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空氣調節嗎?
悶熱的大暑天,你拖著疲乏的身軀下班回家,途中飽受驕陽無情的烤曬。但是你把自己房子的大門一打開,便有一陣涼快清新的空氣迎面而來。啊,是空氣調節!它令人多麼舒暢!
但是若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你打開家門,一股溫暖宜人的氣流撲面而來。你有欣然對自己說:『啊,是空氣調節』嗎?
你也許不會這樣。儘管如此,這樣的反應是再適當不過的。《世界書籍百科全書》解釋說:「天氣炎熱時,空氣調節將熱空氣冷卻,天氣寒冷時,它使冷空氣暖和。」
然而,「空氣調節」一詞通常是指將一個關閉範圍——不管是房子、辦公室大樓、禮堂、劇院,還是汽車、公共汽車、火車或其他別的關閉空間——內的空氣冷卻。可是,空氣調節的功能不僅限於改變氣溫,它還可以控制空氣的流動、潔淨、濕度或水分。
引起不適
可是,在一個關閉範圍內,過量的濕氣和熱是由什麼產生的呢?當然,熱的主要來源時常是太陽。然而你或其他跟你在一起——在家裡、在辦公室、在汽車內或其他關閉的地方——的人也對此有影響。原因是,我們人類乃是產生大量熱和濕氣的機器。我們愈使勁,產生的熱和濕氣就愈多。即使靜坐,我們的身體也產生若干程度的熱和水分。
因此,我們若要感到舒服,從身上散發的熱和濕氣必須以同樣的速度被除去。倘若消除得太快,我們便會覺得太冷;太慢,便會覺得太熱。僅是將靜坐在一個大房間內的一百個人所散發的熱和濕氣除去,每小時便需要——按專門術語來說——約三公噸的冷凝或3萬6000個英制熱單位。
一個英制熱單位大約等於一根燃著的火柴所發出的熱。(可作一比較:252卡路里的熱量相當於一個英制熱單位。)因此,一個坐著不動的人所散發的熱大約等於360根燃著的火柴!可是,一群在某個關閉地方的人,除了本身所散發的熱之外,還有電燈及其他電器用品操作時所產生的熱。因此,空氣調節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利與弊
空氣調節不但能夠在室內產生一種較舒適的環境,同時也有益健康,尤以設備使用適當,維修良好為然。由於空氣調節經常將花粉濾去,這為花粉熱患者提供很大的紓解。空氣調節還可以消除痱子。此外,對較年長的人來說,緩和極端的氣溫可以對健康頗有益。以清新的空氣取代污濁的空氣,除去空氣中的污垢和塵埃,也一樣對健康有利。這些都是空氣調節所能成就的事。
然而,與此同時,使用致冷法的現代空氣調節可以導致健康難題。不少人曾由於空氣調節所造成的氣溫極端差異——室外高達攝氏40度以上,室內卻低至攝氏26度以下——而病倒。事實上,為了這個緣故,有些人寧可不用現代的空氣調節而改用吊扇。此舉看來對他們較為有益。
在另一方面,據稱空氣調節有助於提高在辦公室裡工作的人員的生產力。此外,它也幫助那些在室內場地或大禮堂出席集會的人較留心聆聽。你無疑會同意,場地若又熱又不通風,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就十分吃力了。
空氣調節對許多工業的成功操作也關係重大。在食品工業,空氣調節特別有用。它能防止那些使食物腐壞的細菌滋生,這樣人遂無論在任何季節都能夠將食物儲存起來。它使麵包工場的麵粉不致發霉。現在人們利用空調去製造乾酪。有一個時候,洛克福乾酪要在法國某些有清涼潤濕空氣的洞穴裡才可以製造。可是有了空氣調節——與洞穴的環境類似——同樣的乾酪便可以在其他地方製造了。
