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1 4/8 21-24頁
  • 第4部分:「我等人民」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第4部分:「我等人民」
  • 警醒!199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民主政治長大成人
  • 共和國
  • 只是比較起來最好嗎?
  • 已屆窮途?
  • 使全人類在造物主之下合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6年
  • 邪惡壓倒了正義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我們需要更大的政府管制嗎?
    警醒!1976
  • 第8部分:由鐵和泥構成的政治混合體
    警醒!199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4/8 21-24頁

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第4部分:「我等人民」

民主政治:由人民統治的政府,由人民直接實施權力或由選出的代表代行。

「我等合眾國人民……謹授命制定本憲法。」美國憲法的這段前言十分適當,因為美國的開國元老要美國以民主立國。「民主」一詞(英文democracy)源於希臘語,意思是「由人民統治」;或正如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所下的定義一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常被人稱為民主搖籃的古希臘誇稱早在公元前第五世紀,希臘的各城邦已實行民主政治,雅典就是個著名例子。但當時的民主政治並不像今天的一般。首先,希臘公民更加直接參與統治的過程。每個男性公民都屬於議會,年中經常聚集討論當前的難題。藉著少數服從多數的簡單投票方式,議會決定城邦的政策。

可是,女性、奴隸、外來居民卻不能享有政治權利。因此,雅典的民主政治其實是賢人式的民主政治,只有國內一小群特權階級才能參與。在政治問題上,二分一至五分四的人口也許根本毫無發言權。

然而,這個安排確實促進言論自由,因為選民有權在作決定前先發表意見。政治職位公開由所有男性公民競選,而不限於少數精英分子。民主政體也制定一項監管系統以防止個人或團體濫用政治權力。

歷史學家D.B.希特說:「雅典人本身深為民主政治而自豪。他們相信民主政治比君主專政或賢人政治更接近圓滿、完美的生活。」民主政治看來有個良好的開始。

民主政治長大成人

除了美國新英格蘭的市鎮會議以小規模加以實行,以及瑞士某些州作有限度的實行之外,直接的民主政治或純粹的民主政治已不再存在了。請想想現代國家的龐大和其中的千百萬公民,以這種方式施行統治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在今日這個繁忙的世界裡,有多少公民可以花巨量的必需時間去參加冗長的政治辯論呢?

民主政治已長成為頗惹起爭論的成人——有多副面孔的成年人。正如《時代》雜誌解釋:「把世界劃分成明確的民主陣營和非民主陣營根本是不可能的。在所謂的民主國家裡,個人自由、多元主義和人權程度都彼此有別,正如獨裁國家裡也有不同程度的壓制一樣。」然而,大部分人都期望在民主政府治下找到若干基本東西,例如人身自由、平等、尊重人權、法律主持公道等。

昔日的直接民主政治已演變成今天的民主代議政制。立法機關不論是一院制(只有一個議院)抑或兩院制(有兩個議院),都由人民選舉出來(或指定)的人所組成,目的是要代表人民及負責——據稱為了人民的好處——制定法律。

這種民主代議制的趨勢開始於中世紀的時候。到17和18世紀,始於13世紀的各種制度,例如英格蘭的大憲章和議會制,以及關於人類平等、天賦權利、人民主權的政治理論已具有更深的含義了。

到18世紀末葉,人們雖然對民主制度仍有若干懷疑,卻已普遍使用「民主」一詞。《新大英百科全書》說:「甚至1787年美國憲法的起草人也對於讓全體人民參與政治過程一事感到擔心。其中一位——埃爾布里奇·格里——把民主政治稱為『一切政治弊病中最糟的一種』。」儘管這樣,像英國人約翰·洛克一類的人仍然認為政府建基於人民的認可之上,而人民的天賦權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共和國

許多民主國家都是共和國,也就是說,這些政府沒有君主,卻有一個國家首長,如今通常是總統。古羅馬是世界最早的共和國之一,雖然一般人都公認古羅馬的民主相當有限。可是,這個實施部分民主的共和國仍維持了400多年才被君主專制和羅馬帝國取而代之。

目前共和國是最常見的政府形式。1989年一本參考書列出了219個政府和國際組織,其中127個列為共和國,雖然不是所有這些國家都是典型的民主政府。事實上,共和國的政府制度變化幅度甚為廣泛。

有些共和國採用中央集權制度,也就是說,國家由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所控制。其他共和國則採用聯邦制,意即國家有兩個層面的政府,負責管理不同的事情。顧名思義,美利堅合眾國是後一種制度,稱為聯邦制。國家政府照顧國家的整體利益,州政府則處理當地的需要。當然,在這些籠統的名稱之內還有許多不同之處。

有些共和國舉行自由選舉。它們的公民可能有多個不同政黨和候選人供他們選擇。其他共和國則認為不必舉行自由選舉,辯稱人民的民主意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達出來,例如藉著提倡生產工具的集體所有制。古希臘就是個先例,因為當地也沒有自由選舉。行政官由抽籤選出,任期一年,而且通常只准任職一期或兩期。亞里士多德反對選舉,說選舉引進賢人政治的成分,選出「最優秀者」。可是,民主政治卻假設政府由所有人民去統治,而不僅是由「最優秀者」去管理。

只是比較起來最好嗎?

