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嘆為觀止的澳洲野生花卉
《儆醒!》雜誌駐澳洲通訊員報導
每年八至十一月正是南半球的春季,在這段期間,成千上萬的遊客、植物學家以及其他科學家均蜂擁至西澳大利亞州。旅遊車紛紛驅入西南部以及北部的心臟地帶。滿載觀光客的專線火車緩緩駛入內陸區。不少當地居民也群相前往遠離塵囂的郊野。何以大群大群的遊客忽然擁入澳洲的郊野地帶呢?原來這段時期正是澳洲野生花卉的盛開時期,真的,澳洲的野生花卉實在叫人嘆為觀止!
在這個天然環境下,世上種類繁多、品種繁富的花草樹木一一展現眼前。有三個月的時間,各種野生花卉開遍該州,色彩繽紛奪目。事實上,傳播媒介把這個景象描述為「世上最偉大的野生花卉奇觀之一」。何以澳洲的野生花卉這麼與別不同而令人嘖嘖稱奇呢?
品種獨特、種類紛繁的花草樹木
原因之一是,海洋使澳洲與其他大洲沒有任何連繫。也許由於澳洲獨特的天然環境,許多植物學家認為這個大洲具有世上種類最繁多的花草樹木。尤其在西澳大利亞州的野生花卉更是繁富多姿,在這方面,沒有其他地方可與之媲美。春來時,漫山遍野都有鮮花怒放、姹紫嫣紅,使郊野更顯生機。
西澳大利亞州是澳洲最大的一個州,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里,幅員與西歐相若,也等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三倍多面積。由於這緣故,該州的風物千姿百態,氣候也多樣變化。冬雨過後,沙漠花卉爭相吐豔,有精緻、絲絨般的美麗耀花豆,也有繁茂、紙般薄的永久花。
大多數的野生花卉都在八九月盛開。但有些品種卻需要較溫暖的氣候才生長茂盛,因此要遲至十至十一月才有花朵盛放。單在西澳大利亞州就有8000種已知的野生花卉了。種類之多,叫人驚訝。有巨型的闊葉樹之一——考里樹,也有最細小的寄生植物。花卉當中包括世上惟一完全倒生在地底下的蘭花(Rhizanthella gardneri)。此外,這裡也有一些淨藍色的花兒,其中一種稱為Lechenaultia biloba, 另一種則稱為Dampiera, 後者的名字是從海盜威廉·丹皮爾(William Dampier)得名的。這個地區也有多種長黑色花朵的植物,例如黑袋鼠爪。人們正陸續發現更多新的品種,一位滿懷興奮的植物學家甚至語帶誇張地聲稱,也許每天都可以發現一種新品種哩!
生意也欣欣向榮
每逢年中這段百花盛放的時期,花卉生意也欣欣向榮,這件事一點也不出奇。事實上,當地每年至少舉行14個花卉節。旅行團帶領遊客觀賞野外的花卉,牧場主人把自己的郊野牧場開放給旅遊人士參觀,珠寶商製造一些花卉式樣的首飾,美術家則仔細觀察花草的特徵,以求在稍後發行的書刊中製作插圖。商人也計劃在國際市場上售賣精挑細選的野生花卉。可是,人們又怎樣使花朵保持鮮嫩呢?
