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6/8 24-25頁
  • 訪遊恩圖曼的駱駝市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訪遊恩圖曼的駱駝市場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會設在這裡?
  • 夢寐以求的東西
  • 討價還價
  • 阿拉伯駱駝——非洲的萬用交通工具
    警醒!1992年
  • 駱駝
    洞悉聖經(上冊)
  • 駱駝——沙漠中有峰的驚人動物
    警醒!1978
  • 駱駝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6/8 24-25頁

訪遊恩圖曼的駱駝市場

我們問道:「莫華利在哪裡?」我們乘坐著四輪驅動的車子從首都喀土穆前往位於西部邊境的恩圖曼舊城,這是蘇丹的最大城市。

沿途沒有任何路標,只有車輛在沙土上留下的大堆錯綜複雜的輪跡。所以我們得要向路過騎著驢子的人提出上述的問題。這些人所騎的驢子都背負著多桶食水。他們很樂於幫助我們,指示我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的車子走了8公里之後,接著越過一道高大的沙石關卡,然後便一目了然地看見在恩圖曼名叫莫華利的駱駝市場。

為什麼會設在這裡?

這個市場跟西方的購物商場簡直有天淵之別。所有商人都是在撒哈拉沙漠的酷熱天氣下在戶外經營生意。市場佔地約莫3平方公里。既沒有清楚的劃分界線;周圍更寸草不生。事實上,一眼望去只見無際的沙土。但你也可以望見數以百計的駱駝和好些牧放駱駝的人,他們都穿著稱為祖拉比亞的傳統服裝。

我們望見輕幼的黃沙不斷在荒蕪的沙漠上飛揚,就不禁納罕:『為什麼他們會將市場設在這裡?』但我們很快便恍然大悟了,因為看見在單調的地平線上正懸著一個巨大的儲水箱,水是由一個自流井所供應的。正因為有這寶貴的水源,所以便成了設立這市場的理想地點。大部分的役畜都是從這裡出口到埃及和利比亞去的。

我們走近市場的時候,一群笑容可掬的阿拉伯牧人便上前迎接我們。每個貨主都會將自己的駱駝牽放在一起。但我們卻留意到,許多駱駝的左前腳都被屈曲地綁著。他們為何會以這種方式處置他們的牲口呢?原來是因為迷信之故。他們認為左腳是屬於撒但的!然而,不論是否迷信,將一隻腳綁起來也可以避免牲口四處走動,方便顧客選購。

夢寐以求的東西

何以駱駝會是當地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因為駱駝具有最優良的裝備去適應艱巨的沙漠環境;也是乾旱地區的良好交通工具。牠那呈裂縫狀的長鼻子在遇到沙漠風暴時可以迅速關閉;牠的耳朵生在頭的後面,並且長滿毛髮,使沙土無法吹進耳朵裡。肥大的肉峰充滿脂肪,可以將食物儲存起來以供長途旅程之用。胸部和膝部的硬皮可以保護牠不致被熱沙灼傷和被害蟲侵擾。再者,駱駝可以吃一些堅硬而多刺的沙漠植物,並且可以多日上路而無需喝水。a

饒有趣味的是,許多駱駝都不會被用作交通工具。有些人買駱駝僅作為投資保值之用。事實上在近年來,駱駝甚至被人用來作為結婚的聘禮!有些駱駝甚至成了餐桌上的佳肴。就在恩圖曼一地,便有多間食肆專門烤製駱駝肉。另一道著名的菜式便是鹹駱駝肉,稱為巴斯特馬。這道菜式在埃及和其他中東國家相當馳名。

恩圖曼的牧人將大部分都是來自蘇丹西部的阿拉伯單峰駱駝送上這個市場出售,這個市集每星期只舉行兩次,難怪每逢墟期他們都忙個不了。當有買家上前時,他們甚至會將對方包圍起來,爭相向對方展示自己的駱駝。

討價還價

打算購買駱駝的人都首先會以熟練而挑剔的眼光去查驗每隻駱駝;撫摸牠的肉峰,看看牠是否健康和有充足的脂肪。可是,駱駝的價值在乎牠的大小和年齡。一歲大的叫希奧和,兩歲大的叫馬弗盧;而三歲大的則稱為沃拉布。然而,最值錢的是那些成長至青春期的駱駝。雌駱駝大約四歲便步入青春期;而雄駱駝則在八歲左右。牠們分別稱為希克和蘇達亞斯。當牧人向未來的買家展示這些駱駝時,後者便會細心檢查以決定駱駝是否真的已到了青春期。

一旦駱駝符合了買家的心意,雙方便開始討價還價。在中東,講價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他們的開場白會是「比雅斯亞拉」(意即奉真神之名)。一場討價戰便接著打開,但卻是在一片平靜安詳、無拘無束的氣氛下進行的。如果買賣雙方最後無法達成協議,便會簡單地說「耶夫塔阿拉」(即真神會打開另一機會)。

可惜我們來訪的目的是觀光而非購買駱駝。由於中午陽光猛烈,所以只逗留了一段短時間便準備回家去。但駱駝看來卻在炙熱的陽光下泰然自若。這提醒了我們,這些『沙漠之舟』適應環境的能力有多強。無疑,恩圖曼這個引人入勝的駱駝市場的生意會繼續欣欣向榮!

[腳注]

a 請參閱1992年12月8日刊的《儆醒!》雜誌文章「阿拉伯駱駝——非洲的萬用交通工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