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香水
《儆醒!》雜誌駐法國通訊員報導
晨光熹微,曙光初露,像要告訴人另一個燦爛的夏日即將來臨。採花工人匆匆前往長滿茉莉花的田野。脆弱的白色花朵正等著給人採摘。田野散發著一片芬芳的香氣。
工人開始吃力地工作,用雙手熟練地採花。他們圍裙上的大口袋很快就裝滿了花朵。烈日當空,他們彎腰曲背,孜孜不倦地採摘花朵。經驗豐富的工人能夠在一個早上採摘四千克(四萬朵)茉莉花。工人將收穫倒進大帆布袋內,趁花香還未消散,趕快送到工廠去。
法國東南部近尼斯市的格拉斯鎮以出產香水聞名於世。曾有一段很長時間,茉莉花是當地的花中之后。不過,近年來埃及出產的茉莉花在數量上已超越格拉斯所產的了。
若要提煉一千克純淨的高濃度香精,便需要用650至750千克(約七百萬朵)茉莉花。在法國,每千克香精的售價大約是二萬美元。可是,純淨的香精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花草加工程序
揮發性強的無味溶劑,例如苯,通常被用來提取香精油;這乃是提煉過程所用的媒質。首先,將盛滿花朵的穿孔金屬籃子放進溶劑裡。溶劑浸透花朵,然後加以蒸餾。這項過程重複進行,直至花朵裡的精油和不溶解的蠟質都給提取出來為止。
這項過程完成後,得到一種稱為浸膏的濃縮固體狀物質。藉著把精油和蠟質分離,便能產生純淨的香精。溶劑蒸餾法主要用來處理較脆弱的花朵,如茉莉、玫瑰、含羞草、紫羅蘭和晚香玉等。
易揮發的溶劑亦用來提取各種乾植物,如香子蘭和玉桂,所含的香精油。溶劑還可以用來分解樹脂,如沒藥和波斯樹脂,以及提煉用作定香劑的動物質料。定香劑能減慢香精油揮發的速度,從而使芬芳的氣味耐久一點。
用作定香劑的動物質料包括抹香鯨的尤涎香、海狸的海狸香、雄麝的麝香、埃塞俄比亞靈貓的靈貓香。不過,這些既罕有又昂貴的定香劑正逐漸在市場上消失。
另一個普遍受人採用的香精提煉法是水蒸氣蒸餾法。方法是利用一個蒸餾器和一根螺旋管,提取調香者所不可或缺的香精油。蒸餾法對熏衣草和香茅等植物尤其適用,因為這些植物不會受水蒸氣影響而變質。
花朵放進蒸餾器後,浸入水中,然後慢慢煮沸。帶有香精油的水蒸氣經過冷凝器時便冷卻成液體。這個過程能產生香精油和花露水,如玫瑰花露水和香橙花露水。優質的科隆香水a含有檸檬、香橙和佛手柑油。這些香水的香精油是藉著壓榨果皮而提取出來的。
直至今日,香水工業仍然使用數以百計的天然香料來製造香水。不過,今天也有數以千計的合成香料代用品廣泛受人採用。
合成香料
在過去兩個世紀,人們對於香味物質的化學結構所作的發現為配製香水的藝術增添了不少知識。迄今已發現的香味化學物質約有一萬種。
每種花香均由許多化學成分以令人驚訝的方式混合而成。例如,科學家已把構成天然茉莉花香精的200種成分鑑別出來。然而,在二十世紀初期,這200種成分中只有六種為人所知。
科學家接著嘗試複製新近鑑別出來的成分。有時他們發明了一些嶄新的合成香料,是自然界完全沒有的。某些合成香料曾被人用來造出世上數一數二的香水。
生產一種合成化學物質時常要耗費經年累月的研究功夫才行,而且研究的費用絕不便宜。在有些事例上,這些研究曾仿製出未經採摘的花朵所具有的天然香氣。但天然香精油則是從採摘下來、已開始凋謝的花朵提煉出來的。
法國弗拉戈納爾香水公司的董事讓·迪·萊斯特朗熱先生解釋說:「今天的香水工業不能不倚靠合成化合物。世上所有的天然香精油也無法滿足國際香水市場的需求。」不過,並非所有花朵的奧祕都給人發現了。例如,至今還未有人發現一種合成化合物能取代天然的鈴蘭。
香水「作曲家」
每種香水是由30、50或甚至100種不同的配料混合而成的,不論配料是純淨的香精、香精油抑或合成化合物。但故事並非至此為止。
配香師傅不單要分辨出所有配料,且需知道如何按照配料所屬類緣加以調校。他也要審慎留意各種配料混合的比例,並考慮到若干成分能否保持得久。他必須擁有超卓的本領,能鑑別大約3500種具有不同氣味的香氣。他把這些香氣互相配合,調配出數之不盡的各式香水。
