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7/8 28-29頁
  • 世聞點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世聞點滴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最後的專制制度』
  • 預防過早衰老
  • 刺身危害健康
  • 教會失去地位
  • 戰爭後遺症
  • 寄生魚
  • 多間大學正面臨困難
  • 誰來做家務?
  • 人類在對抗肺結核方面敗陣下來
  • 委內瑞拉與愛滋病
  • 天主教導師激怒教皇
    警醒!1981年
  • 愛滋病——遍及全球的殺手
    警醒!1989年
  • 愛滋病——我有染上的危險嗎?
    警醒!1994年
  • 什麼人有染病的危險?
    警醒!198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7/8 28-29頁

世聞點滴

『最後的專制制度』

若望保祿二世最近新任命了30位紅衣主教,羅馬的《共和國報》後來報導,「在德國的天主教會裡,對梵蒂岡傳統制度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漢斯·金是著名的反對派神學家,在選舉下任教皇一事上,他堅持「教會急需有一個能夠真正代表整個天主教會的選舉團」。金認為「大部分虔誠的教徒已對教皇失去信心」。他補充:「不容忽略的是,自斯大林主義崩潰後,羅馬天主教制度乃是西方世界裡仍然存留的最後專制制度。」

預防過早衰老

「人們把房子設計得適合孩子的需要,何不也將房子設計得適合老年人的需要呢?」聖保羅大學的老年病學家威爾遜·小雅各布問道。除了為老年人設計較安全的家居之外,小雅各布也建議老年人應當多做運動,以便把肌肉鍛鍊得更為結實,從而減低失足跌倒的危險。長壽的大敵是什麼呢?據整形外科醫生羅熱里奧·伊扎·內維斯——也是來自聖保羅大學——指出,這些大敵包括「常常坐臥不動、營養不均衡(尤其是含豐富脂肪的飲食)、吸煙、縱酒、緊張、睡眠不足」。《下午報》指出,極度的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這跟各種疾病的出現以及最後導致衰老有密切的關係。」內維斯進一步聲稱:「對生活失去樂趣是過早衰老的主因。」

刺身危害健康

加拿大卡爾加里衛生服務部的環境衛生主任約翰·佩爾頓說:「人們現正刺穿身體某些以往不會刺穿的部位。」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這些部位包括眉毛、嘴唇、舌頭和肚臍。由於害怕這種時尚會把愛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傳播開去,這促使艾伯塔衛生署的環境衛生部定下準則,以便管制有關刺穿身體的服務行業。「新標準最終能夠管制所有未經監管的個人服務,包括在身上刺上標記、熱蠟脫毛、紋身、電蝕除毛和感覺暫失等,」報告補充,有關這些準則的草案將會交由公共衛生部官員以及有關行業審核。關於用穿耳孔工具刺穿身體,一位業內人士說:「許多人由於受到感染而需要求診。情況的確十分駭人。」

教會失去地位

《多倫多明星日報》報導,加拿大最大的基督新教教會——加拿大聯合教會——「的成員迅速老化,人數急劇下降,教會領袖與堂區居民之間對於什麼是首要的事意見不一」。雖然有300多萬人聲稱是該教會的信徒,但只有75萬人是在教會的信徒名冊內的。經常支持教會活動的人大部分已年逾55歲,他們的兒孫對教會卻不感興趣。有人向教會發出警告,指出教會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糾正他們的方針,否則便名存實亡。教徒希望教會最關注的應當是崇拜和屬靈事物,但教會領袖卻希望把更多注意集中在社會和世界的事務上。艾伯塔的社會學家雷納德·畢比警告道,倘若教會沒落,「這也意味到聯合教會認為重要的事,對於加拿大人來說卻不重要。」「加拿大人認為他們並不值得花這麼多時間、金錢和注意在這些事之上。」

戰爭後遺症

1994年6月,七千名老兵重返諾曼底海灘,他們曾在51年前參與同盟國反攻歐洲的行動。但對於當中數以百計的老兵來說,戰爭為他們留下可怕的回憶,當日的紀念儀式使他們困擾不安,以致需要接受精神上的治療。「有些老兵在開始進攻日之後感到極度不安」,戰士復原協會——一個專門協助退役軍人的慈善組織——的發言人格雷厄姆·盧卡斯醫生說。「他們有罪咎感,認為既然同袍死去,自己也不配留在人間,這使他們在晚上經常做噩夢。」據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這些罪咎感在他們心中積壓多年,結果導致潰瘍、哮喘和皮膚病。一名老兵仍因這些可怕的回憶而經常做噩夢,他說:「這些事可以使人變得反應過激。除了過來人之外,沒有人可以了解這種感覺。」

