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12/22 5-6頁
  • 追求良好教育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追求良好教育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尋求解決方法
  • 結果迥然有別
  • 良好教育極其重要
  • 現今學校情況如何?
    警醒!1995年
  • 良好教育的要訣
    警醒!1995年
  • 學校危機
    警醒!1994年
  • 你的兒女在學校裡面對什麼難題?
    警醒!1975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12/22 5-6頁

追求良好教育

良好教育不但裝備孩童應付現代社會生活,同時也幫助他們掌握學術技能,學會閱讀、書寫、計算。此外,良好教育還訓練孩童彼此適應、融洽相處,並且鞏固健全的道德標準。

現今時勢險惡,要提供這樣的教育實在殊不容易。澳大利亞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慨嘆:「班上的孩童,有的動不動就訴諸暴力,又滿口污言穢語;有的沉迷電視,因睡眠不足而沒精打彩;有的營養不良、食不果腹;還有的缺少家教。」教師可以肯定地說:「蠻橫任性的孩童簡直教而不善。」

美國教師聯會會長艾伯特·尚卡爾述說教師的苦況:「他們不但要教育學生認識吸毒、酗酒的害處,灌輸性知識,……輔導學生培養自尊,探查學生是否黑幫分子,……還要應付許許多多其他事務。他們凡事都要處理,實質教學就欠奉了。教師要一身兼數職:社會福利工作員、父母、家長、治療專家、警察、營養學家、公共衛生工作員、醫療技術員等。」

教師為什麼要身兼這麼多職責呢?且看看美國東北部某大城市一般班級學生的概況,箇中原因自會不言而喻。關於這些學生的背景,《紐約時報》刊登了一位專家的評論。他指出一般班級平均有23名學生,「看來,有8至15名是窮家子女;有3名學生的母親是癮君子;另有15名是由單親家長撫養的。」

很明顯,傳統家庭正逐漸解體。美國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新生兒是私生子,還有半數婚姻以離婚收場。在丹麥、法國、英國和瑞典,私生子所佔的百分率比美國還要高。這種情況既然引致學校出現危機,有關方面到底採取了什麼應變措施呢?

尋求解決方法

形形色色的實驗學校、非傳統學校到處湧現。這類學校通常規模較小,教師可以分配更多時間督導個別的學生。許多非傳統學校都自行編制課程,以求盡量適應學童的特定需要。自1993年以來,紐約市已開辦了48所這類規模較小的學校,現正籌劃增設50多所。《紐約時報》指出,「由於[學校]暴力猖獗,當局不得不試驗新的教學方法。」到1992年為止,俄羅斯開辦了500多所非傳統學校,就讀的學生逾33萬3000名。

另一方面,《多倫多星報》報導:「成千上萬的父母都把子女送往高級私立學校讀書。」僅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就差不多有7萬5000個孩童就讀私立學校。在俄羅斯境內,私立學校也到處可見。據《今日中國》雜誌所載,私立學校在中國「好像雨後春筍般湧現」。《私立學校手冊》免費替大約1700所美國私立學校登記,就讀這類學校的學生每年所繳付的學費約逾2萬美元。

另一些父母情願實行家庭教學。且以美國為例,1970年,當地只有1萬5000個家庭讓子女在家接受教育,但到了1995年,這樣的家庭據估計已增至一百萬左右。

結果迥然有別

世界各地的學校制度各有不同,但並非所有制度都取得類似的成果。1993年7月,尚卡爾向一群美國教育學家指出:「其他國家也開辦學校,但大體說來,學生的成績就比我們本國的學生好得多了。」為了說明這點,他引述一對移居美國的俄裔夫婦所說的話。尚卡爾說:「這對夫婦指出,他們把女兒送上第一流的私立學校就讀初中二年級,但課程竟然跟他們祖國小學三年級所學的無多大分別,他們的女兒早已通曉。」

前蘇聯政府推行普及教育,結果差不多所有人民都學會閱讀書寫。另一方面,據美國教育部估計,國內有2700萬人不能辨認街道路牌或公共汽車路線號碼。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報導,「升讀中學的小學生,不識字、不會書寫的多達百分之25。」

現今學校面臨危機,這個現象幾乎到處可見。1994年,《新俄羅斯的教育與社會》一書指出,「接受訪問的蘇聯教師,當中有百分之72.6同意學校制度千瘡百孔。」莫斯科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坦尼雅表示,學校所以面臨危機,主要是因為「家長、學生都不再重視教育」。為了舉例說明,她指出「教師所掙得的工資至多只及公共汽車司機的一半」。

良好教育極其重要

人類社會越是變得複雜,良好教育就越發顯得舉足輕重。在許多國家地區,年輕人如果想日後自食其力,並且養家活口,就需要接受多點教育才行。因此,學生要是能精通基本的學術技能,就業機會就會大大提高。雇主尤其關注申請人能否勝任,這是起碼的條件。

論到大部分中學畢業生,一個就業服務中心的經理指出:「學校教育並沒有裝備他們投身社會。」他補充說:「雇主經常向我投訴,許多青年人都不大識字,書寫能力欠佳,連職位申請表也不能填寫妥當。」

做父母的,一定會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而聰明的年輕人也希望學有所成。如果要達成目的,雙方都要懂得要訣所在。這些要訣是什麼?父母子女可以怎樣運用這些要訣?

[第6頁的精選語句]

在俄羅斯,「教師所掙得的工資只及公共汽車司機的一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