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3 11/8 15-19頁
  • 我們以養羊為業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以養羊為業
  • 警醒!199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繁殖眾多
  • 冬季的牧放
  • 充當助產士
  • 齊來剪羊毛
  • 為羊兒沐浴
  • 一個城市人的觀點
  • 與蝨子和寄生蟲之戰
  • 不可或缺的犬隻
  • 訪遊應許之地,看看其中的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令人嘖嘖稱奇的羊毛
    警醒!1992年
  • 威爾士牧羊人的四季
    警醒!2011年
  • 綿羊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11/8 15-19頁

我們以養羊為業

你曾否穿過羊毛衣服或購買一束羊毛線?你可有停下來想過羊毛是從何而來的?或者飼養供應羊毛的羊兒牽涉到什麼事?也許我們可以幫助你解答以上的問題。何以故呢?因為我和內子巴巴拉在新西蘭南島老遠的地方經營一個養羊農場。

綿羊是有趣的動物——馴良,膽小,又常常愚笨得透頂。可是,我記得有一隻母羊比其他的雌羊更能控制自己的小羊。別的母羊可能無法尋得小羊的蹤跡,但這頭母羊卻沒有這個難題。牠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嗎?牠是盲的。不過牠以敏銳的嗅覺和聽覺彌補自己的缺陷。牠準知道在哪裡會尋回牠的小羊。觀看羊兒吃奶的確是一件賞心樂事,牠們興奮地猛力搖動尾巴,彷彿尾巴快要掉下來似的!

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與羊兒一起在南島度過。家父60年來一直是個養羊業者。為何我說「養羊業者」而非「牧羊人」?按照一般人的觀念,牧羊人是照料一群遷徙羊兒的人。我們的情況可不同,我們擁有一個飼養羊群的農場。羊兒在一塊固定的土地裡受到照顧,只是從一個放牧的圍場遷移到另一個。我們不是只有數十頭或數百頭羊兒,我們擁有成千上萬的綿羊。然而,與新西蘭一般的標準相比,我們的養羊場只屬於小型而已。無論如何,我們的養羊場是按照工業規模運作的。那麼,飼養這麼多綿羊牽涉到什麼事呢?

繁殖眾多

有些人僅為了販賣羊肉而養羊,我們的目的卻是出售羊毛和羊肉。遊客在得悉新西蘭有7000萬頭羊,來自19個不同的主要品種時,往往都驚訝不已。新西蘭的綿羊並不是土生土長,而是從別的國家引進來的。體格強壯的美利奴羊源自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而洛姆尼羊、萊斯特羊以及其他英國品種通常都是經澳大利亞入口的。

我們飼養的是洛姆尼羊。牠們體型高大,能夠生產優質的羊毛。然而,由哺養直至得到最後的製成品,牽涉到不少籌劃和勞碌辛勤的工作。首先,我們需要飼養一群富於生產力的綿羊,意即一些質素優良作繁殖用的品種。每年我都會購買一些優種公羊,連同原有的湊足35頭,在四月間便打發牠們使母羊受孕。在三星期之內,每頭公羊大約可授精予60至80頭母羊不等。母羊的產期是在九月,這就是我和巴巴拉最喜樂的時光。但是我們怎樣保持忙碌直到九月呢?

冬季的牧放

在南半球,我們的冬天從五月開始。那時的草地生長得並不如理想,故此我們不得不把飼料運送給羊群。我說「我們」,因為巴巴拉忙著助我一臂之力。我們將牧場,或圍場以充了電的鐵線分為不同的地段,每段約半公頃。光是裝置電線籬笆已是一項極不簡單的工作。那末,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呢?因為每天我們都會把羊從一個地段趕到另一地段去吃草,我們也要用手推車把乾草和其他的飼料運送給牠們。「其他飼料」可以是大麥和果仁,尤其是待產期中的母羊更需要額外的營養。我們也用蕪菁甘藍餵飼尚未剪毛的小羊,即一歲大的羊兒。在哪裡可以找到蕪菁甘藍?我們需要種植它們,這意味到我們也從事農業耕種,而非僅是養羊而已。可是,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叫人喜樂的工作,便是協助母羊生產。

充當助產士

九月來臨,巴巴拉和我便會駕著摩托車在草場上奔馳。不,我們並不是在賽車。摩托車乃是把我們送到所有行將臨盆的母羊那裡的交通工具。我們會盡量在一天之內巡視快將生產的母羊四、五次,以求在有產難時予以援手。大多數的母羊生產時都很順利,可是我們需要把孿生的小羊劃上印記,以防萬一其中一頭給分散了,我們仍然可以使牠們骨肉團聚。

有些母羊難產而需要迅速援助,這時摩托車便大派用場了。舉例說,離開母體時羊兒若頭部先出,卻沒有伸出腳來,便可能會窒息死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以助產士的身分加以援手,令母羊順利生產。對不習慣這項工作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苦差,但在我們看來,目睹新生命的誕生乃是一年一度的奇跡。

大多數的母羊都會產下雙胞胎。最後,我們會將一個顏色標籤釘在約500頭留作繁殖用途的雌性小羊的耳上。標籤的顏色也分辨了牠們的年歲。三四個月後,雄性和剩餘的雌性羊兒便會被送進凍肉房屠宰。順帶一提,我們有專門的術語來分別羊的歲數。一頭一歲大的羊叫「小羊”(hogget),兩歲的叫「雙牙”(two-tooth)。你知道嗎,綿羊只會長出八隻牙,每年兩隻。母羊若成了「雙牙」,便宜於繁殖了。