寄生魚

寄生鯰顧名思義是一種寄生魚,盛產於亞馬遜河區。魚體呈半透明,身似鰻形,長約2.5厘米;常寄生於較大型魚類的鰓腔中,並以寄主的血為食。這種小魚可以鑽入人體的孔道內,引起發炎、出血,甚而導致死亡。最近,人們在巴西發現了一種體型更小,體長只及原有品種的一半,但貪吃的程度則更大的魚。這種寄生魚在口部的後方長有兩顆勾形的牙齒,因此當牠的牙齒用力把寄主的身體部分咬緊時,寄主是無法把牠擺脫的。《新科學家》週刊報導,由於「當地河岸一帶居民的生活條件一般都不甚理想,醫藥設施又嚴重缺乏,因此這種寄生魚有可能會對當地居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多間大學正面臨困難

據約翰內斯堡的《週末明星日報》報導:「非洲一些受到忽視的大學正瀕臨倒閉的邊緣。」這些大學的經費嚴重不足,校內電子計算機的數目少得可憐,由於無錢支付費用,以致有些電話被迫要中斷服務。有一所大學原本是設計成容納5000名大學生的,現在入學的登記人數竟多達3萬5000人。烏干達有一所早年曾享負盛名的大學,現在講師的教席中竟有一半是無人擔任的。在這所大學擔任講師一職,月薪僅為19美元左右。由於不時都有講師罷教、學生罷課一類的事件發生,以致有些大學要停課數月之久。肯尼亞的一位大學教授有感而發地說:「在非洲,大學教育正走向自我毀滅之途,而且更每況愈下。」

誰來做家務?

意大利的中央統計局最近作了一項調查,研究意大利人怎樣運用在家裡的時間。《晚郵報》在報導這項調查結果時評論說:「看來,在家庭圈子裡男女仍未能平等。」不論婦女是否要出外工作幫補家計,她還是「要為家人打點一切」,如果她有兒女要照顧的話,她每天平均便要花7小時18分鐘做家務,配偶在這方面所花的時間則只有1小時48分鐘而已。看來好像有點矛盾,單親媽媽似乎應付得更好,她每天少花兩小時也能把家務料理得井井有條。《共和國報》的報導補充說:「自女兒年幼時開始,母親便著手訓練她們以做家務為自己的『天職』。」

人類在對抗肺結核方面敗陣下來

據巴黎皮提于塔-薩沛里肋醫院細菌學-病毒學部門的雅克·格羅塞教授指出,人類在對抗疾病方面,已經被肺結核這個病「完全打敗了,嚴重程度達到普世的規模」。肺結核病人如果沒有得到治療的話,死亡率將會高達百分之50。然而,世上染上肺結核的病者當中竟有半數的人完全得不到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據格羅塞教授指出,更甚的是,在那些並不缺乏抗生素的工業化先進國家裡,只有半數的患者願意繼續接受治療,直至完全康復為止。「其餘半數病人不是停止接受治療,便是不經常地服食治療藥物,結果使死亡率大為增加(佔接受治療的人數百分之25)。不但如此,這種情形也增強了結核桿菌的抵禦能力,令醫生更難用抗生素消滅它們。」

委內瑞拉與愛滋病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宇宙報》說,委內瑞拉已成為受愛滋病影響最深的第三大拉丁美洲國家,排行僅次於巴西和墨西哥。阿雷利亞諾·梅迪奇醫生估計該國有35萬人感染到這種致死的病毒,可是衛生部卻認為只有3000人染上這病。其實,每當發現一名受感染的人時,便意味到同時可能有另外百多人也受到感染,只是他們並不察覺而已。梅迪奇認為,這個嚴重情況多少可以歸咎於「我們社會大為流行的性雜交」。他指出,受感染的人應當過道德清白的生活;這不但是為免傳染病毒給別人,也由於愛滋病有不同的病毒之故。他們會更容易感染到其他病毒,而加重病情。據一項消息來源估計,到公元2000年,世上每個家庭便會有一名成員染上愛滋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