即使在古代雅典,民主統治也常引起爭論。柏拉圖對之表示懷疑。有些人認為民主統治是軟弱的政府,因為大權操在一群無知的人手中,而這些人很易受煽動者的激烈言論所操縱。蘇格拉底暗示民主政治其實只是暴民政治而已。據《政治理論史》一書說,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中的第三位——亞里士多德——認為「民主政治越民主,就越容易變成暴民統治,……逐漸淪為暴政。」

其他的人也表達類似的憂慮。前印度總理尼赫魯說,民主政治是好的,但是卻補充說:「我這樣說是因為其他制度更差。」英國教長兼作家威廉·拉爾夫·英治有一次寫道:「我們可以理性地為民主政府形式辯護,但並不是因為民主制度好,而是因為民主制度沒有別的政治形式那麼糟。」

民主政治有若干弱點。首先,民主政治若要成功,個人就必須甘願把大多數人的福利置於自己的利益之先。這可能意味到要支持不受歡迎的賦稅或其他法律。這些法例也許是個人所不同意的,但對於全體國民的好處卻屬必需。這種不自私的態度實在難尋,即使在民主的「基督教」國家裡也甚為罕見。

柏拉圖則發覺另一個弱點。據《政治理論史》說,他抨擊「政客的無知、無能,認為這正是民主政治的致命傷」。對於很難找到勝任的人在政府裡任職,許多職業政界人士都感到遺憾。甚至選舉出來的官員也可能不過是業餘政客而已。在電視紀元,候選人的漂亮外表或魅力能夠使他贏得選票,但他的辦事能力就差勁得多了。

民主政治的另一個明顯缺點是政府的運作很慢。獨裁者只要說一句話,事情就辦妥了!但民主政治推行的政策可能被冗長的辯論所阻滯。當然,徹底討論引起爭論的問題可以有一定好處。然而,正如前英國首相艾德禮有一次說:「民主政治意味到憑討論去施行管理,不過你必須能夠阻止人說話,民主才會有效。」

即使談話停止了,政府的決定真正代表「民意」到什麼程度仍有爭辯的餘地。代表們投票支持大部分選民的信念嗎?抑或更常見的是支持自己的主張?抑或他們只是所屬政黨的官方政策的橡皮圖章?

民主的原則要求有一個監管制度去防止貪污;一般人都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但卻可惜甚少生效。1989年,《時代》雜誌指出「政府在所有層面上都腐化了」。該雜誌把一個居於領導地位的民主政府稱為「臃腫、無能、無力的巨人」。另一個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成立一個專責部門去調查政府裡的浪費情形,該部門的主席痛心疾首地說:「政府的運作情形簡直駭人。」

由於這些原因以及其他很多理由,我們實在很難把民主政府視為理想的政府。正如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指出,明顯的真理就是:「大多數人所犯的錯可以和少數人所犯的同樣嚴重。」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評語雖然率直,卻相當準確:「瞎子領瞎子——這就是民主方式。」

已屆窮途?

在這個世紀,民主政治受人接納的程度是空前的。最近東歐政治風起雲湧就證明了這點。可是,新聞工作者詹姆斯·賴斯頓在若干年前寫道:「自由民主政治如今正在世上遭遇到嚴重麻煩。」丹尼爾·莫伊尼漢警告說,「自由民主已不再是一種佔優勢的理念了,」「民主政治看來正在消失」。英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泰勒說民主政府是無法長存的,因為這類政府「往往為了財政政策不夠嚴謹而崩潰」。當然,他的觀點並非人人都同意。

無論如何,民主政治顯然是始於伊甸園的趨勢的延續。當時人類決定自行其是而不照上帝的方式行事。這乃是人為統治的最終形式,因為民主政治要求把每個人都包括在統治過程之內,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Vox populi, vox Dei(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這句拉丁諺語其實並非真理。因此,凡支持民主人為統治的人都必須願意分擔民主政府所作所為的責任。——可參看提摩太前書5:22。

自從1914年以來,這件事實已成為越來越關係重大。在這個重要年份,上帝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開始統治。上帝的彌賽亞王國已經準備就緒,行將全面接管世界事務。一切類型的人為統治——包括民主形式在內——正彷彿在天平裡權衡功過。我們個人擁護這些政體到什麼程度,就照這個程度與之一同受權衡評估。——但以理書2:44;啟示錄19:11-21。

[第22頁的精選語句]

「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

[第24頁的精選語句]

「有一條道路,看來是正確的,卻是死路一條。」——箴言14:12,《當代聖經》

[第23頁的圖片]

凡支持民主人為統治的人都必須願意分擔民主政府所作所為的責任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U.S. National Archives photo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