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人生有什麼意義?
「進化論者辯稱,物競天擇乃有機生物來源的完滿解釋。然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如果有機生物要發展到更為複雜、更自覺和更有智慧的話,這必然是由於牠們渴望獲得這些品質,而非僅是天然選擇的結果。——」迪倫·托馬斯(1914-53年,威爾士的詩人和作家)。
人類探求生存意義絕非一件新事。多個世紀以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許多好求知的人的腦海裡。一項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今日新西蘭人比十年前更多想及這個問題。刊載在《聽者》雜誌的報告指出,有百分之四十九年齡在15歲以上的人口,「經常想及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但1985年進行的一項類似調查只得百分之32。
新西蘭人的意見看來也表達出其他國籍的人的感覺。《聽者》雜誌繼續說:「有越來越多人想及我們生存的意義,由此表明我們現今比80年代時對人生更感焦慮和缺乏方向感。」
顯然,進化論者對『何以我們會活在世上?』這個普遍問題所提出的答案並未能使數目日多的人感到滿意。但聖經是否可以提供所需的道德指標,使人能夠尋得生存的意義呢?
「主要推動力」
在地上的所有生物當中,只有人類才會思量生存的目的。你知道原因嗎?聖經在傳道書3:11指出其中一個理由。它論及創造者說:「[上帝]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現譯》)雖然所有生物都會掙扎求存,但似乎惟獨人類才具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時間觀念。人可以回顧過往,展望將來,並為未來定出計劃。不錯,人這種願望甚至可以非常強烈。但由於人生短促,加上變幻無常,所以一旦計劃未能如願以償,人便會感到意志消沉。
所以只有人才會問:『我為什麼會活在世上?我將會何去何從?』精神病學家維克托·弗蘭克寫道:「找尋人生的意義乃是人內心的主要推動力。……我敢說,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比知道人的一生有什麼意義更能夠幫助人渡過甚至最惡劣的環境。」
耶穌證實了所羅門的發現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對於要找出人生意義一事感到興趣。讓我們回顧一下三千多年前由所羅門統治的以色列國的歷史。示巴女王在論到所羅門時說:「我在本國裡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才知道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越過我所聽見的風聲。——列王紀上10:6,7。
所羅門王曾試圖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義和目的,在他寫聖經的傳道書時,他將察驗的結果告訴讀者。他曾嘗試過著古代典型東方君主所享受的生活。他在2章,第1-10節描繪出一種今日人很難體驗到的愉快生活。在物質財富和肉體的歡愉方面,他可說是應有盡有。但他最終對追求這一切東西的意義作出什麼評價呢?他的答案必然令一些過度自信的人大吃一驚。
他在回顧這一切事時,評價大都是負面的。他覺得這些都是徒然和浪費時間的。他寫道:「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道書2:11。
他的結論是,世上的榮華富貴充其量只能為人帶來短暫的歡愉。人的智慧甚至無法叫人擺脫生活的痛苦和煩惱。
耶穌基督在回應一個過度關心物質繼承權的人的問題時,也作出類似的結論,他對在場聆聽的群眾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
惟獨耶和華上帝才能幫助人完全克服每日生活上的困苦,並且使人的行動具有明智的目的。因此,生活若沒有了上帝便是徒然的。正如所羅門在傳道書12:13解釋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尋得人生的意義
所羅門一針見血地指出,人生的意義跟全心敬畏上帝具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耶穌基督也曾多次證實這點,他引用上帝的話語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申命記8:3)不錯,人生如果要有意義,就絕不能忽略屬靈的事。耶穌在論及自己時進一步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約翰福音4:34)順服地為他天父服務乃是他喜樂和滿足的來源。這種喜樂滋潤他,使他的生活具有真正的目的。
因此,人可以不理會上帝而同時能夠將自己的潛質盡情發揮出來嗎?絕不!饒有趣味的是,歷史家阿諾德·湯因比有一次寫道:「較高尚的宗教的真正目的是要散發它的精髓——屬靈的教訓和真理——給最多的人,使每個人均能夠達成人的真正目的。人的真正目的乃是要榮耀上帝及永遠享受上帝的恩賜。」先知瑪拉基論到上帝的觀點時說:「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別出來。」——瑪拉基書3:18。
[第26頁的圖片]
「沉思者」,羅丁雕刻
[鳴謝]
Scala/Art Resource,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