外表的範圍方面,地球可能存在40億至50億年。」同一位作者後來評論上帝吩咐第一對人類『治理這地』的命令,認為這話「可以解釋為邀請人把大自然作為便利工具使用。因此,基督教的擴展一方面通常被人視為替科技的發展鋪路,也許同時撒下了人類任意剝削大自然的種子。」《時代》雜誌甚至把「謙卑人必承受地土」的聖經應許視作可笑的虛假預言。

諸如此類的言論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它們的立論根據若非假定沒有上帝存在,便是認為上帝並沒有感示人寫聖經,或者上帝沒有智慧和能力去指引他所創造的萬物和實現他的應許。你認為怎樣?沒有證據便貿然作出這些假定豈非武斷專橫嗎?任何人若見過海洋在暴風雨中的可畏威力和奇美,便是看到第一手證據證明創造這顆行星的造物主的確大有能力。海洋的各處和其中所充滿的生物都充滿顯示他智慧的明證。

上帝吩咐人『治理地球』並不意味到人有權毀壞地球,反之,人被賦予管家的職務,有責任照顧和栽培地球。上帝叫人『治理地球』的命令若意味到我們應該把地球弄成今日加速污染的一團糟,上帝又何以要把亞當夏娃安置在樂園一般的伊甸園裡作為典範呢?上帝又何必叫人「修理、看守」這個模範園子,最後甚至開墾園外的「荊棘蒺藜」以擴展園子的疆界呢?——創世記2:15;3:18。

事實上,聖經在許久之前說了一個傑出的預言,是只能應用在今日這個深具破壞力的世代之上的,那便是,耶和華行將「毀滅那些敗壞全地的人」。(啟示錄11:18,《新譯》)聖經的預言表示這個時候已近了。

可是,有些人把污染歸咎於上帝,並且認為人本身才有解決方法、才是惟一的希望。但按理說來情形正好相反——人本身是罪魁禍首,解決方法是超乎人力之外的。其實歸罪上帝並非新事。許久之前,箴言19:3已揭露人類的短視看法,說:「人的愚昧傾敗他的道;他的心也抱怨耶和華。」

大約6000年前上帝在伊甸園裡授予人的管家職分並未作廢。今日凡是尊敬創造者的人都可以將這種敬意表現出來——要尊重上帝的傑作而非粗心大意地弄污環境。我們大家都可以盡一份力保持海洋的清潔。(參看下文。)很可惜,現時這個世界制度的情況是,人若要完全不分擔污染地球和海洋的罪過,就非成為隱士在荒野離群索居不可。但效法耶穌的人並不享有這樣的選擇,因為他們的傳道職分不容許他們這樣行。——馬太福音28:19,20。

因此,完全終止海洋污染的惟一希望不是在乎我們凡人而是在乎上帝。他的應許與人的失敗正好形成一個對照;他的應許是從不落空的。因此聖經的這段話使我們大感安慰:「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尼希米記9:6。

時候將到,地球和海洋都會恢復恆久的美。不錯,「深邃、蔚藍的海洋」將會向前滾動——活到永遠。創造者必定會使之實現。

[第9頁的附欄]

你可以做些什麼?

你可以怎樣懷著敬意對待海洋:

◼ 在划船和釣魚時,跟從這項簡單的規則:你帶了什麼東西出去,就把什麼東西帶回來。這項規則特別對塑膠物品適用。試把魚絲的丟失減至最低程度。要以適當方法處理引擎油污,在岸上而非在海上加以清除。

◼ 以上的規則也適用於海灘。留意你所攜帶的塑膠物品——三文治膠袋、罐裝汽水捆綁膠條、塑膠器皿、水瓶等。要記住,這些東西在沒有重物壓著時很容易被風吹去。離去之前要小心視察四周,留意把垃圾帶走。

◼ 旅行、釣魚、在河上和湖上划船或在岸邊時要照同一程序行事。要記住,染污河流這件事是不對的。此外,你倒在河裡的東西後來可能流入海洋而造成更大的損害。

◼ 在廢物的處理和再次使用方面服從當地一切法律。

◼ 洗濯衣服和碗碟時勿用過量的洗潔劑。

◼ 水也像空氣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要加以尊重,不可染污。

[第8頁的圖片]

「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約伯記38: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