讓我們不要忘記畜養這些綿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牠們的珍貴大衣——羊毛。這也為我們帶來了真正悠長艱苦的工作。

齊來剪羊毛

雖然一個熟練的剪羊毛工人可以在一天內替300至400頭羊剪毛,我卻未能與他們看齊。平均每日我只能為150頭羊服務。大多數的羊每年剪毛一次;有些會剪毛兩次,十月「小羊」時第一次,三月「雙牙」時第二次。為了讓日後剪毛工作容易一點,我們會把羊兒的尾巴剪短,這也有助於使牠們的尾部保持清潔。

從前,剪毛的工具是剃刀或大剪刀。如今我們有電動的剪子,但工作依然費力和講求專業技術。視乎你以什麼方式捉抱綿羊,你的工作可以不太吃力,也可以是相當辛苦的。我雇用的剪毛工人是按他們每天所剪綿羊的數量而取酬的。通常我們可從每頭母羊取得4.5至5.5公斤的羊毛。

下一個工序便是將羊毛裝運到羊毛商人那裡去。我們需要將羊毛緊壓成每個重約180公斤的大捆。可是,我們怎能保證羊毛質地優良呢?這裡還有一個工作階段對於生產優質羊毛是不可或缺的。

為羊兒沐浴

綿羊彼此接觸很易惹上蝨子,這些寄生蟲使牠們感到痕癢不已。一旦痕癢難當,羊群便會整天將身子貼著欄杆猛力磨擦,連吃東西的胃口也沒有了。牠們的體重會直線下降,以致損害了羊毛的質素。我們怎樣去抵消這種禍害呢?辦法是每年給牠們來一個化學消毒泡浴。正如一位外國訪者在我的養羊場留意到,這項工作也是頗費周章的。以下是他的描述。

一個城市人的觀點

「當我到達現場,浸浴工作已進行了好幾個小時。我首次以城市人兼門外漢的眼光觀看到的場面,簡直是喧嘩嚷鬧、亂七八糟。男子在高聲喊叫,狗在狂吠。有些綿羊不停地咳嗽;另一些則氣喘吁吁。犬隻實際從吃驚的綿羊背後跳過去,在前面驅散羊群,避免羊兒阻塞通路。很快我便看出事情背後的一切原委。

「數以百計的羊兒正在圍場內等待工人引領牠們,每次大概會有12頭進入一段狹窄管道般的地帶。在那裡一個養羊人站在一個盛滿化學消毒液的小池旁,有麻布遮掩著小池,以免給羊群看見。每頭羊走到他面前時,他便出其不意地在麻布的另一邊用膝推牠,撲通一聲!羊兒便應聲掉進黑沉沉的消毒液裡。羊兒最初的反應是掙扎著要離開,於是便開始朝著狹窄的出口游去。可是,在出口兩旁已有其他雇工恭候,他們用長杆迫使綿羊沒入消毒液中,從而確定全身的羊毛,從頭到腳,都徹底浸透。羊群從骯髒的消毒液裡爬出來時,咳得唾沫橫飛,大力搖動身軀,水花空中飛濺。大功告成後,綿羊會從出口釋放出來返回草場去,牠們大多看來如釋重負,欣然離去!」

與蝨子和寄生蟲之戰

聽聽門外漢描述我們的工作的確是蠻有趣的。你可能納罕我們用些什麼化學溶液為羊群浸浴。這種化學液體叫手榴彈。它殺滅蝨子或寄生蟲的主要成分是擬除蟲菊酯,以及百分之5英文稱為Cyhalothrin的化學藥物。這些寄生蟲並非綿羊的惟一天然敵人。羊兒也會沾染到寄生在腸和肺部的寄生蟲,這意味到我們要經年累月,按時給羊群灌藥。這牽涉到把羊兒帶到圍場去,關進一條圍著籬笆,約1.2米闊,可容納50頭羊的狹窄通道內。然後將一種能夠殺死寄生蟲的化學混合物強行灌入牠們的咽喉裡。我們背上盛著藥水的背囊,用一條噴管將藥物噴進牠們口裡。有時我們也要給牠們吃盤尼西林,以防血液中毒。

我家的綿羊可曾染上口蹄症?沒有,這要歸功於新西蘭港口和機場的移民局和農業部的嚴格管制。許多遊客在航機到達機場後都感到有點為難不安,因為機艙要先經藥水噴灑,乘客才可以下機。然而,這正是我們這裡沒有一些為害別國的牲畜病害的其中一個原因。

不可或缺的犬隻

惟有介紹過我家的牧羊犬,這篇敘述才算完整。我們的飼養場擁有六頭牧羊犬,分別是兩種雜有大牧羊犬血統的混種狗。其中一種是吠犬;牠們會繞過綿羊的背後,佔據一個重要位置,邊跑邊吠以引領羊群。另一種叫盯犬;牠會走到綿羊跟前,用眼狠狠的盯著綿羊,以目光而非吠叫威嚇羊群。若沒有這些忠心的狗兒,我們的工作便無法順利進行了。牠們工作勤奮,直至精疲力竭為止。

那便是我們在新西蘭莫斯本養羊為業的生活簡概。因此,你下次購買一件漂亮的羊毛外衣時,請停下來想想那些在普世各地悉心飼養綿羊,提供羊毛的養羊業者。——布魯斯·庫爾南口述。

[第16頁的圖片]

在羅托魯阿農學之宮展覽的十九個不同的綿羊品種

[鳴謝]

Agrodome Rams on Stage

[第18頁的圖片]

上圖:躍進消毒藥水池的羊兒

右下圖:剪羊毛是一項勞累的工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