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到處蔓延
不出15年,愛滋病的陰影已籠罩地球各大洲。僅在短短數年間,這顆生物炸彈的殺傷力便急劇加增,迅即威脅全球。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環球各地每天有5000人染上愛滋病。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超過三個人受到感染!貧困國家,即所謂的發展中國家,所遭受的影響至為嚴重。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00年,在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當中,貧困國家的居民會佔總數的百分之90,而這些帶菌者最終也會發病,成為愛滋病患者。
深受其害
露絲是一位已婚婦人,育有三名子女;丈夫在她27歲那年突然生病,幾個月後便死去。當時沒有人能夠肯定死因是什麼。醫生斷定他患了肺結核。親屬則認為他中邪了。婆家的親屬於是把露絲的物業奪為己有。姻親趁她不在就強行把兒女帶走。露絲迫於無奈,只好返回自己的家鄉。兩年過後,她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嘔吐腹瀉頻頻發作。這時她才意識到丈夫原來死於愛滋病,如今自己也受到感染。露絲在三年後病逝,死時只有32歲。
類似的悲劇現今到處可見。在一些地區,愛滋病不但奪去整家人的性命,甚至把全村人民消滅淨盡。
「當今最嚴重的健康難題」
在發展中國家,各政府都試圖控制愛滋病蔓延,無奈卻遭遇重重的障礙。除了財源短缺之外,政府還有其他所費不貲的急迫事件需要優先處理,愛滋病這個問題於是退居次位,結果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此外,世界經濟衰退、糧食短缺、自然災害、戰亂頻仍、文化習俗和迷信觀念等,也使難題變得越發複雜。如果要提供特殊護理給眾多受感染的愛滋病患者,政府就需要增加醫療設備和藥物供應,這一切都牽涉龐大的開支。目前許多大醫院都面臨病人過多、人手不足的困境;醫院建築物日久失修,醫療設備破舊不堪。由於病人不斷增多,醫院惟有要求大部分愛滋病患者——即使他們已病重垂危——出院回家,好把病床讓給其他急需入院的病人。由愛滋病引起的併發感染病例,例如肺結核等,正急劇上升,這個現象令人憂慮不已。在一些國家,據報過去三年來死於肺結核的人增加了一倍;在入院治療的愛滋病患者當中,同時患有肺結核的多達百分之80。
愛滋病嚴重影響社會
愛滋病大行其道,不但對保健醫療制度產生嚴重的影響,對各行各業以至整個社會也造成沉重的打擊。在愛滋病患者當中,年齡介乎16至40歲的人多達百分之80。對社會來說,這群人是最富有生產力的。大部分家庭都靠他們養家活口;可是,隨著他們一一病逝,剩下的老人小孩就變得生計無著了。按照非洲社會的傳統,孩子一旦喪失雙親,就會給近親收養,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分子。可是,現今孩子的父母病逝之後,祖父母往往由於年邁體弱而未能予以照顧;至於其他仍然活著的親屬,他們因為要供養自己的兒女,經濟負擔已經不勝負荷。結果,由於孤兒數目急劇上升,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此外,流浪街頭的兒童也越來越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本世紀末,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就有1000多萬兒童成為孤兒。
對於愛滋病的禍害,婦女除了倍感苦惱之外,還要承擔雙倍責任。家人一旦身體不適,甚或病重垂危,晝夜護理病人的責任就主要落在婦女身上;不但這樣,她們還要料理所有家務。
目前的對策
在80年代早期,愛滋病使患者蒙受恥辱,不少政府官員對他們都存有成見,既不同情,又不關心。這些官員也不知道愛滋病會傳播得這麼快。可是,到1986年,烏干達政府決定向愛滋病宣戰。在過去九年來,烏干達一直「竭力對抗愛滋病,並且研究出迄今最新的控制方法」;就這方面來說,當地政府的確配受讚揚。
今天,烏干達一共有600多個國立機構和國際組織,致力於控制愛滋病蔓延。這些慈善機構同心協力,在全國各地設立愛滋病教育中心。為了幫助公眾認識愛滋病的禍害,這些機構借助戲劇、舞蹈、歌曲、電台廣播、電視節目、新聞寫作及電話諮詢服務等來喚起人民的注意。除了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和物質援助之外,這些機構還向愛滋病患者和孤兒寡婦提供輔導。