人們發明了一種特別的技巧以保持花朵的原狀和芳香。這牽涉到一種特別配製的溶液,它有助延遲花朵的生長和凋謝時間。藉著使用這種溶液,工人能夠在花朵萌芽之前便折下枝條,然後把花朵運往海外各地。在那裡,人們把枝條浸在水裡,以便溶解那些特別配製的溶液,結果,花兒得以回復原本的生長過程,萌芽開花。
雖然花卉生意十分興隆,但並非人人都是喜歡這段時期的。例如,有些患上枯草熱的人由於對花粉敏感而不斷打噴嚏,因此在這幾個月期間,他們只好淚水汪汪地等待夏天來臨。有時花粉也會造成奇特的現象,正如1992年的事件一樣。當年曾有一段時期降下多場大雨,氣候也顯得分外溫暖,但後來一陣金黃色的大雨從天傾盆而下,使多個市鎮的居民驚愕不已。這種雨覆蓋車輛,灑滿路旁,並且填滿溝渠。環境署官員後來化驗出這些金黃色的雨其實是花粉。這場花粉雨顯然是從中西部的野生花卉那裡吹來的。儘管使人感到不便,但大部分人也會同意花兒的美以及所帶來的裨益足以抵消種種不便。
遊覽花路徑
現在請加入我們這個觀賞野生花卉的旅程吧。第一條賞花路徑是從該州的首府珀斯以南一直延展至瑟彭泰恩國家公園。這個公園位於陡峭的高原上,地勢極為崎嶇。一道河流穿過深邃的隘谷,漫過薄薄的花崗岩,然後化成瀑布,從15米高的斷崖傾瀉而下。袋鼠和沙袋鼠在赤桉和鞣桉樹叢間覓食,嘯鶲、鷦鷯和刺嘴蜂鳥在矮樹叢間又飛又跳,像是跳著方形舞。石池長出叢叢的茅膏菜和仙子蘭,淡紫色的密桃金娘在附近長得密密麻麻的,乍看宛如鋪上了一張鴨絨被子一樣,當中還夾雜著一團團、一簇簇的花兒,有淡黃的,有淺紫的,也有湛藍的,色彩配襯得天衣無縫。
現在我們再向南面進發,來到也許是最豐饒、最受人歡迎的野生花卉地點——斯特靈嶺國家公園。這個地區的面積大約為1150平方公里,陡峻的布拉夫山屹立其中,最高的山峰高達海拔1077米。斯特靈嶺的氣候有別於周圍的地區,因此,這裡長有1500多種野生的花卉植物,其中的60種甚至是這個地區所獨有的。接著,我們攀上了圖布倫納山,那裡風景優美,植物種類繁多。其中一種美麗的花兒稱為達爾文尼亞斯,又名山鐘花。在這個國家公園裡,人們已鑑別出十個品種來,其中只有一種也生長在斯特靈嶺以外的地區。在九、十月期間,美麗的暗色鐘花在茂密的樹林裡處處可見,粉紅色的山鐘花開遍高高的山坡上。我們也發現到稀有的綠色蜘蛛蘭,西澳大利亞州大約有23種這類蘭花。
由於托恩迪魯國家公園距離我們不遠,我們於是決定到該處一遊。那裡的荒原使我們眼界大開。我們看見一種拔克西木屬花(Banksia praemorsa)開出了罕有的深褐色花朵——瞧!有一隻小鼠般大小的蜜貂正在吃花蜜哩。還有錘子蘭,由於它們濃郁的香氣彷如雌性黃蜂一樣,正在覓偶中的雄性膨腹土蜂被它們所吸引,於是把種子傳播給一連串虛假的雌蜂。這有助花粉傳播的過程,但可憐的黃蜂卻枉費用情、白費心機。
向北面進發
我們觀賞過珀斯以南的一些主要野生花卉地區之後,便向北面進發以遊覽永久花徑——這條賞花路線穿越多個國家公園。顧名思義,永久花徑長滿了萬千朵挺直的永久花,它們被煦風吹拂著,像是向我們點頭致意。我們在荒涼的墓地歇了歇,鮮紅嫩綠的袋鼠爪花點綴著古舊的墓碑。林地長滿了山龍眼樹,也有一些纖幼的植物,還有膠角瓣木——一種開金黃色花朵的灌木。你看過黃花九輪草蘭嗎?美極了!我們漫步走過矮樹林,藍色的黃櫨恰似靄靄輕煙,叫人讚嘆不已。
在這條花徑上,花卉植物約有800種之多。不少綽約多姿的花兒就長在路旁,我們從汽車裡也可以清楚看見。許多遊客都認為路邊的花卉不但鮮豔奪目,還擺布得井然有序,使人難以相信這樣的配襯是沒有人手加工的。簇簇紫色的花兒明麗照人,與旁邊叢叢金黃的花兒相映成趣。說到花兒的色澤,趨時的暗藍也可以見到。
現在我們得要踏上歸途了。幸好我們已把種種美麗的回憶都收在照相機內,這樣,我們便不怕被誘要採折一兩朵花兒來留念了。我們記得法律禁止人採摘野生花卉,即使只是長在路旁的也不可摘。因此,就讓它們那迎人的笑臉留待給明年的春雨洗滌,讓下一位賞花者細意玩味吧。不錯,我們欣幸觀賞到世上最偉大的花卉奇觀之一。隨著嫵媚的春光轉為熾熱的炎夏,我們祈盼來年——甚至年年——得見同樣的斑斕。
[第17頁的圖片鳴謝]
All photos: By Courtesy of West Australian Tourist Com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