然而,現代空氣調節也曾令許多人死亡和患病。例如,1976年在美國退伍軍人舉行的大會中,有182位退伍軍人染上後來被人稱為退伍軍人協會會員病,有29人不治逝世。論到這種病的蔓延,《新大英百科全書》說:「有人認為中央空調系統可能透過污染的水以水滴形式將桿菌散布到周圍的空氣中。」缺乏適當維修的中央空調系統也曾使人因污染的空氣而染上其他疾病。
滿足一項需要
許多人覺得自己真正需要空氣調節。以往,人們在夏天將濕草蓆掛在窗上或門上;流入室內的空氣使草蓆的濕氣蒸發,於是便涼了下來。大約500年前,第一部自動風扇面世。它藉著使空氣流動而紓緩暑氣。甚至在今日,不少人發覺他們在夏天保持涼快,所需的只是一部性能良好、使空氣保持流通的風扇而已。
在一些像沙漠一樣濕度很低的地方,許多人享有一種不用多大花費的消暑方法。在這個系統中,室外空氣被抽流經一塊濕的纖維蓆,因此空氣得以在未進房子之前便先行冷卻下來。雖然以這個方法冷卻空氣時,室內空氣逸出的速度必須與引進較涼空氣的速度同等。以一般而言,僅將幾個窗戶打開一點便夠了。可是,這種調節空氣的方法往往不符理想,因為這個過程將空氣中的水分提高到令人不適的地步。
後來有人在近代發明了冷卻空氣的方法,從而滿足了一項需要。事實上,現代冷氣機的操作原理與家裡冷藏食物用的電冰箱大同小異。因此,有空氣調節的房子——也許是你的家或辦公室——便實際上等於一個大型冰箱。
若要降低室內的溫度,就必須在暖空氣環流時將其冷卻下來。為了這樣行,一種流質但很易揮發的冷凍劑被放在一副蒸發旋管中環流。鼓風機將暖空氣送到這些旋管之間,冷凍劑便吸收熱分而蒸發,於是使空氣冷卻。然後這些經調節的空氣回流到受冷卻的地區。空氣冷卻時,其中部分濕氣也被除去;濕氣在冷冰的蒸發旋管中凝結成水,然後給排掉。
與此同時,吸收了熱而化為氣體的冷凍劑流進一個壓縮器裡。它在這裡被加壓,然後迫進冷凝旋管裡,將熱放出而恢復液體形態。熱從房子排到外面去,冷凍劑則經蒸發旋管再度環流,以繼續冷卻的過程。
用致冷法調節空氣的過程是較近期才有的事。一副純粹為了人的舒適而設的空氣調節裝置首次於1922年在一間電影院中採用。第一副火車空調系統在1931年裝置。到1939年,空調設備才首次安裝在汽車內。翌年,公共汽車開始使用空調裝置。家庭住宅則在1930年代開始採用空氣調節。
人對空氣調節的需求顯然因人而異。可是,大部分人都會在某個氣溫幅度內感到舒暢。攝氏22至26度,相對濕度百分之40至60乃是典型的舒適溫度範圍。天氣若很寒冷而需要暖氣,大部分人都會在攝氏22-24度感到舒適。
在另一方面,外面的天氣若十分炎熱,冷氣機保持攝氏24至27度的室溫,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舒服自在。可是,外面的氣溫若十分高,而你卻時常出出入入,為了自己的健康起見,將室溫調至比平時稍高乃是明智之舉。
你需要空調嗎?
視乎你的情形而定,空氣調節也許可以向你提供較舒適的環境。誠然,在世上有些地方,人們根本就不需要有空氣調節,甚至不想有這樣的設備。或者對你來說,購置一部冷氣機並非你的經濟能力所能負擔。
在另一方面,雖然裝置空氣調節花費不少,你卻可能認為,從空氣調節所得的好處令你覺得物有所值。冷氣系統若選擇恰當、大小適中、裝置合宜、操作正常,而且維修妥善,它便能夠以低廉的代價長期為你提供服務,使你的生活更為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