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齒」的火車
《儆醒!》雜誌駐希臘通訊員報導
試想像你正處身一個荒蕪狹隘的溝壑,放眼盡是蔥翠的林木,嶙峋的巨石巍然高踞,一道蜿蜒的河流正在下頭洶湧澎湃。正當你以為只有自己孤身隻影時,忽然間,遠處傳來一陣陣嘎嘎的聲音。在這個人跡罕至的荒野,你斷不會期望看見一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出現。但聲音卻清晰可辨——果然有一列火車來了!
聲音越來越接近,你終於從巍然聳立的樹叢間發現一列小火車,在陡峭的山坡上緩緩地往上攀,列車只有兩個車廂,車廂之間則裝有一部柴油推進機。歡迎光臨季亞科普通-卡拉夫里塔的齒軌鐵路,它位於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區,是歐洲最引人入勝的鐵路之一。這條鐵路的希臘語名稱是俄丹托托斯,字面意思是「有牙的」,你將會明白何以這個名字十分貼切。
興建目的何在?
卡拉夫里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是鄰近一帶地區的經濟及行政中心。該市富於宗教和歷史色彩,附近建有一些著名的修道院。卡拉夫里塔坐落於山谷裡,故此該市的天然美景、環繞四周的森林、數目眾多的水泉,以及宜人的氣候,都聞名遐邇。
19世紀中葉是該市在歷史上的黃金時期,當時人口約有6000。可是,由於有連綿起伏的山嶺阻隔著,卡拉夫里塔與沿岸的市鎮和鄉村沒有任何聯繫。當時沒有公路,也沒有任何通訊途徑,往返該市得要乘坐由馬匹或驢子拉動的二輪車,路程漫長,叫人累垮。其實前往海岸最便捷的方法是取道大峽谷底下的武拉伊科斯河,這道河的盡頭便是季亞科普通。
早在19世紀的末葉,當局決定興建一條實用而又景色迷人的鐵路,作為卡拉夫里塔與沿岸市鎮的命脈。可是,工程研究顯示,火車所經的路線包括一些非常陡峭的山坡,因此所興建的會是一條齒軌鐵路。
什麼叫做齒軌鐵路呢?齒軌鐵路設計成適宜在傾斜的地區行走;在原本的路軌之間設有一道鋼造的齒軌,好使火車的圓齒輪能夠與之齧合。因此,火車在上斜坡時不會往後滑,下斜坡時則不會向前衝。
季亞科普通-卡拉夫里塔齒軌鐵路的最高斜度是1比7(每7米水平垂直1米),這個斜度在火車路線上的三段不同地方出現。當火車來到這三段地方時,司機便會把火車剎住,讓齒輪與齒軌齧合,然後慢速前進。
工程艱巨
由於鐵路穿越的地區十分險峻,興建工程可說得上是個偉舉。這項興建計劃由一間意大利建築公司負責執行,建築工程始於1891年。為了使工程較易進行,當局決定興建一道軌距較窄(75厘米)的鐵路。
五年後,即1896年,當局移走了數以噸計的石頭,並且鑿出九條隧道,興建了六道橋梁。初期,所有橋梁都是以石頭築成的拱形橋;但多年之後,有些石橋已由鋼橋取而代之。這樣,一條嶄新的鐵路便開始投入服務了。鐵路全長23公里,在高達海拔720米的山岡上行走。現在你對這條鐵路的背景有所認識了,你喜歡踏進火車來,享受一下這個引人入勝的旅程嗎?
