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何以是藍色的?
無垠的宇宙被黑暗所籠罩。我們所謂的「天空」其實是指圍繞著地球,人類可以憑肉眼觀看得到的大氣層。當人仰望無邊的天空之際,他們不禁問道:『何以天空是藍色的?』為何天空不是可見光譜中的其他原色,例如紫色、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呢?
太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光所組成的。這些光構成可見光譜裡各種不同的顏色。波長最長的光是紅色,波長最短的光則是藍色。大氣層中的氣體分子散射波長較短的光(即藍色)比散射波長較長的光(即紅色)多得多。結果,晴朗的天空便是藍色的。此外,環繞著地球有空氣以及無數的固體微粒(如塵埃),它們亦會散射光線,於是令晴朗的天空好像一面鏡子一般透明清澈。
另一方面,當太陽接近地平線時,陽光要穿過較厚的大氣層才可到達地面。這時候波長較長的光比波長較短的光更易於穿透大氣層,因此天空便會呈現深橙色或紅色。由於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具散射的能力,故令天空變得分外鮮紅。類似地,當天空煙雲密布時,所有顏色的光波都給散射了,於是天空便變得灰濛濛的。
在廣大的星空,上帝使用光的方式充分顯示他的威嚴,令我們不禁想起詩篇執筆者的話:「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篇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