當然每個配香師傅均須接受訓練。鑑於人類複雜的嗅覺器官是由千百萬個神經纖維所組成的,我們不難了解何以配香師傅必須受到嚴格訓練。每個神經纖維能夠不倚賴其他神經纖維,獨力傳遞信息。埃德蒙·布德尼斯卡在他所著的《香水》一書中評論說:「千百萬個傳遞信息的神經纖維的許多不同組合……能夠接收無限數量、各具細微區別的嗅覺信息,因此能夠……察出味覺信息中最微細的區別。」
藝高的配香師傅好比音樂家在構思一首樂曲的主旋律,未把音符記錄在紙上用樂器彈奏出來之前便在腦海中聽見這些音符。同樣,配香師傅先在腦中創造了他的「音符」,然後把調製的方程式寫下來,於是便可以拿到實驗室進行試驗了。
配香師傅的「風琴」也稱為調色板或鍵盤,有幾百個盛載著香精油的玻璃瓶排列成行。配香師傅首先選擇一些用作配料的香精油,將幾毫克滴在吸墨紙條上。作為一個香水「作曲家」,他小心選擇這些「音符」以組成不同的「和弦」,正如作曲家撰寫交響樂一樣。
香水各種成分的揮發性各異。你打開一瓶香水時,立刻嗅到的是最輕盈,揮發性最強的香氣,叫做「頭香」。頭香氣味芬芳,但轉瞬即逝。這些濃烈的「音符」可能有柑桔的氣味,例如檸檬或酸橙。讓·迪·萊斯特朗熱繼續解釋說:「在配製香水的過程中,這是最重要和最精細的步驟。事實上,如果頭香不成功,香水的配製便告失敗了。香水的氣味必須能夠立即吸引人。」
「中香」——諸如玫瑰和茉莉一類的花香——屬於較為持久的「中音符」,這些香氣會在稍後時間才散發出來。最後發放出來的香氣便是能維持一整天的「基香」。基香是用來固定香氣的。以往基香的原料全是取自動物的天然香料,現在它們大多數均來自合成物質。
選擇好製香材料後,便要進行數百次的試驗以求找出最理想的組合。在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按照配香師傅所確立的分量比例,量度各種成分的重量及加以調配。配製出來的香精也可以溶解在酒精裡,從而製成香水或花露水。
產品過濾完畢,貼上標籤、包裝好之後,便可以發售了。由於製造香水的過程如此複雜,這足以部分說明何以香水的價格如此昂貴。在有些國家裡,香水是高稅產品,從而使價格大增。
在不久的將來,香水工業會採用一套由電腦輔助的程式系統,並受到生化技術的協助。這將會加速香味植物細胞的繁殖而毋須等待花朵生長至成熟階段。香水工業必然會出現另一番新氣象。
不過,調製一種超凡脫俗的香水仍然是一門藝術,其中配香師傅的才華是功不可沒的。你只需回顧過去一百年香水工業的演進,便會明白箇中原因。惟獨配香師傅的超卓配香技藝才能解釋何以若干種在五十多年前配製的香水至今仍大受歡迎。
聖經時代的香水
聖經的創世記一書敘述約瑟如何被賣給一群正前往埃及的以實瑪利商旅;當時他們攜帶著「香料、乳香、沒藥」,而這些東西都是配製香水的材料。——創世記37:25。
上帝曾向摩西透露一種用來膏立祭司和塗抹供崇拜用的聖潔器皿的香油材料。摩西亦從上帝接獲配方去調製早晚在聖所燃點的香。——出埃及記30:7,8,22-30,34-36。
在以色列諸王統治期間,富有人家把香水灑在房子、衣服和臥榻上。古時的香水商賈甚至組成貿易團。(尼希米記3:8;詩篇45:8;雅歌3:6,7)拉撒路的姊妹馬利亞用來膏耶穌雙腳的貴重香油的價格相當於農場工人一年的工資。(約翰福音12:3-5)不錯,貴重的香水在很久以前已被人採用了!
[腳注]
a 科隆香水的法文名稱是eau de cologne, 意即『科隆水』,因為這種香水是在德國的科隆市發明的。
[第17頁的附欄]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香水
噴少許香水在手背上,無需摩擦。
讓酒精揮發數秒鐘。
嗅一嗅香味。這樣你便會聞到頭香。
若要聞到基香,你必須再等一會兒。
假如你認為香水不適合你,稍等一會兒才試用另一種香水。要記住,香水好比一首「交響曲」。有誰會同時聽兩首交響曲呢?
[第15頁的圖片]
以前用來蒸發香水的古老蒸餾器
配香師傅用排列得有如『鍵盤』的香精油調配不同款式的香水
[鳴謝]
Photos: Courtesy of Musée de la Parfumerie Fragonard, Paris
[第16頁的圖片]
用來製造香水的幾種花
熏衣草
茉莉花
含羞草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