耶和華見證人把照顧孤兒寡婦看作基督徒崇拜的一部分。(雅各書1:27;2:15-17;約翰一書3:17,18)由於照料患病親者是家人的責任,所以會眾不會取而代之。不過,如果病人沒有近親,又或者孤兒寡婦無法維持生計,會眾就會仁慈地伸手援助。
且舉例說明。蕎伊斯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居住。她患了愛滋病,在1993年8月終於不治。臨終之前,她寫了以下的記述:「我從小就歸信基督新教。長大之後,我跟一位天主教徒結婚。由於眼見許多教友都過著不道德的生活,我決定不再上教堂了。我的大姐姐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她每次前來探訪,都會把自己從聖經所學得的知識與我分享。
「丈夫極力反對我研讀聖經。甚至連我的父母,尤其是父親,也企圖阻止。雖然反對持續了兩年,我卻沒有感到灰心,因為我確信自己所學的就是真理。我告訴丈夫我打算受浸,他聽聞後就勃然大怒。他不但毆打虐待我,還把我逐出家門。我迫於無奈只好離去,在別處租了一個細小房間獨居。
「過了一段時期,丈夫要求重修舊好。我回家之後不久,丈夫就變得體弱多病。我感到有點出奇,因為他一向都體魄壯健。我們最後明白到,他原來患了愛滋病。他在1987年病逝。丈夫在生的時候,我已經是個正規先驅[全時傳福音者]。如今我雖然寡居,並且要獨力撫養五個孩子,我仍決定緊守先驅崗位。
「1991年,四年後,我發覺自己也患了愛滋病,是受丈夫感染的。我的體質日益衰退;除了出皮疹之外,體重也迅速下降,並且經常患感冒。儘管這樣,我仍繼續先驅服務,並且主持20個聖經研究。可是,隨著體力日漸衰竭,我只好把聖經研究減至16個。在這些聖經學生當中,有七個最後進至獻身受浸的地步。
「會眾給我莫大的支持,我從不感到孤立無援或灰心喪志。後來,由於渾身虛弱,我不得不錯過一些聚會。弟兄替我用錄音機錄下聚會的資料,使我能夠繼續獲得屬靈的餵養。會眾的長老編製了一個輪值表,好讓屬靈的姊妹輪流照料我的需要,甚至陪我過夜。有一件事我始終放心不下,就是我的兒女。我不禁顧慮,『我死後他們究竟會有什麼遭遇?』
「在非洲,死者的物業往往給親屬據為己有。我為此不斷向耶和華禱告。為了使兒女日後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我決定出售房屋,然後建造面積較小的租用單位。會眾的弟兄不但替我把房屋賣掉,還代我購買另一小塊地皮。他們更親手動工,給我建造住宅單位。我後來搬進其中一個單位居住。既為兒女日後的生活作妥安排,我終於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得享內心安寧。
「我出售房屋之後,親屬感到非常憤怒,於是向我提出訴訟。會眾的弟兄再次伸出援助之手,替我處理一切法律上的事宜。法庭最後裁定我們勝訴。我的體質雖然日益衰弱,耶和華的仁愛組織和王國希望卻幫助我保持信心,繼續撐持下去。由於健康惡化,我目前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因為醫院未能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床單被子,屬靈的姊妹仍需陪伴我左右,晝夜不停地照料我的需要。」
半年後,醫院把蕎伊斯送回家裡,兩天後她便去世。她留下五個兒女,目前由會眾一位先驅姊妹照顧,這位姊妹本身也有三名兒女。
解決方法
鑑於愛滋病在烏干達全國蔓延,總統約韋里·卡古塔·穆塞韋尼不得不宣稱:「對於愛滋病及其他性傳染病所造成的威脅,我相信最有效的應付方法就是:大眾需要坦率地再次確認,人人都有義務要對鄰舍表現恭敬、尊重和責任心。」簡單說來,婚姻安排有必要回復一夫一妻的道德標準。人人都同意,惟有這樣做,人才可以免受感染,並且控制愛滋病蔓延。可是,很少人相信這樣的道德標準是可行的。
耶和華見證人不但相信,同時也把這套道德標準付諸實行。上帝應許會帶來一個公義的新天新地。像蕎伊斯一樣,見證人對此深信不疑。(彼得後書3:13)耶和華上帝把世上的邪惡鏟除之後,就會實現啟示錄21:4所載的應許:「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第10頁的圖片]
兒子死於愛滋病,父親把他埋葬
[鳴謝]
WHO/E. H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