興奮的旅程
我們乘坐1328號早班火車從靠岸的季亞科普通出發。火車穿過村莊,暢順地緩緩前進。我們內心充滿了熱切的期待,但那些顯然乘搭過這種火車已有多次的村民卻甚至懶得往車上一瞧。雖然這樣,我們的興奮心情絲毫沒有消減,我們繼續上路。
不消多久,一個令人生畏的溝壑展現眼前。這個景象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一道急流在我們的左邊奔騰,龐然巨石危危乎高懸在我們頭頂上,其上的松樹彷彿搖搖欲墜。河流在兩岸的石壁夾峙之下蜿蜒而過。
這裡林木繁茂。我們的火車彷彿在叢林間潛行著似的,高大的懸鈴木和山毛櫸的樹枝幾乎觸到我們的車身。這條鐵路雖然已運作了將近一個世紀,但這個山峽的某些地區卻依然是人跡罕至的,旅遊人士惟有遠遠觀賞它的美景好了。
我們抵達了第一個車站,稱為尼亞馬塔,有幾個農夫下車徒步前往他們的耕地。我們繼續前進,而地勢也變得越來越險惡。突然間,火車停了下來。當然不是出了什麼岔子,而是司機現在要小心翼翼使用中間的齒軌而已。我們也感覺到火車的齒輪與齒軌齧合了起來,使火車走動得更為穩定。儘管旁邊富於經驗的乘客再三告訴我們這種火車十分安全,但眼看山勢如此崎嶇險峻,我們實在有點兒心驚膽戰。
我們來到了溝壑的較寬闊處,沿途的峭壁上有許多大型山洞,當地居民把這些山洞充當羊欄。我們的左邊有許多較小的山穴,穴內有很多形狀奇特的鐘乳石和石筍。瀑布的水流從四方傾瀉而下,雷鳴的瀑布聲與在峽谷裡形成的回聲交織成一片,儼如萬馬奔騰。在左方,山崩暫時形成了一些小瀑布,但洶湧的河水最終會把它們沖毀。我們遇到一些體魄健碩的居民,他們寧願步行也不乘搭火車。
當我們橫過一道高高架起的橋梁後,峽谷和河流變得更為深邃。溝壑的某個部分由於十分狹窄——僅及2米闊——因此火車需要穿過一條與斜坡平衡的隧道。
我們穿過了許多隧道,橫過了不少橋梁,溝壑逐漸展開,最後形成一個峽谷。轉瞬間,我們便抵達了第二個車站,就是卡圖扎爾洛勞村。小車站的指示牌標明,那裡的高度是海拔601米。該村的房子只有寥寥數間,坐落在山谷的兩旁,隱藏在參天的懸鈴木和胡桃樹當中。你可以感受到那裡的濕度相當高,若問問當地的村民,他們必定同意在這個幽暗的山谷裡,他們不常享受到溫暖的陽光。鑑於山谷的形狀,加上樹木茂密,他們每天只有數小時可以看見太陽,到了冬季,太陽出現的時間甚至更短。
離開了卡圖扎爾洛勞之後,我們繼續前進。火車沿著一條較為平坦的路線蜿蜒而行,武拉伊科斯的平坦河床隨伴在旁,一路上都長有柳樹和桉樹。經過了65分鐘充滿蔚為奇觀的旅程之後,我們終於可以隔著晨霧看見卡拉夫里塔的建築物了。雖然這個市鎮只有大約3000居民,但它每季都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有些遊客專誠前來玩賞附近的滑雪勝地,其他人則前來享受一下這裡宜人的氣候,或者品嘗美味的地道菜。
『比你的家還安全』
我們下了火車之後,便與約安尼交談起來,他就是順利地把我們安全帶到這裡的火車司機。「我很喜歡駕駛這種火車,」他含蓄而帶滿足地說。他的眼珠兒往上翻了翻,彷彿記起了某些事情似的,便說:「但在冬季,情況便不是這麼容易了。你要知道,車廂不是時常都滿載乘客的,處身在這個可畏的溝壑中,你會感到很孤獨。不但這樣,你會遇著山崩、大雪,又寒冷又大霧。雖然這樣,我斷不會放棄駕駛這條路線,轉而駕駛一條『正常』的路線。」
當我們問及這條鐵路的安全程度時,約安尼堅定地說:「你在這火車上比在你家裡來得安全哩!」事實上,在這道鐵軌將近100年的歷史裡,也只是發生過一宗輕微的事故,當時並沒有造成任何嚴重的損傷。
在1940和1950年代期間,這種獨特的火車便是用來把耶和華王國的『好消息』帶往僻遠的卡拉夫里塔和鄰近村落的工具。(馬可福音13:10)時至今日,卡拉夫里塔已有一群細小但卻熱心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眾。
你若前往希臘遊覽,何不把季亞科普通-卡拉夫里塔俄丹托托斯——有「牙齒」的火車包括在你的觀光計劃之內呢?毫無疑問,你必定會有一個富於酬報、永誌難忘的經歷!
[第21頁的附欄]
「法庭」
這是當地居民給鐵路沿線上其中一個大山洞所起的名字。為什麼呢?理由是,洞內的鐘乳石和石筍形態結構酷似一個法庭。在洞內最入的地方,你會看見一些「法官」列坐在長凳上——由粗壯的鐘乳石所形成,酷似一些滿有威嚴的人物。這些「法官」的兩旁則有更多的鐘乳石出現,恰似一些「見證人」和「律師」在觀看訴訟的程序。最後來到洞口處,你可以看見兩根長長的鐘乳石在洞頂上垂吊著,儼如氣絕身亡的「被告」,他們罪名成立,被判絞刑。
[第22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有「牙齒」的火車路線
希臘
季亞科普通→ 卡圖扎爾洛勞→ 卡拉夫里塔
[第23頁的圖片]
上方內圖:邁加斯皮萊翁火車站
下圖:有「牙齒」的火車攀上狹隘的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